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精神【再论“田汉精神”】.doc
《田汉精神【再论“田汉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汉精神【再论“田汉精神”】.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田汉精神【再论“田汉精神”】 1998年纪念田汉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众多的文章都涉及田汉的精神这一问题,笔者亦曾撰一文曰试论“田汉精神”(载剧影月报,1998年第9期,又载田汉研究第2辑,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年版)。2021年11月,在“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会”上,徐晓钟先生作为田汉研究会会长发言指出,纪念田汉不仅是要继承和学习他的业绩,更要学习和继承他的人格精神。这一思想是具有代表性的,它表明注重田汉的精神已经成为日益明确和普遍的认识。显然,对于田汉精神,有认识得更明确、更深入的必要,故笔者作此“再论”。“试论”一文,主要是分析和归纳田汉精神的表现形态,“再论”则探讨两个
2、问题:田汉精神的实质、“田汉精神”的提法。 一、“田汉精神”的实质 对于田汉精神,提法各异,有提“田汉的精神”的,有提“田汉的戏剧精神”的,有提“人格精神”的,有提“田汉精神”的。笔者认为,这只是能指不同,而所指是相同的。这就是所有见证过田汉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如何干戏剧的人士、所有的田汉研究者都强烈地感受到,清晰地把握住的一种存在:田汉的精神、作风和为人风采。 这种存在的具体表现,笔者在试论“田汉精神”中把它概括为三点:有着宏伟远景,总是不断提出下一步目标的理想主义、亲身实践,忘我创造,苦干死干的“湖南牛”精神、乐在其中,超越世俗,总是沉浸于艺术境界的艺术家情怀。其他研究者也有过更丰富、有见
3、地的论述。所有关于具体表现的论述,其实都是对于我们感受到的那种存在的描述。各种描述大体是互补的,没有根本矛盾的。问题在于,这种存在的实质是什么。 有的同志指出,实质是忠于人民,也有的人指出,实质是崇高的人格。笔者认为不对。因为这些话说田汉固然不错,但可以举出无数的人物,他们也忠于人民,也有崇高人格,但表现的精神、风采却不是田汉那个样子。这个实质,其实田汉自己已经表述过了。1947年,田汉为表现中国剧人艰难历程的话剧清流万里写作了插曲创造歌,田汉写道: 朋友, 胜利是属于创造者的。 我们长城般创造,运河般创造, 孔老般创造, 李杜般创造 这种具有宏大气魄和历史使命感的文化创造精神,是田汉对中国现
4、代戏剧人精神的认识和期许,也是对自己思想和胸襟的抒发,特别值得重视。笔者认为,唯有用此创造精神,才能解释田汉行为、风采的全部表现。所以,这种伟大的文化创造精神就是田汉精神的实质。 如果要对这个看法作说明和验证,那么最好的事实就是南国社的历史。这段历史,研究者固然可以认为开始于1927年夏天南国社正式成立,结束于1930年卡门演出后南国社被当局查封,但对田汉来说,他的“南国艺术运动”早在1924年就开始了。这是不断失败不断再起的历史。1924年,为了在中国文坛“鼓动起清新芳烈的空气”(南国半月刊第1期,发刊宣言,1924年),田汉与夫人易漱渝两个人办起了南国半月刊,但只出了四期,就因财力、精力不
5、够而终止,夫人生重病,送回湖南不久病逝。这是第一次失败。田汉1925年回到上海后,1926年与唐槐秋、欧阳予倩成立“南国电影剧社”,买下了新少年电影厂,拍了一部片子,无钱洗印而结束。这是第二次失败。1927年春,南国电影剧社的人马应邀去南京“国民政府”政治部,依靠官方财力同时展开戏剧和电影活动,欧阳予倩管剧场,演出了荆轲,田汉创作“国民革命三部曲”的“广州”、“武汉”、“南京”三部电影,但因孙传芳反攻江南而匆匆收场逃回上海。这是第三次失败。1927年夏,田汉接掌了上海艺术大学任校长,在这里,他聚集了一批艺术人才,正式成立了南国社、举办了两周一次的艺术座谈会讨论中国戏剧建设方略,还举办了一周的“
6、艺术鱼龙会”戏剧演出,但因为经济原因,学校只支撑了一个学期就关门了。这是第四次失败。由于学生相依不去,田汉于1928年2月自办南国艺术学院,并举行了不少戏剧公演,但经济不支,到夏天就关闭了。这是第五次失败。于是,南国社的聚会地变成了田汉的家,南国社主要活动变成了向社会作戏剧演出。1929年1月,在广东办起了戏剧研究所和戏剧学校的欧阳予倩请南国社去演出,为他“打开场锣鼓”。南国社广州演出的结果竟然是有去无回,演出是成功了,大部分成员却因为那里干戏剧有职位和工资而留了下来,田汉只带了寥寥几人回到上海。这是第六次失败。但不过数月,田汉又聚集起了一批人马,南国社又在南京、上海对社会公演了。而且演出了许
7、多新创剧目,因有新的人才而演出了久已想演的莎乐美。但不久后,在共产党要促田汉向左翼转变的影响下,南国社的大部分成员拉出来另行成立了一个摩登社,田汉又似乎成了孤家寡人。这是第七次失败。田汉思考之后,决意转向,于1930年发表了7万字的长文我们的自己批判,总结和告别过去。田汉的转向带动上海的剧社全体转向左翼,成立了左翼剧团联合会。 这一段历史是让人动容和深思的。令人动容的是一个艺术家竟然能够这样屡败屡战,艰难开拓,为戏剧发展打开局面。发人深思的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1929年田汉写了一篇名为谈谈南国的哲学的文章,指出:“失败了再干,这就是南国的哲学。”(载上海画报第492期,1929年7月)但这个话
8、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干,这种精神力量在哪里。用执着、用个人英雄主义是无法解释的。一次次再干,为什么每次都能再起。须知道干戏剧和写小说、画画是不同的,不是自己坚持就行,是需要结成团体才能够做的,为什么田汉总是有追随者呢。这一点用田汉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也是不足以解释的。 是顺应潮流的原因吗。不是。创造新戏剧当然根本上符合历史潮流,但这一段奋斗恰恰与具体的潮流多有不合。办南国半月刊的1924年,正是1925年五卅运动前夕,是国内军阀政治恶果严重的时候,并没有兴起新的文艺思潮的形势,没有人理解和理会“鼓动清新芳烈的空气”是怎么回事情。1926年的潮流是大革命,顺应潮流的文化人都南下广东
9、了,田汉未接受要他南下的劝说,却拍起电影来。1927年是北伐军占领了长江流域,政治局面未定的时候,国民党宁汉分立,另立中央的南京政府被视为反动,这时候文化事业复兴的条件还不成熟,田汉更受到不要去南京的大力劝告,但他竟然以“用进步的文艺影响反动的政治”的信念去了南京,要借其财力把文艺事业干起来。1928年文艺思潮已经转向“革命文学”,而田汉还在演出表现五四青年压抑情绪的戏,致有摩登社的“政变”。所以田汉不是借潮流的力量发动和一次次再起,而是奋力排浪向前的。 那么,是田汉这里有经济保障,或者干戏剧的方式符合戏剧生态的规律吗。情况也正好相反。缺少财力一直是田汉这一段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南京失败回来后
10、,他抱定了“艺术运动是应该从民间硬干起来,万不能依草附木”的信念,干戏剧完全没有经济保障。南国社有一批名家成员,周信芳、洪深自己是有名角、教授的收入保障,有活动就来的,欧阳予倩离开了南国社,走了依靠政府办戏剧的路,唐槐秋离开了南国社,办起了中国旅行剧团,走了职业剧团巡回商业演出的路,只有田汉带着一帮年轻人苦撑,这是最不符合戏剧经济生存规律的道路。 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一帮人建设自己的只有几十个座位的南国小剧场,用布条和木片做布景干戏剧。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一帮人在田汉家喝稀饭干戏剧。回答只有一个:是文化创造的理想和对艺术的痴迷。只要想到“长城般创造,运河般创造,孔老般创造,李杜般创造”的表述
11、,我们就会明白对田汉来说失败算不了什么,“失败了再干”是自然的事情。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南国社包括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电影、出版、总务七个部,在格局上是现代最全的文艺团体。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南国社到了只能以田汉家为活动基地,只能演几个戏,被人视为话剧团体的时候,他们公演的名义还是“南国社戏剧部话剧股演出”。南国社的领袖田汉有着全面创造中国新戏剧(包括话剧、戏曲)的理想,有着全面创造中国新文艺的理想,尝试的失败不能迟滞他的坚定步伐,现实的困窘不能消磨他的昂扬情绪。南国社的青年是以波希米亚人自居的,是把自己的住地视作艺术家聚居的巴黎拉丁区的,是衣着寒酸、袋中没钱、肚里无食而高视阔步的。南国社的
12、作派就是田汉的作派,南国社的风气就是田汉的风气。许多接触过南国社的老文化人都表达过这样的感想:这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艺术空气。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片艺术创造精神的圣地。南国社的成员从来没有入会手续,成员也没有固定,谁来参加活动就是会员,走了就不是,再来了又是,它不是一个严谨的组织,而是由理想、青春、热情和艺术创造力维持的一个流动性的存在,唯一稳定的东西就是田汉这个领袖和他的精神。南国社整个儿是田汉精神的形象注解。其本质就是文化创造精神。 文化创造精神可以解释田汉的一切。为什么1926年他不南下,1927年他去南京呢。因为他认为文化创造重于、高于政治考虑。为什么屡屡发生“田汉请客,要自己带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论“田汉精神” 精神 再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