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下期中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下期中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下期中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1/8 期中测试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分)1.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
2、一些 3.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4.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 cm B.等于10 cm C.小于10 cm D.在10 cm与20 cm之间 5.如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上 初中物
3、理 八年级下册 2/8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C.跳绳时加大摇绳的速度,可以增加绳的惯性提高成绩 D.骑电动车戴头盔,可减小摔倒时惯性带来的伤害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
4、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 10.2017 年 5 月 16 日,ofo 共享单车 2 万辆投放宜昌,极大地便利了宜昌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部分反射白光,黑色部分吸收光 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11.第 24 届冬奥会将于 2022 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
5、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3/8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0
6、分)分)13.爷爷是个远视眼,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爷爷眼睛视网膜的_(选填“前”或“后”)方,爷爷需要配戴由_透镜片制成的眼镜来矫正。14.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_(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的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15.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_的像(填“倒立或正立”),若晶状体病变,人们会看不清物体,若像成在视网膜前就配带_镜矫正。16.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选填“正着”
7、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选填“实”或“虚”)像。17.图甲所示的铁块重力4 NG,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它在竖直方向上拉力6 NF 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铁块此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4 s内拉力 F 做功是_J。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4/8 18.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19.如图所示,用20 N的压力 F 将重为5 N的物体压在墙上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滑动,此时
8、该物体受到墙壁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N。当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时,若把压力 F 增大,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5 kg,在16 N的水平拉力1F作用下,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A 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为_N。如图乙所示,若将A、B 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2F推 A 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2F是_N。21.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_是实像,_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
9、先后顺序是_。22.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5/8 23.在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坐在汽车里的小华,看见路边房子向北运动,他是以_为参照物;若以路旁树为参照物,小华的车是向_(选填“东”“南”“西”或“北”)行驶的。24.如图所示,A 物体重40 N,B 物体重12 N。A 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
1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N如果要使 A 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则应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_N的水平向左拉力。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 6 道题,共道题,共 36 分)分)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
11、,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2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如图 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如图 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2)小明选择了如图 a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和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6/8(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
12、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_;_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是_。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
13、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2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
14、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9.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 A、B 两个木块(B 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7/8(1)实验中应_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2)甲、乙两图,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21FF,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她的结论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3)在实验中若把木板换成海绵,会发现_(选填“甲”、“乙”或“丙”)图做法中海绵凹陷得最深,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
15、用效果与_有关。30.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_(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_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
16、,将_。(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1W,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2W,则1W_2W(选填“”、“”或“”)。(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 A、B 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ABhh、的位置滚下(ABmm,ABhh),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_。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乙甲、,则f甲_f乙(选填“”、“”或“”)。四、作图题(本题包含四、作图题(本题包含 2 道题,共道题,共 10 分)分)31.如
17、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8/8 32.如图,向右用 50 牛沿与水平方向成 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1/7 期中期中测试测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1.【答案】D【解析】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撤去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开始时的像距太小;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故 D 正确。2.【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初中 物理 下期 测试 试题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