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佛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界一般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属于释迦族人。得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在华贵的王宫中过着令人羡慕的安乐生活。但是他有一颗伟大而慈悲的心。由于感受人生的各种痛苦和烦恼,29岁离家,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并形成了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就是四谛,八正道,缘起论和三法印。这也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也称四圣谛。“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
2、、集、灭、道。苦谛,是讲世间存在的种种苦的现象。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灭谛,是讲苦的断灭,即断灭一切产生苦的原因,达到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境界。道谛,是讲要实现佛教的最高理想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要实现“道谛”,就必须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支正道。主要是解释要实现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谛”,必须遵循的八种途径: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正思维:即正确的思维;正语:即正确的语言;正业:即正确的行为;正命:即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修练消灭一切烦恼,达到无忧寂静;正念:即正确的思想,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即正确的修习禅定。佛教认为,人们按此来观
3、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地。 佛教的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也就是释迦牟尼常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也称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佛教的缘起说。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
4、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宇宙间一切现象都相互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任何现象都是无常,都表现为刹那生灭的。诸法无我,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不会有一个独立的实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存在。涅槃寂静,涅槃是无漏,就是消灭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灭了生死忧悲的苦恼,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称灭度。更明确地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了,没有贪欲,愚痴转变成清净的智慧,这就是涅槃。涅槃的意义也是圆寂。圆,就是智慧福德都达到圆满成就;寂,就是达到了
5、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涅槃可以解释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见到的一个人没有了,死了的概念来解释。其实释迦牟尼30岁就已经证得涅槃而成佛了,不过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直到他80岁逝世。方是人“无余涅槃”。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变革 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南传东南亚,北传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传入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在公元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时。先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又传到内地。佛教传人中国后,通过老庄道家学说和魏晋玄学的接引,加上民间的兴趣,
6、在南北朝时广泛发展起来,进入隋唐时期发展到高峰,出现了许多新的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而禅宗的中国特色尤为突出。 梁武帝时(南朝,粱502557年),达摩西来,为中国禅宗初祖。一直传到惠能为六祖。惠能(638-713年),祖籍河北范阳,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有一天卖柴时听人念诵金刚经,而有所悟,由此去见禅宗五祖弘忍。弘忍见他目不识丁,貌似粗笨,安排他到磨房工作。八个月后,弘忍准备“传法”,要求弟子每人作一偈语。上座弟子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
7、使惹尘埃”。惠能针对这一偈语,也作一偈,请人代书于墙壁之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惠能见地透彻,就在夜间将衣钵悄悄传给惠能。惠能连夜逃归,隐居待时。16年后,惠能来到广州法性寺(光孝寺),当时印宗正在讲涅槃经,听经的两个僧人在辩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惠能便插口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印宗听后认为惠能绝非凡人,询问后,知是弘忍的传法之人。于是以师礼事之,请求开示佛法。于是惠能就在光孝寺开东山法门。次年,惠能回到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此后在这里弘扬禅宗30余年。禅宗主要依据是惠能讲法由弟子法海记录整理的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一部经
8、典,对后世影响极大。 惠能禅宗及其继承者对佛教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教其他各派在心性修持中都强调经典的作用。禅宗则不重视经典和之教,排斥名相辨析,不要从经文的册子上讨禅求道,反对本本主义,也不用日日坐枯禅,而要从自己的心上悟道。主张单刀直入,直接指向人心,体验心灵的清静本性,即心即佛,见性成佛。 第二,在现实生活中成就修行理想。印度佛教和中国其他各宗普遍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则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就能成就修行的理想。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无处不是修禅,无一不具禅意。穿衣吃饭,走路睡觉,挑水砍柴,打扫卫生。都是佛事
9、,都是修道。都能体悟真理,都能实现解脱。百丈怀海创立禅宗的从林制度,把劳动、修行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我们现在讲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很相似。不过这是自愿的不劳动不食。普请众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求得生活的自给自足。是对印度佛教不准掘土垦地的重大突破和改革。 第三,禅宗除了继承佛教传统外,最重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思想。禅宗特别重视继承道家的道、自然、无为的命题和魏晋玄学的思想,而且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的修道方法。禅宗公案在这方面是最为有名的,它是禅宗要弟子解答的难题。禅宗常能在困窘、怀疑、矛盾中突破语言、概念,逻辑、物相的束缚,抓住常理所不能及的玄奥,在不可思议的地方觉悟。 三、
10、佛教文化的现实意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人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中国佛教的这种人世精神,到了近代,就发展为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思想。太虚和尚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了建立“人间佛教”的主张与倡议,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传统,直接转换为人间佛教思想,使佛教人生化、人间化,主张以人为根本,以人
11、生为基础。人间佛教,就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为人间净土。人生佛教内涵的核心,就是重在做一个好人,成就人格,并进到成佛的境地。 正因为中国佛教具有这种强烈的人世精神,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如能吸取其积极人世、普济苍生的精神,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中国前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立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建立起彼此互助、人际和谐的乐园。 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多重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化解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佛教提供了一个调试
12、人的心灵、缓解人与社会的矛盾、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性的契机,也为发挥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首先,佛教的缘起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石。佛教哲学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哲学基石就是缘起论。所谓缘起就是佛教认为世界万物、宇宙万物的形成不是无因的,也不是从总的原因当中派生出来的,不是一因论。缘起论进一步又可以推论出佛教的一个基本论断,就是“缘起性空”。这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就是一切缘起的事物它的本性是空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本质是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异”就是不相离,不离异。“色”就是物质、事物。“空”的主要内容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变
13、化无常的,即“诸行无常”。一切物质、事物不离开空,空也不离开色。“即”是相即、不相离的意思,“色即是空”。就是色和空不相离。一切都是缘起,互相联系的,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就要认识到这种彼此的缘起关系,要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流转变迁不息的,不要对外在的东西产生执著,要认识到它的无常性质,不要把酒气财气、功名利禄当成比自己身心的安宁、和谐更可贵的东西。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放弃对个人的执著心,就是不能过分执著于一己私利,不能过分在乎个人的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也就是要看得破,放得下。当然,这并不是对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即使佛陀和菩萨也都关心众生的烦恼。所以要对他人、社会、人类具有关怀的慈悲心,要对
14、集体、社会、祖国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哲学基石,也是佛教的世界观,在其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性的范畴,如因果、平等、慈悲、圆融等,这些范畴是当前解决和缓解人类社会矛盾最有借鉴意义的佛教理念。 因果论。因果论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提供了一些思想基础;平等观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某种理论根据;慈悲观念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供了某些心理基础;圆融理论为缓解人类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基础。 因果报应是讲众生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身、口、意三业)所产生的东西。与最后所得到的东西是一致的和相等的。因果相续,因果转换,因果循环。因果。也称
15、因果律,是佛教教义系统中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因果作为佛教的一种宇宙法则,应用到宗教伦理上来,就是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此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提醒人们做事情首先要考虑它的结果,所以佛教反对三毒,认为对人危害最大的是“三毒”,就是贪、嗔、痴。贪,贪爱、贪欲,欲望很大。嗔,嗔恨。仇恨别人。痴,就是无明、无知。不了解宇宙万物是缘起性空的。佛教认为排除了“三毒”就能保证人的心态都是善良的,为了使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佛教还强调要遵守五戒,佛教的戒律很多,但是它最基本最普通的有五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佛教的因
16、果报应戒律是催人向上的,他劝告人们做一切事情都要考虑结果,劝告人去恶从善,改变自己在人生中的命运。业由己作,命由己造,自己可以通过善行来选择和改造自己的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随着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社会诱惑日益增多,风气日益恶化,不少位高权重的官员经不起奢华生活的诱惑,钱权交易,权色交易、生活腐化、堕落等,这是失去了作为领导干部基本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对自己本人的责任所导致的。因此,通过批判性地吸取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有利于人们真正树立道德责任感。有利于人们形成真正道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要求对过去的态度是感恩,感父母恩,祖国恩,众生恩,国土恩,对已经做过的错事和恶业要
17、忏悔,要下决心坚定地去改正;对现在的态度是贡献,为官一任,要对得起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对将来的态度是责任。有了这种清醒正确的人生态度,才会真正全心全意地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会做出真正的善业、善行。佛教的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尽职尽责、爱心奉献、造福社会等不谋而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建构起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 慈悲平等观。平等和慈悲紧密相联系,有慈悲心。就必须持平等观。平等是从缘起因果逻辑推论出来的,佛教认为,善因就得善果、乐果,恶因就得恶果、苦果,这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均没有高*等差别,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用分别的眼光来看待他人。佛陀说过:心
18、、佛、众生,三无差别。觉则众生是佛,迷则佛是众生。实现社会的和谐,就要消除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一己私欲的“我相”。佛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相”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我佛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情怀。慈悲有不同等次,小慈小悲,大慈大悲,佛教讲的是大慈大悲。大慈与众生乐,大悲拔众生苦。“慈”是无条件绘人以快乐。“悲”是无条件拨除人的痛苦。按照中国佛教的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实现大慈大悲的奉献,佛教慈悲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通过吸取佛教的慈悲精神,每当社会出现重大灾变,如地震、洪水、海啸等时,人们就能积极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爱心。平时积极开展扶助贫困学生,进行义
19、诊活动,对社会的捐助善行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圆融精神。圆融就是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佛教的圆融精神完全可以超越佛教范围。而广泛运用于世俗生活、科学研究及社会问题的处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善于运用圆融的智能,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心等关系,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生态良好的新世纪。 总之,佛教的缘起论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核心性的范畴,具有很显著的当代意义。这些理念、概念是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文化资源之一,对缓解当前人类社会的一些最基本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篇: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
20、意义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秦晓波1,郭秀丽2(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023)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执中知权”、“和而不同”等基 本特征。和谐社会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恰恰是中庸之道的精髓所在。因此,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庸之道;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26(2007)05-0008-03收稿日期2007-05-20作者
21、简介秦晓波(196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2007年第5期 第31卷(总第143期)5,2007vol.31general,14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并不能自动消除社会矛盾,目前我国社会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现象。如何
22、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现象,缔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成为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贯穿儒家思想始终的方法论的中庸之道,其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关系、促进事务的和谐发展。今天,重新审视“中庸之道”这一哲学理念时发现它有许多适应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中庸”既是儒家的道德标准,又是儒家的方法论原则。中庸作为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中庸之道”。从现存古籍来看,“中庸”一词是由孔子首先提出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反对在行为上走极端,主张“中行”。
23、后人对中庸概念的理解,通常采用朱熹和程颐的释义。朱熹在中庸章句题下注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颐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章句)。概括起来,中庸之道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中庸”思想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过”和“不及”都是不对的。论语子路篇也说:“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儒家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冒进或保守都不好,
24、与之同流合污也不符合“中庸”的原则。因此,必须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正确合理之点,以做到恰如其分。 “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 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孔子阐明了自己在回答别人提问时不单纯片面地看问题,而力求在分析综合后予以解答的思想,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8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143期)“执中知权”的权变原则。“权
25、”即“权变”,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孔子首先提出“可分立,未可分权” (论语子罕),即立足于具体情况,既不违背常规,又 能有所变通。孟子认为“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执中”必须依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才能恰到好处地坚守圣人之道,正所谓“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孟子离娄上)。由此可见,儒家中庸思想的“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原则。 “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对“中”进行规定性的定义,离不开对“和”的本质界定。因为衡量“中”的最终标准还是“和”。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表层状态下蕴含着中庸的理性精神,所以两者相互
26、联系并互为依存,故此,孔子曰:“和为贵”(论语学而)。但孔子的“中庸”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有标准的和谐境界,主张的是不同之“和”,正如他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可见,孔子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其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因此,中庸思想表达的“和谐”观,是一种“异中求和谐”与“变中求和谐”的思想。 二、中庸之道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四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孤立、不相关联的,其中,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哲学上,和谐本质就是质与量的统一,事物只有处于“度”的范围之内才能和谐,无过无不及的现实特征就是和谐。但是,和谐并非孤立事物的和谐,而是事物置身于一
27、个系统内的和谐,是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追求的是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己和谐就是个体保持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需要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与人和谐就是个体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获得人际关系上的和谐,首先,个体要能被他人所接纳;其次,个体要具备与人为善的意愿和爱人的能力。与环境的和谐,通常表现两种情形:一是人能够操纵环境;二是在无法操纵环境的情况下,人能够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可见,保持事物在“质”上的相对稳定,获得整个系统内的和谐发展,是整个中庸之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
28、展。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矛盾存在和解决方式的多样性来看,在一个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的社会里,“和而不同”的方法是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社会的大多数矛盾都不是用你死我活的方式解决的,而是通过包容对立面、在矛盾双方之间寻找中介这种中庸方式加以解决的。从事物的系统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中庸之道坚持“执两用中”提倡普遍和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主体与客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系统观为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事物的质量关系来看,中庸之道的本义在于“执中”、适度”,反对“过”与“不及”,因此,它具有普遍的方法论
29、意义;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看,中庸之道强调“执中知权”,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顺应时宜,灵活处置,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三、借鉴中庸之道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就意味着承认不同、尊重不同,意味着更多的 “兼顾”与“协调”。社会的“不同”、“多元”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中庸之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手段,它要求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达到事务的平衡与稳定,实现最合理的和谐状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借鉴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解决好以下四个重大问题:第一,整合社会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进步
30、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面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首先要调整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之间是社会矛盾尖锐、问题多发、容易出现杜会动荡的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社会的和谐,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目标就是要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致均衡、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利益均衡,利益均衡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其次要协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
31、与公民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某些为官者疏于政事,腐败严重,影响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政策和制度。合理的政策和完善的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建立完善的制度,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公平公正。对于不和谐的现象,只能运用和谐的方法去化解,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兼顾多元化利益,制定出良好有效的制度,这样才能形成公民与政府、人与制度的和谐状态,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促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9 【责任编辑默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
32、期(总第143期)展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等三个方面:权利公平是公平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它体现的是不论社会成员所属阶级、阶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如何,社会应赋予他们在享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方面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使他们在平等的起点上融入社会。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地域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教育等等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时还面临诸多不尽公平之处。只有首先保证权利公平,才能够调动起社会成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规则公平是公平的
33、存在形式,是实现公平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障。它所要求的是社会主体在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遵循公正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因为即使社会主体获得了权利上的公平,而当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由于规则的不公平而导致他们与其他人付出相同最终所得却不同,或者要获得相等的结果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不仅要保证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权利平等,还要保证社会主体所遵循的活动规则平等。 分配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实质所在。它赋予每个劳动者获得正当利益和社会保障的权利,不因素质、知识、能力、性别等的差异而使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生活享受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或本质上
34、的差异。分配公平体现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性,是人们评判社会公平与否及公平程度的直接和主要依据。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虽然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但却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效率。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率的,但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引起部分企业的破产和劳动者的失业,引起贫富悬殊,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因此,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兼顾公平尤为重要。一方面,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离不开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效率的前提,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强大动力。分配公平关系到效率的高低,也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
35、用。 第三,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和谐社会是一个既要改革、发展,又能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稳定社会。和谐要求稳定,稳定为了发展,发展必须改革,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推进和谐。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正是在改革中取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能在改革中构建。只有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扫除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只有靠发展来解决。物质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只有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
36、的物质基础。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稳定,就无法搞改革,更谈不上发展;如果改革偏激就会造成不稳定,同样影响发展。稳定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程度支撑和制约着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即坚持“适度”原则,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也就是在和谐中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已经达到相当严
37、重的程度,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发展不应该限制自然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也不应建立在奴役、掠夺、破坏自然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位置应当是平等的。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应当是并行不悖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是中庸所要达到的理想社会和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一点上,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中庸理念与21世纪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很好地交汇在一起。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对“中庸之道”这一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彻底根除过去忽左忽右,趋于极端的流弊。目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38、又处于矛盾的凸现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因此,更加需要借鉴“中庸之道”的精髓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以缓和各种对立情绪,保证社会的健康、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1吴乃恭.儒道思想研究m.长春:东北范师大学出版社,1988.2复旦大学功史系.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_ 第三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研究者:XX县区一中2009级4班 李梦迪指导老师:万锦娟 【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
39、型时期。疏理、发掘儒家和谐思想对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关键词】 儒家思想和谐社会 一、儒家思想在当代继承的现实可能性 在以前我们曾有这样的结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摆脱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以今天的事实来看,这一结论是武断的。其实,在每一次试图割断儒家传统思想的政治文化运动之后,整个社会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动荡。礼记o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行事时对自然界的尊重。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儒家思想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所不能取代的
40、。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儒家伦理体系,使中国人十分重视血缘亲情,形成亘古不灭的炎黄子孙情结,从而强烈地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总之,儒家学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必备要素,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和深层次的精神支柱,只有重建儒学中一系列优秀的思想价值体系,我们的民族才能以鲜明的姿态屹立于民族之林。 二、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1.促进人内心和谐 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和谐即人内心的和谐,在这里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和谐。儒学是中国古代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自身修养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学。它研究
41、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及准则,并以此教育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性和社会规范,通过形成自身内心的和谐、精神的和谐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这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代社会家庭、事业和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人的心理,导致很多人心理失衡,以致一些人或精神失常,或以自杀寻求解脱。面对这些社会问题,儒学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教导人们要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至“中”,不要“偏倚”,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而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生存心理状态,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世间
42、万物的总原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促进精神和谐的思想。除此之外,儒家也一直十分重视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人要以健康、踏实的心态做人处事。孔子主张“学以致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2)针对当前社会学习、就业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问题,儒学思想教育人们要以坚强的毅力和充分的自信心去对待生活,这对于人们调节压力是很有价值的。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知己,求为可知也。”就是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没有胜任职位的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谋求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才干。孟子也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认为只有经历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和艰
43、苦环境的磨练,以坚韧其性情、增强其能力、激励其奋发才能坚定其意志,承受住各种压力。 因此,儒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人们如何达到精神和谐的思想和言论,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思想来调适我们的内心世界,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离开人就失去了作为自然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类社会本身才能达到和谐。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世界上的森林越来越少;空气污染、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越过了自然能承受
44、的“度”,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造成的恶果。 儒学在注重“人和”的同时,并没有疏忽天人合一的问题。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明确而详实地论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还是荀子,他在很多著作中都提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例如他说“节流开源”等等。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实行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我们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应是以资源和
45、环境的承受能力为基础的,否则,人类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无数铁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三、儒家思想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一不被沉重的生存压力所包围,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的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人们又在苦恼为什么我拥有的太少。人的内心不再平静,心理失衡与体质下降已成为现代人的两大通病。儒学的神体互融思想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和对人的关怀。它告诉人们要学会善待自己,既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要保持健康的身心。 人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和顽强的意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因此
46、,人既要尊重别人的人格,也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和意志。孟子主张人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在生活态度上,要有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胸怀,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孔子主张“乐而忘忧”,要淡泊名利,修养心性;孟子亦认为人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告诉人们要认识社会和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认为人不应有强烈的欲念,“养心莫善于寡欲”,只有淡泊世间的一切,才能有“知足常乐”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陈戎国.四书五经.岳麓出版社,2002.405-965. 2孙玉霞.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贵州社会科学,2005,(11):55. 3王
47、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金融教学与改革,2005,(5):57.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