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新人教版20210618222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新人教版2021061822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新人教版20210618222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单选题1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北魏孝文帝C汉武帝D隋文帝2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贵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这段诏文的意思是()A孝文帝强力推行汉化政策B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应改姓元C孝文帝要求大臣都改用汉姓D北魏的改革促进了各民族交融3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
2、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4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B商业贸易繁荣C政治清明稳定D中外交流频繁5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国家富强B对外开放C江南开发D民族交融6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长安B禁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C创立科举任用汉族官员D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7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有()
3、迁都北京 改鲜卑姓为汉姓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ABCD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沟通了中外文明B消除了民族矛盾C促进了民族交融D促进了道教产生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 )A三国鼎立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10“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以上材料记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A背景B内容C作用D意义11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4、。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到其他民族的袭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的繁华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为了扩大鲜卑族统治区和影响12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3“孝文仁孝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场改革()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贞观新政14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
5、、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胡汉差异逐渐消失。以上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特征是()A政权并立B商业繁荣C民族交融D战争频繁15中华民族历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秦国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下列选项属于他们改革变法的共同点是()A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学习了儒家思想文化D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16你认为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A促进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B保护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迁都洛阳17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人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
6、射右射必叠双。”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鲜卑族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B汉人穿胡服是落后的表现C各民族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的D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必然的18“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A说汉语B穿汉服C用汉姓D迁都城19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赤壁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社会大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
7、为应对这一现状,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汉化政策B禁用汉语C加快江南地区开发D科举取士二、材料分析题21“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规定官员必须在朝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摇役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姓汉姓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四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时期 政权 分立 民族 交融 19 北魏 政治 北方 同步 测试 新人 2021061822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6926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