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井下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
《2022井下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井下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井下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有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或者存在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 1.1事故类型 因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发生的高处坠落、触电、火灾、淹溺事故启动其专门的预案(方案)。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可能发生事故地点
2、井下电铲维修硐室、破碎硐室、水泵硐室、消防水池、竖井井道、装卸硐室。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发生一般都在日常安全生产检修中,中毒、窒息事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电铲维修硐室、破碎硐室、水泵硐室、消防水池、电梯井、装卸硐室检修过程中,需进行清理、维修,作业人员在硐室清理、维修设备过程中,水箱、水池内沉淀、聚集的杂质易产生的沼气、一氧化碳,竖井井道通风不足,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施救不当会扩大伤亡人数。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4.1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证。 1.4.2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 1.4.3作业前
3、未采取送风设备对有限空间送风。 1.4.4虽送风但未检测有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 1.4.5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 1.4.6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 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事故可能引发作业人员中毒死亡、火灾、爆炸等事故。2应急工作职责 2.1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以事故发生现场的班、组为单位,组成现场应急处置自救小组,事故现场所有人员全部为应急处置自救小组成员。 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事故现场最高职务人员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者,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与协调。现场其他所有人员必须服从指挥者的指挥。 在遇到险情时,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
4、长和调度人员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如以上人员均不在现场,现场最有经验的工人也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发生竖井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立即通知井下矿生产科及公司应急办公室。并将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事故情况进行简单说明,为进行抢救提供帮助。并通知当班值班长组织人员进行自救,不能自救的保护好现场等待救援人员。 (2)生产科接到报警后,当班调度立即电话通知停止事故地点的一切采矿活动,并通知有关部门科室及值班矿长,并同时通知车间主任做好人员和物质等方面的救援准备工作。如果是竖井发生坠落伤害事故要立即通知卷扬操作
5、工停止卷扬操作,待现场核实可以进行抢救作业时方可进行操作。 (3)生产科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立即通知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到达救援的坑口等待救援命令。 (4)安环科、设备科、技术科及发生事故的车间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带好救援装备赶往事故现场。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 (5)现场负责救援指挥的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根据发生事故的情况制定现场救援方案。并制定简单而严密的安全措施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救援。杜绝次生事故的发生。 (6)现场救援人员按照制定好的救援方案进行救援,救援现场必须有安全
6、管理人员进行监护。严格按照救援方案的要求进行救援工作。 (7)救援人员在救人前要认真检查救援设备、工具、安全带(绳)是否牢靠、好用方可进行救援作业。(8)当救援人员接触到受伤人员时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出血、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并迅速将伤者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9)应急预案启动后,各作业人员应放弃一切工作为救援工作提供方便。同时把进事故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辆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10)当事故有可能出现扩大、恶化苗头时,应当立即向当地政
7、府有关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申请,请求必要时社会支援。 (11)救援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及时发现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抢险救援: 1)现场应急指挥员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2)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正压式或长管或空气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3)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小鸡、鸭子等)试验方法或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4)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
8、的措施,确保整个救援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发现有限空间有伤害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部位。6)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3.2.2伤员现场救护:1)中毒急救 (1)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2)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3)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医生处理。2)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通风处新鲜空气。 (2)视情
9、况对窒息者供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送医院处理。(打120电话)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 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者要指派专人立即向井下矿生产科调度、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撤退的路线和目的地; 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的避灾场所、地点和位置; 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井下矿生产科调度(电话:)公司应急办公室事故报警电话:。 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4注意事项 1.佩戴呼吸
10、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2.充分自用救援器材,不得冒险蛮干。 3.对所有中毒、窒息事故休克者,不管情况如何,都必须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4.作业过程保持连续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立即撤离所有作业人员。 5.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中毒、窒息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6.进行人工呼吸前,施救者应注意首先清除中毒、窒息者口中的异物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二篇: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 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1.1内因火灾 公司矿井现主要开采
11、的2-2煤层,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3年7月对煤炭的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测试报告。煤炭的自燃倾向特性:煤样氧化着火点温度320,还原着火点温度340,煤样着火点温度为325,为有自燃发火倾向煤层,根据XX县区开采情况,没有自燃发火历史。 1.1.2外因火灾 我公司主要运煤采用皮带,因溢煤堵皮带或司机失误造成过卷,引起火花皮带着火;不及时更换防爆性能差的设备,一旦失爆,发生电器爆炸,可能引起火灾;采区变电所配电点,因没有专人值班,电器失修,长期下去可能发生火灾;漏电继电器、电焊、综合保护失灵,接地系统不符合规程要求,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不能立即切断电源,易引起火灾;井下动力、照明等供电线路
12、遍及各类巷道,由于井下潮湿、绝缘老化、机械外伤、吊挂不当、保护失灵等方面的原因,使电缆线路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烧焊不按措施执行,不留监护人,遗留火种不清除,易发生火灾;因其它原因而引起火灾。 4.1.1.2.2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2.1内因火灾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分析,自燃发火地点一般为:回采工作面的“两道一线”;煤巷顶板的冒顶区;断层煤柱的边缘;区段之间留设的煤柱; 1.2.2外因火灾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皮带溢煤着火;、电器爆炸引起火灾、电器失修发生火灾;、电焊引起火灾;、皮带机道、变电所等。 、电缆线路产生火花
13、引起火灾;、其它原因而引起火灾。 1.3事故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一旦发生火灾,可造成矿井停产,烧毁设备,危及现场工作人员和着火地点回风侧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属于矿井重大事故。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4.1自然发火事故前的征兆: 有煤油味、松节味、一氧化碳升高、烟雾等。 1.4.1外因发火事故前的征兆。有焦糊味、有烟雾、一氧化碳升高等。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公司成立井下火灾应急指挥部区队成立事故抢救领导小组:组长:基层单位区队长副组长:基层单位书记、技术员成员: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2.2应急自救灭火指挥小组职责 2.2.1现场班组长及互保人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是现场救护的第一责任人
14、,并负有电话通知、汇报现场情况的义务。 2.2.2值班人员负责承接事故报告,并及时通知事故抢救小组成员及向上级汇报,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2.3事故抢救小组成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组织制定处理方案,并安排好事故抢修的人员、材料等。 2.2.4技术员负责提供图纸资料、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组织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消除隐患。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3.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出事区域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事故的扩大。 3.3.2如现场人员少,对救援存在困难的,可利用无线巡呼系统向调度室求救,附近有电话可用电话向有关单位汇报。 3.3.3启动本预案,尽可能减少
15、现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3.4事故危及1人以上生命安全,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或上一级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2.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积极想方设法进行人员营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把窒息人员或中毒人员转移至新鲜风流中,进行抢救。 3.2.2如症状轻微,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可由救护人员陪同升井,然后到医院治疗。 3.2.3对于较重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尽量避免搬动,并采取以下措施: 3.2.3.1使之平躺,把腿垫高,利于血液回流; 3.2.3.2松开衣领、腰带,使之呼吸畅通; 3.2.3.3铺盖适当的衣物保暖; 3.2.3.4对于停止呼吸的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6、轻易不要放弃。 3.2.4对能直接现场灭火时,要积极组织现场灭火,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3.2.5所有回风侧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按照选定距进风巷路线最近的原则,迅速撤到进风巷中。 3.3有关报警电话及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3.3.1井下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调度室电话:8943020-8000(或6000)安全健康环保部:89432623.3.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报告要简单明了,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现场救援人数、条件,需要工区及上级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对事故现场采取了哪些措施等。 4.注意事项 4.1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以及其他措施 4.1.1在本预案所列地点工作时,一定
17、要佩带齐两用仪、co监测仪等必备仪器,确保台台完好数据准确。 4.1.2在上述地点工作时,至少两人以上,一人检查气体,一人监护,两人保持4到5米距离。 4.1.3应急救援要根据实际情况救援,可采用设置风障等方式。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在不清楚情况下不可贸然进入,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4.1.4对回风侧遇险人员进行救援时,救护人员必须佩带好自救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方准实施救护。 4.1.5发生火灾后,所有回风侧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按照选定距进风巷路线最近的原则,迅速撤到进风巷新鲜风流中。 4.1.6对现场明火进行灭火时,灭火人员必须站在进风侧,严禁站在回风侧。 4.1.7现场应急处理时,必须由现
18、场跟班人员最高级别的领导统一指挥,并请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协助,对现场进行灭火和人员救护。 4.1.8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及时对危险区域设置栅栏。 4.1.9如果监测到瓦斯持续升高等爆炸危险时,要立即把现场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4.1.10本应急处置方案,各单位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组织学习,特别是直接参与应急反应人员要专门进行培训。 第三篇: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 1.1事故类型:井下火灾1.2危害分析 (1)油料临时存放处火灾事故分析。我矿井下主要存放液压油和机油,属于可燃液体,遇火源或静电可发生火灾,这种火灾大多数是由于机器设备或容器的泄漏,或废弃的油
19、品处理不当或现场发生事故时处理不当而发生。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发生爆炸,会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对矿山造成重大破坏。 (2)电气设备集中地点。我矿井下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主要是井下中央配电室和中央泵房,由于故障或操作不当,易发生电气设备井下火灾,火灾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死亡,火灾还可能造成大量设备和资源被毁。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件应
20、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和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井下火灾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 由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后勤科、安全科、保卫
21、科、职工医务室共同组成我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代洪秋副总指挥:李言财 成员:安全科保卫科后勤科生产科负责人(人员名单见附件1)主要职责: 1、总指挥职责。宣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协调指挥各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措施,必要时向XX市公安消防支队或友邻单位请求支援。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求援措施的实施;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3、指挥部其他人员职责: (1)安全科负责人协助做好火场环境保护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现场取证、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方案。 负责环境保护组、灾后事故调查组。 a、环境保护组。由安全科有关人员
22、负责,任务是火场环境的测评。b、灾后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科有关人员负责,任务是井下火灾事故的调查取证。 (2)办公室有关人员负责提供火场的技术参数,确保灭火人员无伤亡故事,协调解决急需物资的调度,事故现场的联络,后备应急人员的组织以及协调事故现场的清理。负责技术组、物资运输组、火场清理组。 c、火场技术组:由技术科负责人负责,任务是提供火场的技术参数。d、物资运输组:由后勤科负责人负责,任务是确保灭火物资的供应。e、火场清理组:由生产科负责人负责,任务是井下火灾后火场的清理。(3)保卫负责人负责指挥本单位义务消防队携带消防器材到达井下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抢险。组织及协调车辆的调度指挥,做好消防器材、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井下 有限 空间 事故现场 处置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