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地表形态的变化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地表形态的变化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地表形态的变化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表形态的变化(3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海枯石烂:通过用海水干涸、石头腐烂来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据此回答13题。1.引起材料中“海枯”发生的作用力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2.导致“石烂”的作用力是()A.地壳运动B.冰川侵蚀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3.导致“石烂”的能量根本来源是()A.地球内部热能 B.太阳辐射能C.重力势能 D.核聚变放射能【解析】1选A,2选C,3选B。第1题,“海枯”是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导致的,如喜马拉雅山就是海枯后形成的山脉。第2题,“石烂”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作用导致的。第3题,“石
2、烂”是典型的外力作用,其能量根本来源为太阳辐射能。(2020石家庄高一检测)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4、5题。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A.a和c挤压而成 B.b和d挤压而成C.c和b挤压而成 D.a和b挤压而成5.红海的成因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A.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B.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C.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D.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解析】4选A,5选A。第4题,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a与印度洋板块c碰撞挤压而成的。第5题,红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2020柳州高一检测)读地质剖面图,完成68题。6.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
3、.火山7.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A. B.C. D.8.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可能是()A.岩层 B.向斜 C.背斜 D.断层【解析】6选B,7选C,8选D。第6题,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典型的向斜成山。第7题,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断层处。第8题,岩层的形成一般是下层老,上层新;断层多发生在已形成的岩层中。【方法技巧】“形态+新老”巧断背、向斜(1)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当岩层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
4、据。(注意新老关系的对比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如图所示,背斜构造的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构造的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所以A为背斜,B为向斜。(2020济南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9、10题。9.形成图甲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内力侵蚀D.海浪侵蚀10.造成开罗附近“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风化和风蚀作用【解析】9选D,10选D。第9题,海边奇形怪状的岩石主要是由海浪侵蚀造成的。第10题,开罗地处热带,不可能出现冰川;“狮身人面像”所在地点并不临海,不可能受到海浪侵蚀作用影响;“狮身人面像”是雕塑
5、,河流不可能侵蚀其面部;该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以风化和风蚀作用为主。读以下四幅图,完成11、12题。1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1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解析】11选D,12选C。图示反映了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过程。发育初期的河谷呈“V”形,随着河谷的发展,河谷逐渐变宽,成熟期的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型。(2020温州高一检测)图1为某地地质构造图,图2为某岩石矿物组成。完成13、14题。13.图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6、B.向斜C.地垒D.断层14.图1中可开采出图2岩石的是()A.B.C.D.【解析】13选D,14选C。第13题,由图可知,图1甲处有明显的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明显位移,故甲处的地质构造是断层。第14题,图2岩石为长石、云母、石英,这是花岗岩的主要成分,花岗岩是岩浆岩,对应图1中的处。(2020嘉兴高一检测)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回答15、16题。15.“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A.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 B.岩浆侵入内力抬升流水溶蚀C.固结成岩内力
7、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海浪侵蚀内力抬升16.据图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A.生长边界西北、东南 B.消亡边界西北、东南C.生长边界东北、西南 D.消亡边界东北、西南【解析】15选C,16选B。第15题,石灰岩和砂岩都是沉积岩,形成过程为先固结成岩,出露地表是因内力抬升,后经外力尤其是海浪侵蚀等最终形成图中景观。第16题,图中岛屿为新西兰南北二岛,这些岛屿主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侧板块向西北移动,北侧板块向东南移动。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2020宜昌高一检测)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乙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 岩石圈 地表 形态 变化 习题 解析 湘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67438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