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根据省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1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在实施市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基础上,编制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概况与趋势分析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变化,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 2013年度我市年平均降水量710.8毫米,较上年同期增加76.0毫米。其中全年降水量最大的县区是XX县区,达742.5毫米。常年(1981-2010年)年降水的82.4%集中在5-9月份,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 地质灾害防
2、治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则以监测和控制地下水开采为主。由于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比较重视,汛期多次检查指导工作,监测和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分析,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以监测为主。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防治措施 (一)汛期崩塌、滑坡、泥石流防范区。主要分布在县XX县区。 县潜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于镇、镇、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主要灾害点为:镇上回峪泥石流、
3、上回峪村不稳定斜坡、聚仙村崩塌、西峪村崩塌和镇东窝陀村崩塌。 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分布于碣石山。 防治措施可采取工程治理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首先在防范区内设立警示牌,发放“两卡”,汛期加强监测值班制度;采用工程方法进行边坡加固,防止岩石继续风化,修筑挡土墙,并附以各种排水工程、绿化边坡进行治理。同时提高周围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监测区。主要分布于滨XX县区和XX县区境内,根据最新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显示:XX县区目前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漏斗中心区位于XX县区XX县区源通京剧团和源通第三小学,水位埋深120m
4、左右,中心区30m的含水砂层已疏干;滨XX县区深层地下水开采漏斗区位于开发区里则街道办-滨XX县区山柳杜村-五四转盘附近-梁才街道办程家口一带,最大沉降中心在滨XX县区五四转盘附近,中心区水位埋深120-130m之间。 从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市存在2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一是以滨XX县区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236.6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2.32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361.0mm(沉降期为87个月);二是以XX县区城东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52.0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309.78km2,该沉降区中
5、心点沉降量为432.0mm(沉降期为87个月)。 地面沉降是一种由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因其发展变化比较缓慢而难以被察觉,因此也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而实际上该灾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产生必将给本区域的城市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引发海水倒灌、咸水入侵,城市排水不畅、防洪标准降低,建筑物损坏,设备失效等不良影响。 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而造成的,因此保护好深层地下水资源是当务之急。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遏止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对策有:减少地下水开采
6、量、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和地表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强化用水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深层地下水动态监控和评价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应成立县(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县、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组成的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区域,要落实防治工作单位和责任人。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
7、质灾害隐患,防治经费应列入当地县(区)政府财政预算;对因工程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引发者负责及时治理。建设工程施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管,防止不当施工行为引发地质灾害。 有关县(区)、乡(镇、办事处)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调查评估、应急处置和必要的工程治理。 (二)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县(区)要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在适当范围内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和校正预案的可操作性和
8、应急反应能力。 (三)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要对人口密集的城镇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交通干线两侧、库岸、矿山(及责任灭失矿山)采空区以及已查明的隐患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及时向当地县(区)政府报告,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制定并落实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 (四)落实汛期检查、汛期值班制度。汛期将至,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点)进行检查。对所填制和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进一步核实,保证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持有“防灾工
9、作明白卡”,每户受威胁的居民持有“避险明白卡”。对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重要隐患点,要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专业或专人监测措施,强化监测。对其中强降雨天气等条件下易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采取预先疏散避让人员等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层层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昼夜值班制度,公开联系电话。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县(区),县级政府应做出部署,乡(镇)政府、村委会、群测群防人员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主管部
10、门要第一时间派出应急调查小分队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 同时,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在防治工作中,加强信息互通,建立联动反应机制。 (五)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警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收听、收(查)看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和和“地质环境网”发布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及时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六)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工作。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易避则避、易治则治的原则,加大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实施力度,尽早消除隐患,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挥保险机制防
11、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七)加强宣传与培训。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当地防治地质灾害的水平和能力。 各级政府要加强预报区内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调度,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掌握情况,并在预报期后立即将灾害发生情况直接反馈至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总分析,汛后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并于10月10日前报市国土资源局。 内容总结(1)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根据省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1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在实施市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基础上,编制本方案(2)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及时向当地县(区)政府报告,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制定并落实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