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 古诗中的杨柳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 古诗中的杨柳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 古诗中的杨柳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 古诗中的杨柳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古诗中的杨柳作者姓名曹丽花所属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语文组联系电话13016550792电子邮箱邮政编码276624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1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
2、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选题源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意象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春季杨柳的风姿绰约又一次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它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等等。这些诗句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曾出现过。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
3、”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有关杨柳的诗篇等。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预期成果:理解杨柳所代表的情感,展示自己关注的图片及诗文,撰写赏析性文章。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杨柳所蕴含的情怀。2 能通过品味诗歌设置宏大的背景、传神的细节描写、直抒胸臆的手法达成的效果鉴赏诗歌。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2通过搜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 古诗中的杨柳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山东省 临沂市 经济开发区 第一 中学 语文 古诗 中的 杨柳 主题 单元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