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 对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考 农民工现象不是我国所独有,是所有国家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观察这种现象要高瞻远瞩,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要从经济社会的全局出发。只有这样,才抓住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牛鼻子”。 对农民工称谓的理解 我国经济发展快,从农业领域转移到非农领域的人数众多,加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壮观的春节迁徙景象,形成了庞大的农民进城务工群体,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215号)中正式称这个群体为农民工。一些人认为农民工这个称谓带有歧视倾向。依作者的理解,这个称谓定位是准确的。它准
2、确概括了农民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领域到非农领域,现在仍迟迟徘徊在农村城市农村(没有融入城市)这种现象。同时也是表明这个特殊群体与农民与市民的不同,也表明了中央致力于解决这个群体问题的决心。一些城市把这部分人称为新市民,一些地方称为新人(东莞称这些人为新莞人)。其实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致力于解决这个群体的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将这部分人变成市民。到那时,农民工这个称谓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农民工伴随经济的发展而诞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也解决了温饱问题,对外开放外资进入大办工业,农民要致富城市需要工人,于是就有大量的农民告别妻儿
3、老小、不辞千辛万苦来到城市。从农村到城市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间是艰辛的。城市哪里需要农民工,哪里就出现了农民工的身影。为了谋得一份工作,不怕脏、险、累、苦和屈辱,因为求职者众而岗位寥寥。如果说这个时期看不到农民工现象不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资本在完成原始积累的话,还情有可原,而眼下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和城市群落,已经到了出现“民工荒”制约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再不着手长远地解决农民工问题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了。 对农民工现象形成历程的把握,有助于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农民工问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逐步解决直到消除农民工现象。 农民工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农民工问题不仅是
4、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农村人口、农业生产者逐步减少是众多国家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农业人口比例为 2.4%,加拿大为2.8%,法国为3.2%,英国为1.9%,德国为2.8%。日本农村人口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1150万减少到330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从890万减少到220万,日本农村居民只占总人口3%左右。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农业人口也在逐年减少,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4.9%,城镇人口5.9亿,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分别增长13个百分点和2亿人,年均以2021万人的速度递增。但是在我国统计为5.9亿的城镇人口中
5、,还有1.6亿是农业户籍人口,占到了城镇人口的27%。遵循这个发展规律,我们作决策才不会走弯路。 1.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说过,“三农”问题不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顺序,而是应该将顺序调换过来,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农民在“三农”问题中是第一位的,农业问题只是派生的。作者赞成这个观点。农民中有多少人种地,有多少人进城,决定着农村怎么建设,农业怎么发展。农民中已有大量的进了城,成了农民工,今后还有更多的要进城。以四川广安市广安区为例,100万农民有35.7万人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成了农民工,农村收入的近60%来自务工收入。因此,解
6、决了农民工的问题就解决了“三农”的主要问题。农民问题中的农民工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再来解决农村、农业的问题就容易得多了。 2.安置好了农民工城市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城市要发展二三产业,离不开农民工,城市要加快发展,更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进城的速度就是城市发展的速度。我们的经济之所以发展得这样快,我们的城市之所以得以欣欣向荣,农民工是推手是功臣。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力会越来越紧缺,谁拥有了农民工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今年珠三角、长三角乃至全国上下都出现了“民工荒”,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会愈演愈烈。在此情况下,若对农民工问题熟视无睹,不去善待安置农民工,这个地方这个城市会失
7、去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善待安置农民工最好最直接的办法是把他们逐步变成市民,成为这个地方这个城市永久的劳动力。 3.经济社会总的规划必须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出发点 农民工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它从农村中来,又做着城市的事,是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使者。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首先要看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对农村来说,农民多少变成了农民工,还有多少会成农民工,决定着这个地方农村的发展方向。那么作规划就要顺应这种形势,产业怎么布局,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怎么布局,对农村的管理怎么布局,对农村的道路、水利等设施怎么布局,等等,都要有个科学的规划。农民都没几个了,还在那里按部就班地作规划,就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民工 欠薪 问题 法律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