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小常识(一).doc
《消防安全小常识(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小常识(一).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消防安全小常识 1、爆炸、火灾应急 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答。四种。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发生火灾拔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签。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液体石油气起初火灾如何扑救。 签。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的截门,然后再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人穿着衣服着火怎么办。 答。(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2)就地翻滚把火压死。 发生火灾后,您有几种逃生的方法。 签。(1)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逃生;(
2、2)逃离火场的路线上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起到隔热滤毒的作用;(3)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4)楼道内烟雾过雾,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或阳台逃生,并注意拴上安全绳逃生;(5)上述情况不具备时,不能盲目逃串应等待救援。 2、化学品泄露应急 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隔离并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用现场的应急物资对泄漏进行处理,防止污染范围扩大 将外泄化学品或油品尽量收集于容器内 清理现场产生的废物送入危险废物收集站 3、化学品伤害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
3、,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4、消防知识 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 答: 1、首先关闭气瓶角阀,并开窗通气,使可燃气体敞开; 2、严禁动用电器 和一切火源; 3、立即找液化石油站及时修理或更换。使用液体石油气炉时为什么先点火,后开气。 答:如果先开气后点火,先喷出的大量石油气,就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 这时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危险,因此必须先点火后开气。 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几种。 答:(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
4、和电弧;(5) 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电压;(7)涡流热。 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先拔掉保险箱,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答:切断电源、二氧化碳和abc干粉灭火器。 泡沫灭火机不能扑救什么火灾。 答: 1、不能扑救电器火灾; 2、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火灾; 3、不能扑救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要组织人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在密闭的房间内起火,未准备好充足的灭火器材时,不要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扩大火势。另一方面要赶快打电话“119”报
5、警。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楚着火单位、区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着的是什么东西、火势怎样、报警人姓名及使用电话号码。报警完后派人去街道路口迎候消防车,以便使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着火地点。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人们长期与火灾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灭火经验,总结出4种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抑制法。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清除火源。 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1、爆炸、火灾应急 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是
6、什么。 答。四种。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发生火灾拔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签。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液体石油气起初火灾如何扑救。 签。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的截门,然后再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人穿着衣服着火怎么办。 答。(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2)就地翻滚把火压死。 发生火灾后,您有几种逃生的方法。 签。(1)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逃生;(2)逃离火场的路线上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起到隔热滤毒
7、的作用;(3)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4)楼道内烟雾过雾,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或阳台逃生,并注意拴上安全绳逃生;(5)上述情况不具备时,不能盲目逃串应等待救援。 2、化学品泄露应急 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隔离并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用现场的应急物资对泄漏进行处理,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将外泄化学品或油品尽量收集于容器内清理现场产生的废物送入危险废物收集站 3、化学品伤害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8、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4、消防知识 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 答: 1、首先关闭气瓶角阀,并开窗通气,使可燃气体敞开; 2、严禁动用电器和一切火源; 3、立即找液化石油站及时修理或更换。使用液体石油气炉时为什么先点火,后开气。 答。如果先开气后点火,先喷出的大量石油气,就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这时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危险,因此必须先点火后开气。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几种。 答。(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电压;(7)涡流热。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先拔
9、掉保险箱,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答:切断电源、二氧化碳和abc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机不能扑救什么火灾。 答: 1、不能扑救电器火灾; 2、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火灾; 3、不能扑救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现生产的干粉灭火器有哪几种。 答:有abc、bc、bcd三种。不同类别火灾如下: 火灾类别a类火灾类别描述电燃固体火灾木材、纸可燃物举张、丝织物例 等 b类可燃液体火灾 c类可燃气体火灾 d类可燃金属 e类 带电火灾 火灾 汽油、柴油天然气、液钾、钠、镁、电器、变压等 体气 锂等 器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制造和使用易燃物品时有何安
10、全要求。 制造和使用易燃物品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制造、使用易燃物品的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应为防爆的。电气装置、电热设备、电线、保险装置等都必须符合防火要求。这类建筑物一般不得少于2个出入口,门窗要向外开。 2.车间、实验室内存放易燃物品的量不得超过一昼夜的用量,不得放在过道上,也不得靠近热源及受日光暴晒。 3.制造和使用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时,禁止使用明火蒸馏或加热,应使用水浴或蒸汽浴。使用油浴时,不得用玻璃器皿作浴锅;操作中应经常测量油的温度,不得让油温接近闪点。 4.各种易燃、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不得有跑、冒、滴、漏的现象,检查漏气时使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试验。气体钢瓶不得放在热
11、源附近,或在日光下暴晒,使用氧气时禁止与油脂接触。 5.强氧化剂能分解放出氧,加热、摩擦、捣碎这类物质时,不得与可燃物质接触、混合。经易燃液体浸渍过的物品,不得放在烘箱内烘烤。 6.易燃物品的残渣(如钠、白磷、二硫化碳等)不准倒入垃圾箱内和污水池、下水道内,应放置在密闭的容器内或妥善处理。粘有油脂的抹布、棉丝、纸张,应放在有盖的金属容器内,不得乱扔乱放,防止自燃。 7.生产或实验结束后,要将工作场所收拾干净,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的阀门,清查危险物品并封存好,清洗用过的容器,断绝电源,关好门窗,经详细检查确保安全时,方可离去。 8.制造、使用易燃物品的车间、化验室,应为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物,一般不
12、得少于2个出入口,门窗向外开。在建筑物内外适宜的地方放置灭火工具,如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和沙箱。 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原则是什么。 1.爆炸性物品。必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不能同起爆药品、器材混储混运。搬运过程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禁摔、滚、翻、撞和摩擦。避免存放在高温场所。 2.氧化剂。除惰性不燃气体外,不得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混运。避免摩擦、日晒、雨淋、漏撒。 3.压缩气体和液态气体,不能混储混运,即使都是瓶装的气体或物质也不能混储混运。易燃气体除惰性气体外,助燃气体除不燃气体无机毒品外,均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储混运。要轻装轻卸,避免撞击、抛掷、烘烤等。 4.自燃物品。单独储存,与酸
13、类、氧化剂等隔离,远离火源及热源,防止撞击、翻滚、倾倒、包装损坏。如黄磷应浸没于水中,三异丁基铝应防止受潮。 5.遇水燃烧的物品。包装严密,存放地点干燥,严防雨雪,远离散发酸雾的物品,不与其他类别的危险品混储混运。如金属钠应浸没在矿物油中保存。 6.易燃液体。单独储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氧化性酸类,防止静电危害,邻近的电气设备要整体防爆。 7.易燃固体。包装完好,轻装轻卸,防止火花、烘烤。 8.毒害品。包装严密完好,单储单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酸类、食品,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 9.腐蚀物品。容器具有耐腐蚀要求,严密不漏。氧化性酸远离有机易燃品。酸类腐蚀品应与氰化物、遇水燃烧品、氧化
14、剂隔离,不宜与碱类腐蚀剂混储混运。 10.放射性物品。包装严密,内衬防振材料,装在屏蔽材料制成的容器内,严防放射线渗漏污染。仓库须有吸收射线的屏蔽层,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建造。易燃易爆化学品堆放要符合哪些要求。 1.货物堆码不得超高、超宽,要做到稳固、整齐,便于清点检查。 2.堆垛要做到“五留距”,即留墙距、柱距、顶距、灯距、垛距,确保货物的安全。 3.货物堆垛底下应衬垫。爆炸物品、一级易燃液体、一级氧化剂等,不得使用水泥制品、石块以及摩擦碰击容易产生火花的材料衬垫。 4.允许露天堆放的货物堆场,要根据不同的包装和物品需要,除堆码底下有衬垫外,还要有遮盖物。不宜采用芦席、油毡等苫盖。 厂内运装易燃
15、、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货物应遵守哪些规定。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第3.3.10款要求: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经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2.必须由具有5万公里和3年以上驾驶经历的驾驶员驾驶,并选派熟悉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 3.必须用货运汽车运输,禁止用汽车挂车及其他机动车运输。 4.车上应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带相应的防护、消防器材,车厢两端上方须插有危险标志。 5.应在货车排气管消音器外装设火星罩,易燃易爆货物专用车的排气管应装在车厢前一侧,向前排气。 6.车厢周围严禁烟火。 7.装载液态或气态易燃
16、易爆物品的罐车,必须挂接地静电导链;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应有防晒措施。 8.装载氯化钠、氯化钾和用铁桶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不得使用铁底板车辆。 9.装载剧毒物品的车辆,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 10.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载量不得超过货车载重量的2/3,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车厢栏板。 11.两台以上车辆跟踪运输时,两车最小间距为50m,行驶中不得紧急制动,严禁超车。 12.中途停车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或未卸完货物前,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离车。 爆炸品仓库应建立哪些安全保管制度。 1.“五双”制度。“五双”即双人保管、双把锁(匙、双本账、双人发货、双人领用。 2.出入库登记制度。无论何人进
17、出库区都须详细登记。 3.安全检查制度。检查有分工,职责明确,记录详细,及时整改。 4.清点账物制度。保管员每周清点,保卫和物资部门每月清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禁止烟火制度。进库人员必须交出火种,机动车入库,排气管必须带上火星熄灭器。禁止拖拉机进入库区。 6.安全操作制度。搬运装卸及堆装爆炸物品必须轻装轻卸、轻拿轻放,严禁撞击。开箱应使用不会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应在专门的发放时间内进行。 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要组织人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在密闭的房间内起火,未准备好充足的灭火器材时,不要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扩大火势。另一方面要赶快打电话“
18、119”报警。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楚着火单位、区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着的是什么东西、火势怎样、报警人姓名及使用电话号码。报警完后派人去街道路口迎候消防车,以便使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着火地点。 化学易燃物品发生火灾应怎样扑救。应注意什么问题。 化学易燃物品性质不尽相同,扑救时对灭火剂的选择性很强。这类物质发生火灾后,首先要弄清着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用适合扑救该类物品的灭火剂,正确地实施扑救: 1.扑救可燃和助燃气体火灾时,要先关闭管道阀门,用水冷却其容器、管道,用干粉、砂土扑灭火焰。 2.扑救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扑灭火焰,同时用水冷却容器四周,防止容器膨胀爆炸。但醇、醚
19、、酮等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应该用抗溶性泡沫扑救。 3.扑救易燃和可燃固体火灾,可用泡沫、干粉、砂土、二氧化碳或雾状水。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人们长期与火灾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灭火经验,总结出4种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从而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和二氧化碳直接喷射燃烧物,往火源附近未燃烧物上喷洒灭火剂,防止形成新的火点。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阻止空气注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的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等捂盖燃烧物;用砂土埋没燃烧物;往着火空间内灌入惰性气体、蒸汽;往燃烧物上喷射氮气、二氧化碳等;封闭已着火
20、的建筑物、设备的孔洞。 3.隔离法。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隔离,限制燃烧范围。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进入燃烧环境内;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和设备。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如往燃烧物上喷射干粉等灭火剂。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1.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
21、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2.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危险化学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3.清除火源。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22、具体措施有: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机车、轮船、汽车、推土机的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 宿舍是大家聚集生活的地方,火灾隐患多,也是大家疏于防范、麻痹大意的地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我们员工宿舍的消防安全,请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床头灯床头灯的危险性在于它放的位置是在床的周围,而床又是棉、纸等可燃物的集中区。经实验表明:电灯泡功率越大,通电时间越长,表面温度越高。在常温下,40w的灯泡表面温度达6570摄氏度,60w达130190摄氏度,100w达150220摄氏度。有人试验,一个100w的通电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安全 常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