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四川专用)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1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定量测定在实验中的强化应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创新设计】(四川专用)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1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定量测定在实验中的强化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四川专用)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1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定量测定在实验中的强化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色训练1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定量测定在实验中的强化应用1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解析由公式mV得出,甲V甲乙V乙,即,因为甲乙,则V甲n甲。M甲,M乙得M乙M甲,因此B正确,A、D错误;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C错误。答案B2已知气体X2和气体Y2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合生成气体C,并知C的化学式只有两种可能:分别为XY或X2Y。请设计实验(实验装置任选)来确
2、定C的化学式,简述实验过程,分析说明结论。实验过程:_。结论及分析:若实验结果是_,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Y。判断的依据是_。若实验结果是_,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2Y。判断的依据是_。解析该题为通过实验确定生成物的化学式。因为组成元素未知,所以不能定性分析,而需转化成可测控的量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特点,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可通过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或压强的变化值来确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由原子守恒得出生成物的化学式。答案 法一实验过程(测定反应前后的数据、容器性能、恢复温度三项全对才可)分别取同温、同压、等体积(V1)的X2和Y2两种气体充入一恒压、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
3、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并恢复到原来温度后,测定容器的体积(V2)结论及分析:V2V1X2Y2=2X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V2V12X2Y2=2X2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4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法二实验过程:分别取同温、同压、等体积的X2和Y2两种气体充入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并测定容器的压强(p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再测定容器的压强(p2)结论及分析:p2p1X2Y2=2X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p2p12X2Y2=2X2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4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
4、结论3(2012青岛月考)测定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的实验操作的步骤如下: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向500 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 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夹紧。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 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称其质量为15.95 g。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反应完毕后把装置放置冷却到室温。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四川专用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1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定量测定在实验中的强化应用 创新 设计 四川 专用 2014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特色 训练 阿伏加德 罗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62920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