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doc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提高工艺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工艺质量,我方通过以往同类工程的总结,对各分项工程进行了通病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详见下表。表9-1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桥梁墩台表面不平整模板拉筋过紧或过松,拉筋过稀,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平。1)模板拉筋要进行计算,拉筋松紧要适宜。2)圆端型桥墩进行模板设计,加强支撑检查。3)严格按规定串筒下料,减少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力。4)采用整体模板。桥梁栏杆安装不垂直、不平顺,未留伸缩缝。栏杆支架制作没有针对梁体实测实量的数据进行,只是照标准制作。1)栏杆制作,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
2、对号制作,安装时对号入座。2)栏杆钻孔要采用钻机进行,达到准确无误,严禁氧烧气割现象。3)安装时,要进行严格的自检,特别是对支架检查要更精细些。4)梁与梁、梁与台的分离处,要注意预留栏杆及串筒的伸缩缝。上下检查梯口处的杆件采用椭圆孔连接。表9-2 桩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孔深未达到设计要求孔深测量基点、测绳不准、岩样误判。1)细查岩样防止误判。2)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况判定。3)设固定基点、采用制式测绳。孔底沉渣过厚清孔不彻底。1)选用合适的清孔工艺。2)清孔、下钢筋、浇灌混凝土连续作业。坍孔岩层变化、措施不力。1)松散砂土或流砂中减慢钻进速度。2)加大泥浆比
3、重。3)保证施工连续进行。孔径不足钻头直径偏小、土质特殊。1)选用合适的钻头直径。2)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孔时,宜采用上下反复扫孔方法,以扩大孔径。筋笼位置、尺寸、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加工、运输、安装工艺有误。1)钢筋笼较大时,应设A16或A18加强箍,间距22.5m。2)钢筋笼过长时应大吨位整体吊装。3)设置足够的环状混凝土或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混凝土灌注中非通长的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底标高以下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导管提升不及时、流砂涌入。1)浇灌混凝土导管不能埋得太深,使混凝土表面硬壳薄些,钢筋笼容易插入。2)将24根竖筋加长至桩底。3)保持合适的泥浆密度,防止流砂涌入托起钢筋。桩身混凝土缩颈、
4、夹泥、断桩混凝土配合比或灌注工艺有误。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2)连续灌注,每次灌注量不宜太小,成桩时间不能太长。3)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1m,导管不准漏水,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4m。4)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罩以圆锥形铁皮罩,防止提管时挂住钢筋笼。表9-3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1)模板表面在混凝土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2)未全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混凝土拆模时发生粘模。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5)混凝土振捣不够,
5、混凝土中空气未排除干净。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全部使用钢模板。3)混凝土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混凝土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1)混凝土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2)混凝土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4)漏振造成蜂窝。5)模板上有大孔洞,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拌和时间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质量 通病 原因 分析 预防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