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1B. 已知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 H=+566.0
2、kJmol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详解】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同时生成可溶性盐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为定值,但H2SO4和Ca(OH)2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生成硫酸钙沉淀,不单单是中和反应,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于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 kJmol-1,故有2CO2(g)=2CO(g)+
3、O2(g) H=+566.0 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需要加热,但是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故D错误;故答案为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
4、正确;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B错误;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其它能量的变化,例如电能、光能等,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A。3.据新浪网报道,2012年4月30日凌晨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液态四氧化二氮作推进剂,发生反应: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断裂C2H8N2和N2O4中的化学键时放出能量B. C2H8N2具有的能量高于N2具有
5、的能量C. 反应物具有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中,C2H8N2作氧化剂【答案】C【解析】【详解】A断裂化学键时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热量,故A错误;BC2H8N22N2O4=3N22CO24H2O为放热反应,说明C2H8N2和N2O4具有的能量总和高于N2、CO2和H2O所具有的能量总和,无法确定C2H8N2具有的能量高于N2具有的能量,故B错误;CC2H8N22N2O4=3N22CO24H2O为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D在C2H8N22N2O4=3N22CO24H2O反应中,C2H8N2中N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6、,是还原剂,故D错误;答案为C。4.工业制备合成氨原料气过程中存在反应:CO(g)H2O(g) CO2(g)H2(g) H41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B.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C. 反应中生成22.4LH2(g),放出41kJ热量D. 反应中消耗1mol CO(g),放出41kJ热量【答案】D【解析】【详解】A.已知该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B.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错误;C.反应中生成标况下的22.4LH2(g),放出41kJ热量,C错误;D.反应中消耗1molCO(g),则有1m
7、olCO2(g)、1molH2(g)生成,则放出41kJ热量,D正确;答案为D;【点睛】气体为标况下时,可用22.4L/mol计算其物质量。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 mol1,则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大于28.65kJ的热量C.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己知2C(s)2O2(g)=2CO2(g) H=a、2C
8、(s)O2(g)2CO(g) H=b,则ab【答案】C【解析】【分析】A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B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据此回答;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焓变为负值,据此分析比较大小;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吸热反应,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据此回答。【详解】A. 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热应生成液态水,2H2(g)+O2(g)2H2O(g)H=483.6kJmol1,反应中生成物水为气态,A项错误;B. 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则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
9、于28.7kJ的热量,B项错误;C. C(石墨s)=C(金刚石s)H0,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即金刚石的总能量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项正确;D. 2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比生成CO放出的热量要多,焓变为负值,则ba,故D错误;答案选C。6.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g)4O2(g)=2CO2(g)4H2O(l) H890kJ/molB.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C.
10、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D. CH4(g)O2(g)=CO2(g)H2O(l) H890kJ/mol【答案】C【解析】【详解】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焓变成正比,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根据题意,0.5mol甲烷完全燃烧释放445kJ的热量,则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答案为C。7.在四个不同的密闭容器中,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反应N2(g)+3H2(g)2NH3(g),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 v(N2)=0.2mol/(Ls)B. v(NH3)=0.
11、8mol/(Lmin)C. v(H2)=0.3mol/(Ls)D. v(H2)=1.3mol/(Lmin)【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为N2(g)+3H2(g)2NH3(g),以氢气的反应速率为标准进行判断。A.v(N2)=0.2mol/(Ls),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H2)=0.6mol/(Ls); B.v(NH3)=0.8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H2)=1.2mol/(Lmin)=0.02 mol/(Ls);C.v(H2)=0.3mol/(Lmin)=0.005mol/(Ls);D.v(H2)=1.3mol/(Lmin)=0.022 m
12、ol/(Ls)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所以本题答案:选A。8.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反应生成气体Z。10 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1、0.6 molL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A. X22Y22XY2B. 3X2Y22X3YC. 2X2Y22X2YD. X23Y22XY3【答案】C【解析】【详解】10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6mol/L,则X2的浓度变化量是1.0mol/L0.4mol/L0.6mol/L。即X2、Z的浓度变化量之比是11,说明二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是11,所以选项C是
13、正确的。答案选C。【点睛】反应速率之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变化量之比=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之比。9.A2(g)B2(g)=2AB(g),H 0。下列因素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A. 降温B. 使用催化剂C. 增大反应物浓度D. 增大气体的压强【答案】B【解析】【详解】A.降低温度,体系的能量减小,活化分子数减小,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A不符合题意;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符合题意;C.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14、,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条件只有两种,一是升高温度,二是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有气体参与反应的体系压强,可以增大单位体积空间内的活化分子数,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B. 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时,加入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 SO2的催化氧化正向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D. NO和C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的N2和CO2,当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答案】A【解析】【详解】A滴加少量CuSO
15、4溶液,铁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B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 通过构成原电池,能将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如图原电池中,电池工作时,SO42-移向电池的正极D. 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答案】A【解析】【详解】A.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
16、: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中的Ag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变为Ag单质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Ag2O作正极,A正确;B.通过构成原电池,能将反应物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电能,但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错误;C.在如图原电池中,电池工作时,SO42-移向电池的负极,C错误;D.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可以是两种不同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一种能够导电的非金属,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12.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时,
17、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内的O2由电极甲移向电极乙B. 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C. 当甲电极上有1molN2H4消耗时,标况下乙电极上有22.4LO2参与反应D. 电池外电路的电子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答案】C【解析】【分析】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2O2-4e-=N2+2H2O,故电极甲作负极,电极乙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结合离子的移动方向、电子的方向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2019 _2020 学年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