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 论文物古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对策 刘海峰 摘要。古建筑是古代建筑的简称,是历史文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以及重要的纪念和教育意义。一般是指始建时间较长远的存在于地面上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文物是国家重要的历史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风格各异的古建筑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象征,是点缀在中国大堤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古建筑的消防基础设施簿弱,消防难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文物古建筑“点多、面广、分布散”的特点,分析了文物古建筑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讨了如何采取有效
2、措施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特性消防安全隐患措施对策 一、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一)从古建筑的地理环境消防安全特性来看。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雷击、水源等,与现代建筑物的相关条件截然不同,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极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车辆难以通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从古建筑材料及周边环境消防安全来看:古建筑大多是以木材料或者砖木混合材料为主,均为 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且极大部分已被开发成商业旅游景点,在古建筑的周围,一些
3、居民利用古建筑 开设宾馆、饭店、招待所等,火源管理松懈、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火灾特点具备了人员密集型场所火灾特点,在发生火灾时,除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几率上平均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远大于现代建筑物。 (三)从古建筑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一是多数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内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除配有灭火器和消防水缸外,没有配备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一些建筑未安装避雷防雷设施,达不到避雷安全要求。二是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跟
4、不上旅游及商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古建筑区域消火栓建设滞后,消火栓的速度和质量令人堪忧,更新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三是发展不平衡,消防设施建设所需经费还未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经费来源渠道少,来源方式单一,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队伍发展等建设的需求。 二、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原因分析 (一)文物古建筑年代久远,耐火等级低。一旦引发火灾,容易造成火灾蔓延,从而增大火灾的损失或人员的伤亡。文物古建筑大多保留了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大部分采用彩钢瓦、木板、石棉瓦、油毛毡搭建,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猛烈燃烧,最终导致“火烧连营”,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文物古建
5、筑群分布密集,防火间距狭小。可燃、易燃物数 量较大,随意占用疏散通道。一旦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烟雾导致人员疏散困难。特别是外地游客不熟悉地理环境,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大部分古建筑村寨缺乏专业的规划,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在布局上随意性较大。 (三)古建筑中的电气线路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电气线路设置不规范,未穿管敷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器设备逐年增多、致灾因素增多且类型复杂,极易造成线路短路,引发火灾。电气设备的安装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老化、穿越可燃物的线路不穿管敷设保护等现象比较突出。 (四)古建筑周围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灭火器材匮乏。由于历史的缘故,大部分古建筑在修
6、建之初,未建设消防设施,导致没有公共消防给水管网,水压比较小,无消防水池,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望火兴叹。在后来的古建筑修缮过程中,为保留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增设的消防设施只能设在一些较为隐蔽的地方,不能做到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 (五)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落实不彻底。大部分古建筑群缺乏较为完善的安全用火用电制度规范,没有应急灭火救援预案。村民委员会制定的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村民小组长落实不到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立即整改,拖沓现象普遍存在。文物管理单位没有定期开展灭火救援疏散演练,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起恐慌混乱,灭火救援不能做到系统,高效,有序。 (六)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
7、抗御火灾能力和逃生自救能 力。大部分村民没有接受过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训,没有进行过灭火救援疏散演练。消防安全知识相对匮乏,自防自救能力比较差。大部分古建筑周围的村民不能正确使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够组织火灾扑救、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容易发生小火亡人事故。 三、火灾防控对策 (一)强化政府主管职责。政府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落实消防工作经费,加强现役、专职消防力量建设。强化部门监管职责。明确公安、消防、建设、规划、工商、旅游、国土、文物、古保局等各个部门的职责,将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纳入综合治理、协同管理范畴,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明确村民委员会协
8、管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专职、志愿消防组织,履行日常消防安全检查职责。履行单位主体职责。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和自我检查,提高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 (二)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的联动管理体系。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古建筑恢复重建,将消防设施纳入到规划之中。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严格审批制度,依法落实审批消防的安全事项。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商、林业、安监、消防等各相关部门应相互联系、联动管理、严格督导。对文物古建筑周边新建建筑严格把关,在建设之初审查其安全布局、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对建筑施工图和规划图进行建筑防火
9、审核, 审核合格后方可施工,投入使用前报消防部门进行建筑防火验收。 (三)改造古建筑结构和电网,提高古建筑的耐火等级。从实际出发,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古建筑周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处理好保持古建筑原貌与消防改造的矛盾,提高古建筑的耐火等级,增设防火墙,将建筑物内易燃可燃物进行分隔,归类。要求电力部门对古建筑群的电路电线统一进行规划维护。对村民的生活生产安全用电进行宣传。要求每家每户每月对自家的电路电线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查自检。对电线乱拉乱接,没有套管保护,甚至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进行清理,敷设在可燃材料上的电线应进行穿阻燃管保护。 (四)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0、在古村寨、古建筑周围增设消防设施。针对不同古建筑自身存在的火灾隐患特点,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设置消火栓,增加消防水池,保证消防给水充足,并在每个消火栓旁设置消防器材箱,水枪、水带,消火栓扳手,重点部位配置干粉灭火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日常的防火检查、消防设施维护和处置初期火灾。完善台账痕迹管理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督察有总结。制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层层抓落实。 (五)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调动基层派出所和村民委员会,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消防宣传涉及面要广、内容要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由政府部门牵头,办事处、居委会、管委会联合,基层消防机构
11、协助,选择固定的宣传场所、人 员和时间,由点到面深入居民家庭进行消防安全宣传,讲解消防常识,使消防宣传覆盖每家每户,构建“人人都关心防火、人人都重视防火、自觉做好消防工作”的局面。建立健全消防知识教育制度,由村民小组长定期、不定期向各自所在小组的村民进行安全用火用电、逃生自救常识的培训,进行灭火救援演练以及灭火器材的讲解使用,讲到心里,落到手上。 综上所述,古建筑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的责任。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现代科学防火对策来积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本要求,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使之代代相传,永续利用,使文物保护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2宋泽春;古建筑消防特性及防火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年01期 3文化部,公安部.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z.1984.4虞翌青;浅谈山地古建筑的防火缺憾及防火对策j;广东建材;2021年01期 5公安部,建设部,国家计委,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z.1990.6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z.2021.7陈伟明;加强消防科技工作促进消防事业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 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