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样例5].doc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样例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样例5].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样例5 第一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要紧紧抓住农机化发展新的历史机遇,充分有效地开展农机化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切实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领导与支持,解决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作用,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使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更好的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服务。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着:原有的推广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民与市县农机推广部门信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但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使农机推广力量消弱;农机推广的观念和技术滞后
2、于农机发展的要求,推广信息滞后,推广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为此,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推广的程序,从需要入手,机动灵活地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基层推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21)04-0206-02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农业机械的现代化与农机科技在农村的全面推广工作密切相关。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农业机械化最直接、最具体、最具实效的工作;是实现农机装备水平提升,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举措。 一、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
3、下降 近年来,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重心不在农业。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聚集区发展,地方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工作重点大都以工业或经济产业为主,把农业生产放到了次要位置。二是农机推广研制资金缺乏。由于地方财政比较紧张,财政资金大都用于工业企业和经济支柱企业的发展,用于农机推广研制经费逐年减少,有的市县基本没有推广研制资金。三是以前农机部门召开先进农机具现场会时,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并拨发一定的推广资金,以支持农机部门做好农机推广工作,而现在由于地方财政资金紧张,支持农机资金也大不如以前。 2.原有的推广体制已不适应经
4、济发展的需要 过去,农机推广工作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由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为主体组织全面实施,对发展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全程机械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按照农业生产的要求,注重产前、产中的机械化,或产后粗加工的机械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只是在种前、收后粗加工(碾米)做到了全程机械化,但却忽略了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注重小农业的机械化,忽略了农机化的大农业观念,如农业工程机械化、农业环保机械化等。这种推广机制由农机部门单独操作,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速度和需要。笔者认为推广工作应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而调整,推广观念应及
5、时转变,打破原来的框框。因此,改变现有推广机制,势在必行。 3.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使农机推广力量消弱 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民与市县农机推广部门信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199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口五站所合一,农机站合并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推广人员纳入乡镇政府统一调配,一般每个乡镇只有13人,甚至还有不少兼职的,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人、财、物力量大大削弱,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造成乡镇承担农机推广工作的任务淡化,大量的农机推广工作只能靠市县农机部门来完成。基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造成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乡镇农机推
6、广工作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年龄逐渐老化,新老交替缓慢,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人员的技术力量较弱。农机推广人员知识不足。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推广人员主要精力大都投到政府中心工作中,对农机工作的各种学习培训相对减少,农机推广意识淡薄。农机推广人员吃财政饭高枕无忧。农机推广部门大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农机推广人员的工资都有保证,农机推广工作又无硬性指标,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4.农机推广的观念和技术滞后于农机发展的要求 不少地方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还是肤浅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在当
7、前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所需的农机已不是狭义的农业机械,而是具有各种先进技术的科技前沿的产品,农业机械的推广还需要农业技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等等其他技术的辅佐和配套。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机推广工作所需的知识面是前所未有的,以往知识的匮乏,很难再承担起各项农机推广工作任务。因此,知识的更新已成为农机推广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 5.推广信息滞后,推广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乡镇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来自乡镇一级农机推广部门的信息渠道已基本闭塞,市县级农机推广部门很少听到来自基层的农业机械需求信息,加上市县农机推广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供求信息掌握不足,致
8、使有些农机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乡镇农机推广力量的削弱,使市县农机推广部门最需要的农机需求信息不能充分反馈,仅凭市县农机推广部门掌握的信息和经验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很难找到农机化发展的切入点。 二、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议 1.各干部群众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要紧紧抓住农机化发展新的历史机遇,充分有效地开展农机化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切实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领导与支持,解决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作用,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使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更好的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服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美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各级政府部门对
9、农机化工作要持支持态度 政府要积极主动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符合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充分利用当地生产条件,因地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现代化。 3.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技术培训力度 加强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有宽阔的视野和精湛的技术,不断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素质,以适应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机械使用者的培训指导工作,使他们能够合理掌握和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 4.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和作风硬的农机专业队伍。要着力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探索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
10、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队等服务组织的发展。 5.锁定新技术与新机型的推广项目 锁定推广项目是推广工作的关键。首先必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农艺要求、农民生活习惯、劳动力情况、农村经济收人水平,机手技术水平和农民需要什么机械等进行系统地调研,这是推广项目的前提和依据。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一定要技术成熟实用、机具质优价廉并通过相关鉴定。根据初步选出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了解所推广机械的性能、特点以及经济效益等,做好可行性分析论证,使购机者能够得到经济效益,这样推广工作才能被农民接受并受到欢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整个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农机
11、化科学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奔小康,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推广的程序,从需要入手,机动灵活地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第二篇:浅谈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谈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机化事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向多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发展,从原来的产前产中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产后更广泛的延伸,农机化的品种也由原来简单的机械化,向电器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以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为主题的农
12、机化推广工作已成为过去。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机推广体制、观念、手段、素质等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1、无试验示范基地。由于粮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当地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工作重点大都以工业或经济产业为主,农业生产放到了次要位置,加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大部分都被农户所承包,农机部门原由的试验示范基地也被挤占掉; 2、无研制推广资金。近几年,由于地方财政比较紧张,财政资金大都用于工业企业和经济支柱企业的发展,往年用于农机研制推广经费逐年减少,有的县市研制推广资金已分文没有; 3、以前
13、农机部门召开先进农机具现场会时,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并拨发一定的推广资金,以支持农机部门做好这项工作,而现在大不如以前。 (二)原有的推广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去,我们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由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为主体,全面实施,这对发展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全程机械化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由于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机械化已经过农机部门几十年的努力,有较强的农业和农机技术基础,农机部门可以准确地引进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机械,防止用户因投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使农机化健康稳步的发展。但这种推广机制由农机部门单独操作,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速度和需
14、要。推广工作没有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而调整,推广观念没有完全转变,没有打破原来的框框。农机部门对有些产业、有些机械连自己也不清楚,因次,改变现有推广机制,势在必行。 (三)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使农机推广力度下降。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民与市农机推广部门信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口五站合一,农机站合并于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支掌农机推广的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实际到岗人数不足原来的1/3,一般每个乡镇只有1-2人,甚至还有不少是兼职的,因此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人、财、物力量大大削弱。机构改革后,因农机推广人员不是专职专用,不少农机推广人员对农机
15、工作的积极性,事业性受到了影响,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没有自觉地去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步伐,而这一切到目前看来,在一定时期内是很难扭转这种局面的。由此市级农机推广部门很少听到来自基层的信息,反映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情况,有些农机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要完全依靠乡镇农机推广部门来发展农机化,承担农机推广工作的任务的可能性在淡化,大量的工作还得靠市农机部门来完成。乡镇农机推广力量的削弱,使市农机推广部门最需要的农机需求信息不能充分反馈,更难找到发展农机的切入点,所以获取农机信息已成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工作是农机推广最基础的工作。 (
16、四)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1、市、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也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推广人员的技术力量较弱。 2、机构改革后,不少农机推广人员对农机工作的积极性,事业性受到了影响,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没有自觉地去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步伐,推广工作因无硬性指标,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此以来,使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 3、吃财政饭高枕无忧。因农机推广部门大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农机推广人员的工资都有保证,工作干多干少自己的收入都不会受到影响,长期下去,他们不思进出,手捧
17、“金饭碗”只当和尚不撞钟。 (五)农机推广的观念和技术滞后于农机发展的要求。 1、多少年来,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按照农业生产的要求,注重产前、产中的机械化,或产后粗加工的机械化。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只是在种前,收后粗加工(碾米)的全程机械化,忽略了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注重小农业的机械化,忽略了农机化的大农业观念,如农业工程机械化、农业环保机械化等。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还是肤浅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更新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观念更新,才有知识更新,政策的更新,才会有农机化的迅猛发展。 2、农机推广人员知识显然
18、不足。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推广人员主要精力大都投入政府中心工作中,农机推广意识淡薄,各种学习培训相对减少。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所需的农机已不是狭义的农业机械,而是具有各种先进技术的科技前沿的产品,农业机械的推广还更需要农业技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等等其他技术的辅佐和配套,农机推广所需的知识面是前所未有的,知识的匮乏,很难承担起推广任务,必将影响农机化发展速度。因此,知识更新已成为农机推广工作的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 (六)对供求信息脱节,推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因乡镇一级农机推广信息渠道已基本闭塞,市级农机推广部门很少听到来自基层农业机械的需求信息,加上市农机推广部门深入基
19、层调查研究不够,供求信息不掌握,有些农机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乡镇农机推广力量的削弱,使市农机推广部门最需要的农机需求信息不能充分反馈,更难找到发展农机化的切入点,仅凭农机推广部门掌握的信息和经验来推广,是十分有限,有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民已用于生产中,而我们农机推广部门还不知道,推广信息滞后,常处在用户之后,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二、农机推广工作建议 (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支持。近几年,中央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有把新农村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农机部门要借这一东风积极工作,以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1、围绕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
20、广工作关键是先进、高效、实用,符合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为此,要在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 2、围绕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研制推广农业机械。如。农机部门在机械研制推广上能跟政府中心工作合拍,争取政府在政策、资金及对农机工作的重视是可以做到的; 3、多召开一些现场会,以争取领导的重视。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召开不同作业形式的农机作业现场会,请当地政府领导参加,做好领导的参谋,使领导及时掌握农机工作的动态,了解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作用,了解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争取政府的支持。 (二)建章立制,进一步激发农机推广工
21、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作用。把市乡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中,调动乡镇农机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工作安心、尽心、尽责,保证各项农机推广工作的基础工作顺利完成,各种农机信息能及时传送。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要经常地组织农机人员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采取必要的手段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学习各项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农机推广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健全市、乡、村三机级农机推广信息网络,确保农机信息畅通。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更新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观念更新,才有知识更新,政策的更新,才会有农机化的迅猛发
22、展,为此确保农机信息畅通非常重要。 1、用户信息的建立(1)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在各农业产业中建立农机推广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收集各产业对农机的需求情况。示范点的建立要求在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户等基地,这样较能体现农业区域经济的特色。(2)建立农机行业协会。通过协会获取农机需求情况,作业信息。3)建立与农业各种协会的联系制度,从农业协会中获得农机需求信息、农业生产信息。 2、农机生产企业信息的建立(1)在互联网上收集各农机企业的信息。(2)保持与农机企业的联系,获取企业信息。 3、农机科研单位信息的建立(1)与各种农机研究所建立信息关系。(2)与有关大专院校建立信息关系。
23、 4、建立信息平台让农机推广部门、用户、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互相溶为一体,及时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 (五)推广形式多样化。建立科、工、户为一体的农机新产品开发研制推广机制。把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机用户、农机推广部门联系起来,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推广形式要新颖,要多样。如传统的示范基地式推广,农机大户、科技大户示范带头推广,农村致富能人带头推广,组织农机科技示范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来进行推广,请厂家来推广,参加定货会进行推广等形式,以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步伐。(蓬莱市农机局王士毅张厚光刘伟) 第三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样例5 基层 农机 推广 工作 存在 问题 建议 样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