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图。7月份某高中的地理社团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回答下列各题。1. 若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经行图中ab段需要时间约是A. 5小时B. 6小时C. 7小时D. 9小时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该地区最高点的学生看到太阳大致在P方位落山B. 考察期间白昼不断变长C. M点地处迎风坡,水分热量条件较好D. P地正午太阳高度显然比Q地更小【答案】1. C 2. C【解析】【分析】该题立足于对等高线的运用,考查学生地球运动的规律的知识及综合思维能力。【1题详解】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1厘
2、米约等于实地距离8千米,图中a-b长度约为4.4厘米,实地距离约为35.2千米,若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大约需要7小时,故该题答案选择C。【2题详解】7月份,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北升、西北落,图中P点位于最高点西南,并非7月份太阳落下方位,A错;考察期间,北半球地区昼长逐渐减小,B错;根据材料,该地为我国东南部某地,7月份盛行东南风,M点地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C对;根据指向标,P位于Q的西南方,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大于Q,D错。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地球运动规律总结1.以北半球为例:(1)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太阳直射点:除春秋分日在赤道以外,均在北半球昼夜
3、情况:除春秋分昼夜等长以外,北半球昼长夜短,其中春分(3.21)夏至(6.22)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夏至(6.22)秋分(9.23)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秋分(9.23)冬至(12.22)春分(3.21):太阳直射点:除春秋分日在赤道以外,均在南半球昼夜情况:除春秋分昼夜等长以外,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秋分(9.23)冬至(12.22)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冬至(12.22)春分(3.21)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
4、,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口的密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 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A. GPS、GISB. GIS、RSC. GPS、RSD. GPS、RS4. 通过对人口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 评估区域商业价值B. 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C. 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D. 助力交通部门决策【答案】3. A 4. 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3题详解】读材料中人口热力图的形成可知,它是基于手机定位来统计数据的,定位需要GPS系统;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所需技术为GIS技术。故选A。【4题详解】通过某区域的人口流动量可评估区域
5、商业价值;将地震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找到受地震破坏严重的地区,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最及时的分析和决策依据;同时人口热力图也能够监测交通流量,助力交通部门决策;但是景区的承载量主要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不能通过热力图来核定。故选C。读经纬网简图,已经知M地以西和N地以东均为陆地,完成下列小题。5. M地附近的洋流是( )A. 秘鲁寒流B. 日本暖流C. 东澳大利亚暖流D. 加利福尼亚寒流6. N地附近的山脉是( )A. 大分水岭B. 安第斯山脉C. 落基山脉D. 长白山【答案】5. B 6. C【解析】【5题详解】结合图示海陆分布,在根据材料,“M地以西和N地以东均为陆地”可以判断MN之间为
6、北太平洋。A. 秘鲁寒流分布在南太平洋东侧,不符合题意,A不对。B. 日本暖流分布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西侧,符合题意,B对。C. 东澳大利亚暖流分布南太平洋西侧,不符合题意,C不对。D. 加利福尼亚寒流分布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东侧,不符合题意,D不对。故答案选B。【6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该处区域为北太平洋,其中,N地位于美国西海岸。A. 大分水岭分布在澳大利亚东侧,不符合题意,A不对。 B.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不符合题意,B不对。C. 落基山脉位于美国的西海岸,符合图中N地的位置,C正确。D. 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不符合题意,D不对。【点睛】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洋流流向为顺
7、时针,洋流依次为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洋流流向为逆时针,洋流依次为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7. 该图显示A. 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B. 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C. 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D. 甲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8. 下列说法正确是A. 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B. 30N 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C. 60N 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D. 90s 附近的陆地跨经度最广【答案】7. A 8. D【解析】【7题详解】在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占比例较大,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读图,根据图中
8、的纬度和甲乙所占的比重判断,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B错。读图可以看出,北半球虽然陆地面积较大,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A对。根据纬线的特征,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它纬线,纬度越高,长度越小。所以甲在中纬度地区面积最大,D错。乙在低纬地区面积最大,C错。故答案选A。【8题详解】赤道穿过的地区以海洋和群岛为主,陆地面积小,A错。从图中看,30N穿过的陆地面积较广,不是最广,B错。60N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但图中可以看到,穿过的陆地面积不是最小,C错。90S附近陆地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共360,D对。故答案选D项。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
9、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 “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9. 图中A. 是岩浆发源地B. 是岩石圈C. a是板块生长边界D. 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10. 示意图中的大陆是A. 亚欧大陆B. 非洲大陆C. 澳大利亚大陆D. 美洲大陆【答案】9. D 10. D【解析】【9题详解】图中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会是岩浆的源地,A错;位于大洋板块,属于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a 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错;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据此分析选D。【10题详解】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
10、六大板块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的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符合图示信息,据此分析选D。【点睛】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含上地幔及整个地壳的部分。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 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 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 地势高,沉积土层薄D. 火山喷发作用强烈12.
11、 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经济B. 水资源C. 技术D. 城市13. 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有利于扩大就业 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A. B. C. D. 【答案】11. B 12. B 13. C【解析】【11题详解】A. 根据图示经纬度定位,该国为智利,该国受到副高和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降水少,地表流水侵蚀作用不强,A不对。B. 智利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容易侵入到地表下方,在其冷却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铜矿资源,因此该国铜矿资源丰富且埋藏浅,B正确。C.沉积土层对金属矿的埋藏深浅影响较小,C不对。D.
12、 有色金属主要是岩浆在侵入岩层的过程中,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与火山喷发作用强烈关系不大,D不对。故答案选B。【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在开采铜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控制粉尘,所以水资源是开采铜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图可知,B地受西风控制全年降水较多,A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A和B相比河流少,水资源相对贫乏,故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故选B。【13题详解】出口铜矿石并没有延长企业的产业链,没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就业的影响小,错;铁矿石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低,所以经济效益较差,正确;铜矿石的加工生产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出口铜矿石可避免在加工过程中污染,所以减少了环境治理的
13、费用,正确;开采铜矿石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属于初级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无较大影响,错。故选C。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A. 基础设施好B. 人工成本低C. 本地市场大D. 获取信息快15. 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A. 工人素质高B. 融资能力强C. 适应能力强D. 研发能力强16. 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A.
14、 打造自主品牌B. 快速更新产品C. 增强售后服务D. 符合国际标准【答案】14. B 15. C 16.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的转移。14题详解】卢旺达位于非洲,这里的基础设施在全球而言,属于相对较差的,故A错误。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水平低,吸引成衣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故B正确。“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说明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本地市场小,所以市场因素不是在此建厂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非洲地区信息业不发达,获取信息较慢,故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企业在此发展,主要是因为这
15、里人工成本低,这样低成本的人工,素质是不高的,故A错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较弱,研发能力弱,在非洲这样的落后地区发展制造业,也无法提高其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故 B D错误。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调整生产方向,组织生产,适应性比较强,C正确,故选C。【16题详解】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品牌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从产品的角度看,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质量决定和产生产品的价值,而品牌则可以使产品产生更大的附加值。品牌有时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背后还隐含着国家、民族、社会甚至是政府的信誉,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就需要打造出自主品牌,从而占领国内外市
16、场,故A正确。 快速更新产品、增强售后服务、符合国际标准是这些走出去的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变强的最主要内容,故BCD错误。故选A。【点睛】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对于工业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适应能力更强,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人口规模过于庞大,也是不利于管理的,所以很多特大城市建设了卫星城,分担其人口和职能。“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7. 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生产、生活方式是A. 自驾游B. 去速食店就餐C. 经营手
17、工业作坊D. 建大型游乐场18. 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 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 从水稻种植业到混合农业【答案】17. C 18. B【解析】【1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因此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C正确,B、D错误。自驾游与“国际慢城”内容无关,故A错误。【18题详解】对比两幅图,
18、很容易看出大山村后期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由“慢城”前的传统种植业,较单一的农作物水稻、油菜、小麦到“慢城”后的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茶园、油菜、菜地、苗圃、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故B正确,A、C、D错误。下图为达里诺尔湖位置图。该湖湖水只有补给,没有外泻,补给全靠四条河流的淡水注入。湖中生长着对环境极为挑剔的华子鱼,每年5月,湖冰开始消融,华子鱼就要从达里诺尔湖湖口出发,沿河道逆流而上,找到合适的地方产卵。产卵后的华子鱼和孵出的幼鱼会游回大湖栖息、生长,冬季进入深水处过冬。由于生态退化、水草稀少,每年5月,当地渔民就会在入湖的四条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依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六安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