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题测试题练习题带答案解析总复习题库模拟试题押题2.doc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题测试题练习题带答案解析总复习题库模拟试题押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题测试题练习题带答案解析总复习题库模拟试题押题2.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1.单选题为了提高本班级的升学率,刘老师加强对班内前10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名次靠后的学生关注少,甚至不管不问。刘老师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升学率B错误,应该加强对班内前20名的教育和管理C正确,有利于提高班内尖子生的成绩D错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的进行教育和管理正确答案是: 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其
2、中,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题干中,刘老师加强对班内前10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名次靠后的学生关注少,甚至不管不问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错误的。D项正确。A、C两项:刘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刘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其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素质教育的实
3、质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1题统计正确率99.7%答题时间3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单选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授课进度,薛老师一整节课的时间都用来讲授知识,而学生只能单纯、机械地听课,缺少与老师的互动、讨论等。薛老师的做法( )。A正确,有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B正确,有利于加快上课进度C错误,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D错误,违背了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的观点正确答案是: 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包括:(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
4、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其中,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包括: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究等。反之,老师不可以从头到尾一味讲授知识,而学生只能单纯、机械地听课。题干中,薛老师上课时从头到尾一味讲授知识,而学生只能单纯、机械地听课,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中的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是错误的做法。C项正确。A、B两项:薛老师的做法是错误,违背了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
5、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指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2题统计正确率86.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D笔记添加笔记3.单选题由于每个学生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
6、教学的过程,必须要( )。A认识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B注重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C尊重学生是完整的人D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正确答案是: 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学生是独特的人包括:(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正
7、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端,须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题干中,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必须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并且因材施教。D项正确。A项: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的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换位思考。反之,不能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
8、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括:(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学生是完整的人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仅把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这是不恰当的。其实,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老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看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反之,老师不能割裂学生的完整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
9、学)第四季第3题统计正确率89.7%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4.单选题植物基本上都是先发芽,再开花,后结果,而人的发展也是,要先会站立,再会走,后学会跑。这些动作的先后都是不能改变和调整的。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发展的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正确答案是: 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包括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施教,做到循序
10、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题干中,无论是植物还是人,都存在一个发展的先后顺序,这些顺序是不能改变和调整。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发展的顺序性。B项正确。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
11、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4题统计正确率80%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5.单选题图片中,女老师的做法( )。A正确,老师可以惩罚做错简单题目的学生B错误,老师没有做到尊重、赞赏
12、学生C错误,老师没有做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D正确,老师责罚学生可以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正确答案是: 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包括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包括:(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其中,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
13、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题干中,老师辱骂学生,其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到尊重、赞赏学生。B正确。A、D两项:图片中老师的行为是错误,没有做到尊重、赞赏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或者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图片中未体现相关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5题统计正确率98.8%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6.单选题刚入职的唐老师特别担心人际交往问题。担心会不会与新同事、新领导相处不好,担心学生会不喜欢自己等。根据唐老师的情况,
14、唐老师可能处于(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成绩D关注学生阶段正确答案是: 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题干中,唐老师关心人际交往问题,注重和同事、领导、学生之间的关系,说明唐老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A项正确。B项: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
15、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关注成绩阶段是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6题统计正确率90%答题时间0
16、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7.单选题夏老师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为人热情。他不仅积极主持各类集体教研活动,同时还热心帮助教学能力差的同事提升教学能力。目前,学校里不少年轻老师,都愿意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这表明夏老师具有( )。A因材施教的能力B团结协作的精神C严谨治学的意识D廉洁从教的意识正确答案是: 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在共同完成学校工作任务的环境中建立的,处理好这类人际关系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集体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若想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师必须与同事进行协作,维护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题干中,夏老师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为
17、人热情。他不仅积极主持各类集体教研活动,同时还热心帮助教学能力差的同事提升教学能力。目前,学校里不少年轻老师,都愿意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这表明夏老师具有和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B项正确。A项:“因材施教”属于“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严谨治学”是指教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廉洁从教”是指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18、。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7题统计正确率97%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8.单选题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下列行为中,彰显了这一职业道德的是( )。A因材施教,诲人不倦B关爱学生,严慈相济C作风正派,廉洁奉公D勤恳敬业,甘为人梯正确答案是: 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其中,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
19、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因此,“勤恳敬业,甘为人梯”彰显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D项正确A项:“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彰显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彰显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
20、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彰显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8题统计正确率87.1%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9.单选题班主
21、任张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把成绩作为分配座位的标准。成绩好坐在教室里靠前的位置,成绩差坐在教室的后面。张老师这种安排座位的行为( )。A正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B正确,做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C不正确,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D不正确,违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正确答案是: 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其中,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2、题干中,班主任张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把成绩作为分配座位的标准。成绩好坐在教室里靠前的位置,成绩差坐在教室的后面。这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好坏,进而安排座位,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教书育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C项正确。A、B两项:张老师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9题统计正确率99.2%答题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师 资格证 考试 复习题 测试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复习 题库 模拟 试题 押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