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_1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_1 (3).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 一、对核实报告的认识: 1.编写核实报告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 编写核实报告应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及其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2.核实报告内容: 总内容: 核实报告应包括勘查报告有关内容及矿山实际内容,是集勘查、闭坑报告及资源储量管理为一体的地质报告。 说明资源储量: 因为有保有资源储量,故与其相关的、经勘查的、主要是推测的矿床 内、外部条件均应进行说明。 因为矿床已开采
2、,与资源储量有关的实际的(也是重要的)内、外部 条件应进行说明。 资源储量管理。核实报告反映了资源储量管理及地质专业两方面内容,其中反映了资源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是“硬指标”,如目的任务、矿业权设置及资源储量变化等。 3.核实报告关键 核实报告关键是资源储量,采空区资源储量要实测,资源储量要重新 估算(动用块段)。 4.核实报告文字 核实报告应内容翔实、文字简练。叙述实际的、结论性的内容。 二、编制核实报告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报告封面及扉页 1.报告封面: 核实报告报告名称为省(市、自治区)县(市、自治县)XX县区(矿床)矿段矿(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注意报告名称中不能有企业名称。 报告
3、落款单位为矿业权人(与采矿一致),不是报告编写单位。落款时间要比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截至时 间早。 2.报告扉页: 报告扉页,将报告提交单位(矿业权人)及主要负责人放在报告编写单位及有关内容之前。加盖各单位及 主要负责人公章。 (二)摘要 依据国土资发200768号文“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均应在报告的正文开头加附不超过400字的文字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勘查区(XX县区)地理区位、面积、勘查单位、工作时间、主要工作量、勘查(核实)投入、地质矿产特征、基本认识及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主要建议等。”, 补充摘要。 (三)核实报告具体内容 1.第一章前言 目的任务: 本节叙述编制本报告的目的,如转让、改制、上市
4、融资、办理采矿许可证等及委托单位、编制单位等有关情况。列述本次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任务。注意:本节的目的中应写甲方的目的。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写甲方的目的,而写方的目的。 位置、交通 本小节简述XX县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经纬度)、XX县区长、宽、面积,XX县区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及公路、铁路交通线等。 增加矿业权设置。 注意:地理坐标是矿业权的经纬度范围,不要写XX县区中心点坐标;交通要写由XX县区有什么道路通到附近的 公路、铁路;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不是各个矿体的范围,而是全部矿体包括证实的无 矿部分; 经常未说明采矿许可范围内、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外是什么; 经常不说明
5、资源储量估算标高、面积、拐点坐标等。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本小节简述本区的地形、海拔标高、地貌、河流等,气候、降水量、蒸发量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本区国民经济状况等。 注意:有的核实报告经常按核实报告提纲要求而不写本节,这与传统 习惯不符。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本节叙述以往在本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工作量及勘查(核实)报告编 制及审批、上表情况。 注意:本节经常出现不写审批单位及文号,不交待是否经审批、上表, 或是只写评审文号; 不写本区或不说明是否为本区的工作量; 不列表说明。矿山设计开采 说明矿山可研、设计、及开采情况。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本次工作依据的地质资料(主要是最近一次经正式审批上表的资源
6、储量报告)、有关规范及核实方法、核实工作量。注意:未说依据最近报告,而是全部勘查报告; 不说明采空区是经实测的;不说明本次核实的工作量。 2. 第二章工作区地质 本章应包括区域地质、XX县区地质、矿床特征、矿石质 量、综合评价。 注意:因核实报告提纲无区域地质及XX县区地质,故有的报告也不包括这两节,按传统习惯还应恢复; 经常不说明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及品位变化系数。 综合评价中要结合规范中的综合评价指标,说明估算、不估算资源储 量原因。 3. 第三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本章简述各矿石类型加工技术试验程度及情况,各类型矿石主组分及综合回收组分的回收率等。说明矿山选厂选矿情况。 注意:包括试验样的代
7、表性及重量、流程(图)、入选品位、尾矿品位、精矿品位、各阶段回收率等; 对尾矿品位与边界品位进行比较说明工业指标或选矿试验的合理性。说明矿山选厂入选品位、尾矿品位、回收率及选矿流程(图)。 4. 第四章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 注意: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划分为三类三型;采用比拟法计算下一水平矿坑涌水量; 矿山近几年实际涌水量。 工程地质注意: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划分为四类三型; 说明矿山顶底板稳固情况。 环境地质 注意:环境地质类型划分为三类; 矿床开采所引发环境地质破坏及采取防治措施及治理建议。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注意。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类型划分为3类9型。 5. 第五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勘查类型
8、注意。依据规范重新确定勘查类型,并说明5方面的依据。 地质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注意:说明钻探工程岩、矿心采取率; 基本分析、组合分析项目; 内、外检率、合格率(dz/t01302006已于2006年9月1日代替了dz0130-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两个均为实验室规范,目前各勘查规范均未定出地质要求,因此均不强求)。 生产勘探工作质量评述注意:说明生产勘探工作量; 如生产勘探提高资源储量级别,则其工程、样品化验化验质量与地质 勘查同等对待。 探采对比 注意:探采对比是说明通过矿山开采与地质勘查对比说明地质、水工 环条件的变化情况。 6.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注意:应说明本次资源
9、储量估算结果截至的年、月、 日; 工粘指标应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一致或经有资质单位论证、提出工业指标推荐书。 资源储量单位矿石量为万吨,保留2位小数;金属 量为千克,不留小数; 用文字及插表两种形式表示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参登记书内容说明资源储量结果:矿产组合(主、共、伴生矿产)、矿产名称金矿、铜矿等、矿石类型氧化矿、原生矿、资源储量编码111b、122b、3 33、资源储量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先后说明本次保有资源储量、最近报告至本报告的动用资源储量及生产勘探增减资源储量、最近报告资源储量、累计动用资源储量及累计探明资源储量; 资源储量变化一节用文、图、表进行说明
10、,其中文、表应说明:最近报告保有资源储量分割出资源储量重叠范围内最近报告资源储量开采动用资源储量本次核实增减资源储量本报告保有资源储量;并说明本次核实资源储量增减的原因。 7. 第七章可行性评价 注意:有的核实报告据提纲无本节,本节必须有,特别是上市融资报 告; 本节可多、可少,由反映三年企业盈利情况静态指标动态指标; 经济指标必须与本区资源储量相适应。 8.第八章结论 注意。说明本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文字摘要 主要内容应包括勘查区(XX县区)地理区位、面积、勘查单位、工作时间、主要工作量、勘查(核实)投入、地质矿产特征、基本认识及主要成果、主要结论、
11、主要建议等。 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本节叙述编制本报告的目的,如转让、改制、整合、上市融资、办理采矿许可证等及委托单位、编制单位等有关情况。列述本次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任务。 第二节位置、交通 一、位置、交通 本小节简述XX县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经纬度)、XX县区长、宽、面积,XX县区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及公路、铁路交通线等。 二、矿业权设置 本小节全面叙述采矿证内容,用插图(叠合图)及文字说明采矿许可范围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关系及拐点直角坐标等。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本小节简述本区的地形、海拔标高、地貌、河流等,气候、降水量、蒸发量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
12、本区国民经济状况等。 第四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本节叙述以往在本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工作量及勘查(核实)报告编 制及审批、上表情况。第五节矿山设计开采 说明矿山可研、设计及开采情况。 第六节本次工作情况说明本次工作依据的地质资料(主要是最近一次经正式审批上表的资源储量报告)、有关规范、规定及核实方法、核实工作量。 第二章工作区地质第一节区域地质 本节简述XX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或XX县区)地层、构造、岩 浆岩、矿产特征等。第二节XX县区地质 1.地层 本小节简述XX县区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时代、厚度、岩性及赋矿地层等。 2.构造 本小节简述XX县区内褶曲和断层的基本特征、延展情况,对
13、矿体控制、破坏情况,与成矿的关系。 3.岩浆岩 本小节简述XX县区内岩浆的时代、种类、名称、产状、分布规律、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 4.蚀变作用 本小节简述蚀变类型、及主要蚀变特征。 第三节矿床特征本节简述矿床类型、各类型矿体规模及数量、矿体的一般特征(包括厚度变化系数及品位变化系数),叙述各主要矿体特征,氧化、混合、原生带特征,矿床成因,列表表示出全部矿体主要特征。 第四节矿石质量 本节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石类型,有益、有害化学组分特征,矿床次生氧化作用。矿体围岩及 夹石。 第五节综合评价 本节参照规范中综合评价指标简述共伴生矿
14、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第一节加工技术试验 本节简述各矿石类型加工技术试验程度及情况,各类型矿石主组分及综合回收组分的回收率等(包括试验样采集、重量、品位,试验流程及流程图,精矿品位及有用组分回收率,尾矿品位)。 第二节矿山选冶 本节介绍矿山实际选冶指标。 第四章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水文地质1.地表水文地质 本节简述XX县区地形、地貌、气象、河流等情况。 2.区域水文地质 本节简述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含(隔)水层及区域地下水的补给、 径流、排泄条件等。 3.XX县区水文地质 本节简述XX县区地理、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其变化,裂隙与岩溶的发育程
15、度及分布规律,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位标高、水量、水质、水温,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地下水的 埋藏类型。 简述断层、断层破碎带的性质、富水性、导水性、以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的途径和部位。 简述矿坑充水因素的分析,划分矿床水文地质类型。 4.矿坑涌水量 采用比拟法计算下一水平矿坑涌水量,叙述矿山近几 年实际涌水量 5.供水水源 简述矿山用水水源情况。 第二节工程地质 本节叙述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岩性、稳固性,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划分矿床工程地质类型,生产矿山实际顶底板的稳固性及坑道支 护情况。第三节环境地质 本节简述本区环境地质现状及因矿床开采
16、所引发的地面塌陷及环境污染等有关情况、防治情况及治理建议。 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总结XX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质环境条件,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 件类型。 第五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第一节勘查类型 依据规范说明勘查类型及确定的依据。 第二节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本节简述地形地质测量、工程测量及本次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内物化探、山地工程、钻探工程、水文地质测绘、各种样品的采集、加工、测试(包括内外检)等 质量的评述。 第三节生产勘探及质量的评述 本节简述生产勘探投入的工作量及质量。 第四节探采对比 通过矿山开采与勘查结果对比说明矿体地质情况的变化。如矿体的形状、规模、品位、厚度及矿石类型、结构、构
17、造及矿量的变化等。还 应说明有关水工环变化情况。 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第一节工业指标 本节叙述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估算边界及标高(在开采许可范围内)。说明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及其确定的依据。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本节叙述资源储量估算所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其依据。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本节叙述各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及依据。 第四节资源储量分类 本节从经济、可研、地质可靠程度三方面来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确定 的依据。 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本节叙述截至某年、某月、某日主矿产、共生矿产及伴生矿产的各类、各级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并附各矿 体资源储量汇总表。 用不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对本次采用的
18、资源储量估算 方法的验证。 第六节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本节叙述勘查及开采许可范围内,所有与之重叠的最近一次审批的报告与本次报告对比,其主矿产与共生矿产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用文、图、表说明)。 表中应说明的情况如下: 从最近一次审批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审批单位、审批时间及文号、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审批的各类型(或各类、各级)资源储量数量。至本次报告估算范围内的最近一次审批报告的各类型(或各类、各级) 资源储量。 再至本次报告各类型(或各类、各级)资源储量。插表。矿产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插图。本报告与最近一次审批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关系图。 第七章可行性评价第一节资源形势分析 本节简述国内
19、本矿种资源现状、市场供求情况等。 第二节本矿建设条件 本节简述本矿矿种、资源储量、质量等内部条件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供水、供电等外部条件的保证程度及优越性。 第三节经济评价 本节叙述本矿三年以上的各年盈利情况。 摘录预可研、可研报告经济评价有关容。包括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并与本矿种行业基准收益率进 行比较。第八章结论 本章简述对本XX县区地质勘查工作及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成果的评价,指 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附图1.区域水文地质图及区域地质图 2.XX县区地形地质图 3.各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剖面图、投影图) 4.勘探线剖面图(部分至全部) 5.水平断面图(部分) 6.勘探工程有关原始件如钻孔柱状图、探槽及坑道素描图等(部分 7.其它必要的附图 附表 1.采空区测量资料2.内、外检分析结果表 3.单工程、块段、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及汇总表 4.其它必要的附表 附件 最近报告审批件等 内容总结(1)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 一、对核实报告的认识: 1.编写核实报告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 编写核实报告应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2)核实报告反映了资源储量管理及地质专业两方面内容,其中反映了资源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是“硬指标”,如目的任务、矿业权设置及资源储量变化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