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经济促进局工作报告 (6)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区经济促进局工作报告 (6)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区经济促进局工作报告 (6)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经济促进局工作报告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经贸信息委的直接指导下,xx区经济促进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局上下团结拼搏,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3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增长16.3%;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186.1亿元,占总投资额35%;外贸进出口462亿美元,同比增长9.9%;新引进和增资项目12846宗,引进投资总额208亿元,引进超
2、亿元项目30宗;万元gdp电耗下降9.3%;蔬菜、生猪肉品、大宗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85%、99.997%、98.3%。 一、20xx年工作回顾产业转型成功破题探路,稳步实现“开门红”20xx年是贯彻区五次党代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跨越争先”战略的第一年。我们作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牵头部门,积极发挥产业转型“总参谋部”作用,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注重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整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年来全区产业转型工作成功实现破题探路,为全区产业转型探索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科学确立产业发展四大战略定位。结合xx区的实际和未来产业规划,科学确立了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特
3、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拓展区的产业发展“四个战略定位”,并写进区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为全区产业转型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完善了“一核两廊三区四城多园”产业发展规划新布局,将产业规划细化到街道和社区,实现了产业规划全覆盖;宝龙高新园区、平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南湾新兴产业集聚区日益成熟并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华为科技城、文化创意城初见成效,深圳国际低碳城、大运创新城建设顺利启动,全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布局初具规模。二是创新转型机制实现八个率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构建了完备的产业转型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
4、为“八个率先”:即率先建立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三大快速推进机制”和四大核心体系;率先推出总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的创新产业系列园区计划,相当于在龙岗再造一个深圳湾“高XX县区”;率先实现产业规划100%覆盖到社区;率先出台从产业链环节区分产业类别的产业导向目录并实行项目准入制度;率先设立5.4亿元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率先建立三级招商引资体系和招商专员进社区制度;率先建立和实施产业转型升级9大类30项责任考核体系;率先建立企业转型服务中心并全面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加贸转型经验被许勤市长批示,并在全省现场会交流推广。三是探索建立两大创新平台。创建全市首个区级创业投资广场并投入运营,首批加盟机构63家
5、,管理资金达800亿元,有效搭建了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成功创建龙岗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这是继深圳虚拟大学园后区一级唯一的虚拟大学园区,目前已引进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入驻,并设立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和建设科研平台。这两大创新平台的创建,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四是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物联网、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试点工作,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与广货网上行,推动义乌小商品城等开展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试点,全区有华南城网、店通网等自建电商交易平台6家、购物
6、网站58家。华南城被授予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我区被评为市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区。一年来,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一是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及总部企业,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新引进及增资项目12846宗,投资总额达208亿元,引进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云计算中心、易讯天空、海能达等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30宗,在谈超亿元项目28宗;在建重大产业项目61宗,总投资41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900亿元;正在推进16宗重大项目用地招拍挂。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规模
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总数达296家。第三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10.5%。三是外经贸质量实现逆势增长。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新项目407个,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0.1%;全年合同利用外资9.6亿美元,其中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5.88亿美元,同比增长8.63%。四是加贸转型经验在全省推广。超过50%的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从代工生产到总部经济、“生产+研发设计”模式的转变;启动对社区来料转型补贴工作,推动732家来料加工企业完成转型,预计每年为我区增加地区生
8、产总值约36.88亿人民币,增加税收7.87亿人民币。我区眼镜示范基地、集成电路示范基地获xx市首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我区获评省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五是提前实现淘汰5000家低端企业。实施连片清理、联动淘汰,全年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616家,腾出产业空间141万平方米。近三年我区累计清理5002家低端企业,累计腾出产业发展空间571万平方米,提前两年实现“5年淘汰5000家”目标。一年来,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认可,我区连续两年在全市做典型发言,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到我区参观,我区申报的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专项项目数量及资金额均在全市名列前茅。构建全方位空
9、间配置体系,优质产业载体进一步提升建立了“上市企业一块地,亿元企业一层楼,小微企业有空间”的产业空间配置体系,积极探索企业和政府共同开发的模式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推动产业发展空间从土地供应为主向产业用房配置为主转变。一是创新产业系列园区快速发展。制订和完善创新园区管理办法,对26个创新产业园区实施动态评定管理,全年新推出创新型产业用房80万平方米,龙岗天安数码新城、李朗软件园、中海信等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吸引855家高新企业入驻。二是宝龙高新园区实现新的发展。探索园区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全力推动宝龙园区和南约、同乐社区的一体化发展,将新增产业空间76万平方米。积极打造上市企业培
10、育基地,加快推进深圳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新引进项目32宗,投资额24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100亿以上。三是旧工业区改造加快推进。稳步实施26个“工改工”旧改项目,总占地475万平方米,其中6个项目列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8个已经报审,12个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重点做好莲塘尾工业区升级改造工作,正在全力将其打造成深圳大运软件小镇,目前一期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启动全面招商工作。加快推进中海信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用地、总部家园等项目建设,启动总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产业用房建设,可提供55万平方米的创新型产业用房。四是专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中海
11、信、数字硅谷等4个产业园区被评为“xx市特色工业园”,平湖物流园区转型加快,20个项目正在抓紧转型建设。提高服务企业水平,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建立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制度,定期上门为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区领导挂点联系297家重点企业和41宗重大项目,全年协调解决各类问题700多个。积极搭建企业政策服务平台,整合市、区两级政府财政扶持政策编印成册发至每家企业;联合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座谈、投融资论坛等,有效连通资本和企业的对接平台。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扶持企业128家次,扶持金额5141万元。二是做好企业上市培育服务。进一步规范我区企业上市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区经济促进局工作报告 6 2022 经济 促进 工作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