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6小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省(xng)亲 偕(xi)行 收讫(q) 前仆(p)后继 B屏(bng)息 鼾(hn)睡 作揖(y) 数(sh)见不鲜 C兄长(zhng) 麾下(hu) 健啖(dn) 滑稽列传(g) D勉强(qing) 威胁(xi) 斋戒(zhi) 深中肯綮(qng)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C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D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B客初至,不冠不袜。C六王毕,四海一。D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B姿态万千,信造化之尤物也。C是女子也,不能白事。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5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岸土赤而壁立B自为诗曰 赤泉侯为骑将C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6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无厚入有间B天之亡我 汉军乃觉之C乃有二十八骑
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文段阅读(共8小题,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4、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7.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8.文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
5、 B C D9.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四处“后人”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当时的唐人(如杜牧);是指秦人;B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唐以后的人;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D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10.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
6、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4题。(22分)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7、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流逝B与秦军遇 遇:遭遇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D诸侯皆属焉 属:归属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项王乃大惊 乃:副词
8、,表示承接,于是,就B以示士卒必死 以:连词,承接关系,来C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由:介词,从D项王则夜起 则:连词,不译1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8分)(1)巨鹿之战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4分)答: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4分) 答: 14翻译下列句子。(8分)(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3分) 译文: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3分) 译文: (3)是何楚人之多也。(2分)译文: 三、古诗鉴赏(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题。(8分)过骊山作杜牧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
9、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15.请分别从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划线句内容相关的句子:(4分)_。(2分)_。(2分)16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和立意。(4分)四、写作(共1小题,40分)17根据有关资料,写一篇文章,评论项羽这个人物形象。(40分)司马迁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
10、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C 【提示】A前仆(p)后继 B数(shu)见不鲜 D勉强(qing) 2A【提示】B伏,通“服”,心服的意思。C娉,通“聘”;取,通“娶”。D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3D【提示】A后一个“哀”是为动用法,为哀。B冠,名词活用作动词,戴帽子;袜,名词活用作动词,穿袜子。C一,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4B【提示】A经营:古义是名词,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是动词,指筹划并管理(企业等),也泛指计划和组织。C古义是
11、一个动宾短语,两个词,动词+名词,禀告事情;今义是一个名词,指丧事。D天理:古义指天然的生理结构;今义指天然的道理。5D【提示】A璧:本是名词,指军垒,此处作动词用,设营驻守的意思。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墙壁一样。B为:动词,作。动词,做,是,当。C王(wng):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让当王。D骑:意义和用法相同。6A【提示】A以:意义和用法相同。B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主谓短语中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指项羽当夜率军突围这种情况。C乃:副词,仅仅、只。副词,竟、却。D于:介词,比。介词,从。7.B 【提示】之:代词,作宾语;结构助词,的。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12、连词,表承接关系。8.B 【提示】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呕哑:拟声词,指杂乱的乐声。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楚人: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9.B 【提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中的“后人”指秦以后的统治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后人”暗指唐统治者(敬宗李湛)。“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第一个“后人”暗指敬宗以后的统治者;第二个暗指唐统治者(敬宗之类)。10.C 【提示】 说“作者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不准确。作者表达无限感慨,表现对历史教训沉痛的感情,目的在于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11A (奔
13、驰) 12D (连词,于是,就) 13(1)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2)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14(1)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2)诸侯军队中前来解救巨鹿之围的有十多座营垒,没有谁敢派兵出击。(3)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15.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6.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
14、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17【提示】(1)赞:项羽之所以被许多人奉为英雄,是因为在他身上少有刘邦的狡诈、奸猾,他不论成功时还是失意处,始终是一个磊落的大丈夫,这正是中国人很为看重的一面;虽然项羽很自负,但你又可以说他是很骄傲,他的确是一个内心很骄傲的人,即便是在最后面对生死抉择,他没有低下高贵的头。你可以说他愚蠢、沽名,不能卧薪
15、尝胆,笑到最后,你也可以说他禁不起挫折,不能像刘邦一样愈挫愈勇,但项羽留下的却是很动人的“真性情”,仅有这一点,这个人就是可爱的,再加上他的盖世的武力和曾经的辉煌,“英雄”之于他不就很顺理成章了吗?因了司马迁的笔,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项羽之死英雄完美的谢幕!当年,巴顿将军率领第三军团所向披靡,可战争结束后,他却只能和两条爱犬打发时间。有人说巴顿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没有战争,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上帝就立刻召回他的战神。巴顿死于1945年12月。巴顿遗言死后依然要站立在自己的士兵之前,现在他依然检阅着自己的部队和辉煌。巴顿是英雄成功了,却失去了意义;成功了,却黯黯拉下了帷幕即便活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山东省 平邑县 学校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测试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