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税费改革后调查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税费改革后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税费改革后调查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税费改革后调查报告 集约经营观念由弱变强。税改后由于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以种、养、加为主的农业集约经营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民新的观念正在不断更新,”支部+信合+协会”等新型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如大寨乡场镇居民严云,在该乡宝安村投资近19万元,租赁承包土地50亩,种养结合开发农业,年可实现产值15万元。 土地搁荒由多变少。”皇粮国税不用交,盘古开天第一回”。税改和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复种指数增长,土地利用率又回归到八十年代初刚落实土地责任制的时候。荒芜、闲置土地基本降到最低程度。 科技投入由小变大。农业科技运用日新月异,农产品科技含量越
2、来越高。在调查中,90%以上的农户接受良种良法,自觉学科学用科技,以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要。目前全县粮油优质新品种推广面达到了90%以上。响滩镇西桥村一小伙子说:”现在我们盼干部来传授技术,三下乡活动很受欢迎。” 农业机械由少变多。农户自行购买打谷机、脱粒机、磨面机、打米机、抽水机、农作物粉碎机等已呈热潮,农机市场火爆,全县普及率达50%左右。农业手工业正逐渐被机械化取代,体力型务农正向智力型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效率。 公益建设由慢变快。村上把资金交给群众代表管理,村干部只负责处理具体问题,群众心服口服。多数群众讲:”过去修路盼上面,现在用一事一议办自己事劲头足”。西兴镇高峰居委
3、一组今年在修建社道公路时,群众人平捐资200多元。一位在场镇上清扫垃圾的老汉,自愿捐资2200元;响滩镇农民投工投劳50万个,捐资200多万元,建村道公路100多公里,修标准较高的村级学校两座。 住房建设由散变密。 八、九十年代,农民想方设法搞成单家独户。调查发现,现在群众建房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有可能,房子就搬往场镇或县城,忙时干农活,闲时当老板。 生活质量由差变好。很多农户自行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线,白粉墙,屋板光,花园美。穿衣戴帽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一套好衣服,走亲访友赶集才得穿,现在,衣服档次提高,数量增多,下地干活也穿好的了。70%以上的农民想方设法让子女读上大学。 法纪观念由
4、低变高。调查表明。70%以上的农民通过电视,10%的农民通过报刊和宣传读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各项法律知识不断深入人心,婚姻法、宪法、森林法、土地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在80%以上农民心中有了深刻印象。 民主气氛由淡变浓。去冬今春,西兴镇以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为重点,以全面推行党员群众代表直选为途径,以营造强烈的民主气氛为目标,顺利完成了17个村(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一批有知识、讲奉献、爱百姓的年轻人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村级民主听证会、乡镇民情夜谈会、村民议事会等在基层得到了较好开展。 干群关系由疏变亲。一位当了二十多年的村主任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乡村干部进村到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税费 改革 调查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