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2) .doc
《2022XX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2) .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一、*基本县情 *县域面积2493平方公里,辖10镇21乡,现有人口4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万人。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构筑组团滨江城市、建设小康秀丽侨乡”战略目标,发扬敢闯敢冒、艰苦创业精神,积极推进经济跨越发展。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74亿元,同比增长18.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33.0。 二、*教育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学生情况。2005年全县各类中小学共计110所,其中高中9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综合
2、高中1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乡镇小学23所、村小学21所、教学点25个。 全县中小学在校生57384人,其中小学31484人、初中16402人、普通高中6459人、职业高中3039人。 全县中小学校中,社会力量办学12所,在校生5750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10.02。 全县幼儿园146所,在园幼儿11490人。其中教育部门办4所,幼儿1110人,占幼儿总数9.66;集体办16所,幼儿1084人,占幼儿总数9.43;社会力量办126所,幼儿9296人,占幼儿总数80.91。 2、普及程度。2005年,全县幼儿入园率为82.29%。611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9.99,12
3、14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8.1,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9.66。小学升初中比例100,初中升高中比例为81.9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4%。17周岁人口初中完成率97.28。 3、师资水平。全县在职教职工3391人,其中专任教师2997人。专任教师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依次为97.63%、97.67%、87.87%、76.96%,小学、初中取得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依次为60.22、45.29。全县高级职称教师77人,中级职称教师924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省功勋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1人、省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名师培养对象3人、省教坛
4、新秀6人,市明星教师26人、市学科带头人28人。 4、办学条件。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1157724平方米,建筑面积521821平方米。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生均占地面积依次14.22、19.95、38.92、43.18,生均建筑面积依次为7.11、7.32、16.99、22.43。小学、初中、高中生均图书册数依次为10.5、10.4、14.9,生机比(学生数/电脑数)依次为16.9、13.7、6.6。全县多媒体219套、校园网42个、校园广播系统59套、闭路电视13套、校园通讯系统3套、语音教室4个。 5、教育经费。2004年,教育经费总支出25111.6万元;财政对教育拨款21398.1万元,
5、比上年增长25.9;财政对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37.3;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tp比例5.2,年人均教育经费528.7元;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450.5元;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2427.4元、初中2534.7元。2004年三项经费:年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小学80.2元,初中71.5元;学校改造和基本建设经XX县区财政安排6194.6万元,银行贷款等其它渠道1963万元;教师年平均工资,国拨工资11730元,地方出台的津贴、补贴8959元,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等3588元,奖金4950元。省政府转移支付资金1212万元。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420.7万元。 6、优质资源。全县省一级重点
6、高中1所,省二级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示范性学校7所(其中4所已通过市初验,报省审核发文),市示范性学校14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所,省级教育强镇(乡)13个(其中8个已通过市初验,报省审核发文),市级教育强镇(乡)23个。 (二)主要特色 1、组建教育集团,整合教育资源。2003年7月,我县成立了XX省首个农村义务教育集团章旦中学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将优秀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嫁接到薄弱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仁宫乡校作为第一个组入集团的学校,短时期内校貌校风迅速改变,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县积极推广章旦中学教育集团的成功经验,又成功组建了腊口铁资中学教育
7、集团、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教育集团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一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出台*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意见和校长述职制度和后备校长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校长队伍建设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通过公开选拔校长、建设后备校长人才库、下派干部到农村锻炼、选派校领导到慈溪、镇海等地挂职锻炼等,培养校长队伍。实施校长“书架子”工程,实行考学制度,开展校长读书会、校长论坛等活动,提高广大校长知识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实施城乡校长结对帮扶制、校长承诺制度和述职制度,加强校长队伍考核,奖优罚劣,有效调动校长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
8、设。坚持以群体师德创优为载体,实行全县教师宣誓制度,实施*县人民教师“五条禁令”,推行教师满意度测评,开展“塑师德、正师风”主题教育,重奖“德艺双馨”教师,大力提高师德整体水平。通过高学历师资引进、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教师学历。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开展新教师与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搭建*县“十大名师“评比、明星教师评比、教坛新秀评比等平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重视信息教育,创新教育手段。2002-2004年,我县投入信息技术装备经费2679万元,装备了校园网络系统30套,校园闭路电视系统11套,多媒体教室185套,计算机网络教室47个,校园广播系统56套,建成教育城域中心(含采编系统、演播室)
9、,开通视频直播、视频点播系统,全县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加强现代教育装备管理,加大使用力度,开通网络直播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41工程”,完善保障体系。制定了省“四项工程”实施方案,计划三年内投入经费7000万元,整体提高全县教育发展水平。2005年,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扩至15%,全年10429人次受资助,累计发放助学资金347万元,“爱心营养餐工程”也由每周三顿增加到六顿,进一步确保了我县孩子“有书读、读好书”。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已立项12个,动工兴建5个,正在做前期准备 7个;首期900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展开。在抓
10、好“四项工程”建设的同时,出台了“教师安居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入经费1.2亿元,一次性建设450套每间建筑面积30的单身公寓,分三期建设1560套每套建筑面积80的有家庭教师住房,解决全县教师住房问题。 5、开展“质量年”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立2005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年”,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优化提质环境,落实提质措施,凝聚提质力量,大力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查摆问题、拍摄专题片、在教育城域网开辟专栏等,精心营造氛围。开展教导主任论坛、专家专题讲座、建立“教研基地”、优秀教师shy;“课改t型台”、校长“课堂风采录”、网络课堂直播、外出交流学习等系
11、列活动,让“提质”深入人心,成为*教育主旋律。 6、加强督导评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我县于1997年成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督政督学双重任务。每年根据本县教育工作重点,对乡镇实行年度考核。运用教育创强有效载体,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督导评估体系,实施*县中小学等级目标管理办法,开展学校星级评估制度,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 三、主要做法 “十五”期间是我县教育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两高普九”。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认真贯彻“以
12、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不动摇。将“两高”普九工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战略,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了“两高”普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力度和政策措施“四到位”。实行县领导联系校制度,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在促进教育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把教育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加强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安排专项经费,建立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强镇创建工作激励机制,鼓励乡镇抓教育积极性。全县乡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也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千方百计改善办学
13、条件,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谋划策,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健全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1、加大财政投入。依照“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的要求,逐年增加教育投入。近四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把教职工工资(含年度奖金和地方津贴)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2003年、2004年省财政向我县转移支付各1212万元。 20012004年*县教育经费情况 年度 教育经费 总支出数 (万元) 人均教育 经费总支 出数(元) 财政对教 育的拨款 费
14、(万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 财政支 出数 (万元) 财政对教 育拨款占 财政支出 比例(%) 财政性教育经费gdp比例(%) 2、安排专项资金。为了保证教育投入,我县建立了八项教育专项资金,即2002年2005年间每年安排高中教育发展资金500万元、布局调整专项资金500万元、危房改造专项资金200万元、师资培训专项资金40万元、帮困助学专项资金50万元、信息技术装备专项资金1000万元、教育强镇创建奖励专项资金、高中招生奖励专项资金。,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投入已远远超出预算,八项教育专项资金为我县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3、多渠道筹措经费。一是用好政策,征足城乡教育费附加,在全市
15、率先开征地方高等教育费。2003-2004年,全县累计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2347万元,其中地方高等教育费600万元。二是采取财政贴息手段,鼓励重点学校向银行贷款,解决教育基建资金不足问题。三是积极争取社会帮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动社会捐助,2004年各乡镇通过捐、集资,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达225万元,各乡镇财政直接或通过多渠道筹集用于教育的经费达300多万元。四是盘活教育存量资产,2005年4月成立兴达教育投资公司,对教育存量资产进行市场运作,拓宽教育融资渠道。同时,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以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XX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2 2022 XX 标准 质量 普及 九年制 义务教育 自查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