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试题试卷含答案.pdf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试题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试题试卷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1/6 第第二二单元单元测试测试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40 分分)1.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它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王位世袭之先河。它始于()A.禹传位给伯益 B.启继承父位 C.舜传位给禹 D.商汤灭夏 3.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我们通过成语“反戈一击”,可以得知哪个朝代的历史结束()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
2、诸候,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5.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某部落的首领,曾带兵帮助周军进攻商军 B.乙是某地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曾带兵攻打商军,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6.中国的青铜器之多,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
3、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人面纹方鼎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乐府钟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7.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8.据变迁中的古代中国统计,公元前 722 年至前 464 年的 259 年中,38 年没有战争;公元前 463 年至前 222 年的 242 年中,约 89 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9.许多成
4、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2/6 的哪一时代特点()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0.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 促进中华民族各民族间的交融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给人民带来灾难 A.B.C.D.11.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
5、国家统一 A.B.C.D.12.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13.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A.晋 B.齐 C.楚 D.秦 14.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 A.B.C.D.15.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确立县制 D.奖励军功 16.秦
6、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 B.变法深入贯彻 C.变法遇到阻力 D.变法宣告失败 17.战国时期,政府组织兴修的水利工程大量出现,如楚国兴修的芍陂,魏国兴修的引漳十二渠,秦国兴修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上述史实发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A.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开始出现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3/6 C.各诸侯国加强联合,展开治水合作 D.秦王嬴政即位,采取措施统一中国 1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说:“天地之大,
7、黎元为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思想可追溯到()A.墨家的“兼爱”“非攻”B.道家的“无为而治”C.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D.法家的君主以法令、权术和威势治国 19.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A.“仁”的学说 B.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20.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部编版 初中历史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测试 试题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