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巴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巴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100分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性质与实际应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物质性质实际应用A明矾溶于水能生成胶体明矾用作净水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SiO2作光导纤维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粉精用于游泳池消毒DNa2CO3溶液呈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明矾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用于水的净化,A正确;BSiO2作
2、光导纤维,是因为其良好的光学特性,与其熔点高、硬度大小无关,B错误;C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DNa2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碱性增强,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所以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 氧根离子电子式: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铀(U)原子:14692U【答案】B【解析】【详解】A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A错误;B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离子中
3、O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氧原子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氢氧根电子式为,故B正确;C氯原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7,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的质量数为146+92=238,该铀原子符号为23892U,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应注意原子间的连接顺序,确定原子间连接顺序的方法是先标出各原子的化合价,然后根据异性微粒相邻,同性微粒相间的原则确定。3.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
4、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 CuCuOCuSO4B. CuCuSO4C. CuCuSO4D. CuCu(NO)2Cu(OH)2CuSO4【答案】A【解析】【详解】A. CuCuOCuSO4中原子利用率高,经济、环保;B. CuCuSO4中原子利用率低,且产生大气污染物SO2;C. Cu与稀硫酸不反应;D. CuCu(NO)2Cu(OH)2CuSO4中步骤过多,成本较高,不经济。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方案是A,答案选A。4.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A. 都是共价化合物B. 都是离子化合物C. 互同分异构体D. 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氰酸铵(NH4OCN)是
5、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尿素CO(NH2)2中只含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是单质,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答案选C。考点:化学键,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 )A. 一定是金属元素B. 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C. 一定是A族元素或是HeD. 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答案】D【解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原子,可能是A族元素,也可能是He,还可能是副族元素,若为副族元素,其最高正价不一定为2价,答案选D。6.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A. 第A族中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都是+7价B. 第V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是+6价C. 第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都是+4价D. 第IA族中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一般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据此判断。【详解】A. 第A族中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都是+7价,例如F没有正价,A错误;B. 第V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是+5价,B错误;C. 第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都是+4价,C正确;D. 第IA族中并非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例如H是非金属,D错误;答案选C。7.下列粒子中与NH4具有不同质子数但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粒子是A. Na+B. ClC. OHD. CH3【
7、答案】C【解析】【详解】NH4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11、10。则:A. 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11、10,A不选。B. Cl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17、18,B不选。C. OH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9、10,C选。D. CH3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9、9,D不选。答案选C。8.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A. 向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 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答案】C【解析】常温
8、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是因为铝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而不是没有反应。答案选C。9. 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A. X是NH3,Y是水B. X是SO2,Y是NaOH浓溶液C. X是CO2,Y是稀硫酸D. 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减小,X可能溶于Y或与Y发生反应解:A、NH3极易溶于水,NH3溶于水时,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能够导致小气球a鼓起,气
9、体X和液体Y可能是NH3和水,故A正确;B、SO2能够与NaOH浓溶液反应,SO2被吸收,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能够导致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SO2和NaOH浓溶液,故B正确;C、CO2与稀硫酸不反应,难溶于稀硫酸溶液,压强基本不变,小气球不能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CO2和稀硫酸,故C错误;D、氯化氢不与NaNO3反应,但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时,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能够导致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氯化氢和NaNO3稀溶液,故D正确;故选C10.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 使石蕊试液变红B. 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
10、. 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 与硫单质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答案】B【解析】【详解】A. 使石蕊试液变红体现硝酸的酸性,A不选;B. 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由硝酸盐生成,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氧化性,B选;C. 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只体现硝酸的酸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 与硫单质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没有硝酸盐生成,只体现硝酸的氧化性,D不选;答案选B。【点睛】明确硝酸体现酸性和氧化性的标志及特征是解答的关键,如果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11、说明得到电子,体现氧化性。如果有硝酸盐生成,则体现酸性。11.在4mol/L的硫酸和2mol/L的硝酸混合溶液10mL中,加入6.5g锌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 112mLB. 224mLC. 448mLD. 672mL【答案】D【解析】【详解】锌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Zn+8H+2NO3-3Zn2+2NO+4H2O,混合溶液中含H+物质的量0.04mol2+0.02mol0.10mol,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6.5g锌的物质的量6.5g65g/mol0.1mol。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3Zn2NO3-8H+2NO,因此氢离子、锌过量,硝酸根离子
12、完全反应,则生成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剩余的锌是0.07mol,氢离子是0.02mol,根据方程式Zn+2HZn2H2可知还可以产生0.01mol氢气,则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3mol22.4L/mol0.672L672mL,答案选D。【点睛】明确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准确判断出过量问题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与硝酸反应时应该利用离子方程式判断,不要利用化学方程式,为易错点。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B. 原子半径大小:NaSO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D. 还原性强弱FClI【答案】D【解析】【详解】A. 非金
13、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IBrCl,则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A正确;B.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NaSO,B正确;C.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Li,则碱性强弱:KOHNaOHLiOH,C正确;D. 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非金属性FClI,则还原性强弱FClI,D错误;答案选D。13.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 n+1B. n6C. n+3D. n5【答案】B【解析】【详解】A、如果
14、是N2O3,则Y的原子序数是n1,A不选;B、根据价序原则,化合价为奇数的,核电荷数为奇数,化合价为偶数的,核电荷数为偶数,则X、Y的核电荷数之差不可能是偶数,因为奇数和偶数的差与和还是奇数,B选;C、化合物X2Y3中X、Y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2价,即分别可能为第A和第A。若X、Y位于同一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n3,若位于X的下一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n38n11,若位于X的上一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n38n5,C不选;D、根据C中分析可知D不选。答案选B。【点睛】明确化合价的计算依据以及掌握常见的化合物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学会举例排除法在答题中的应用。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
15、物只能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B. 离子化合物只能存在离子键C. 盐酸能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HCl存在离子键D.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答案】D【解析】【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如氯化铵中不含金属元素,但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C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所以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但氯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C错误;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故D正确;故答案为D。15.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
16、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XH3H2Y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XYZB. 非金属性:XYZC. 原子半径:XYZD. 离子的还原性:X3-Y2-Z-【答案】B【解析】【详解】A、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说明X、Y、Z为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XH3H2YHZ,故原子序数为XYZ,故A错误;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为XYZ,故B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XYZ,故C错误;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增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还原性
17、X3Y2Z,故D错误;答案选B。16.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BA. 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B. C为VA族元素C. 三种元素不全是非金属元素D. C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由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设A的质子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x+9,C的质子数为x+2,由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可知x+(x+9)+(x+2)=2(x+9),解得x=7,则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然后利用元素
18、的位置及性质来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A.B为S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是第三周期的元素,A错误;B.C为F元素,为A族元素,B错误;C.A、B、C三种元素分别是N、S、F,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C错误;D.C为F,为A族元素,极易得电子,则C元素单质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D正确;答案选D。17.A和B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B和C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且A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A、B、C三种元素按用顺序是A. S、O、FB. F、O、SC. S、Cl、OD. N、F、Cl【答案】B【解析】【详解】A和B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B和C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
19、且A、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在周期表中可能存在以下几种位置: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B、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x-1,则有x+x-1+x-1=19,x=7,则A为Cl,B为S,C为O;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B、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x+1,则有x+x+1+x+1=19,x=17/3,不符合题意;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B、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x-1,则有x+x-1+x-1=19,x=7,则A为F,B为O,C为S;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B、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x+1,则有x+x+1+x+1=19,x=17/3,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8.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116,下列叙述正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巴中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