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 、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C. 、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沆淀D. 为肌糖原,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中、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植物细胞壁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详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图中、依次代
2、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二糖、多糖可继续水解,但单糖不能再水解,B错误;中的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可用斐林试剂鉴定,C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形成葡萄糖,D错误。故选A。2.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 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C.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答案】C【解析】【分析】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成分是核糖体RNA和蛋白质。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3、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
3、分是蛋白质,还有少部分是RNA。4、洋葱的根尖细胞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分化形成,具有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详解】A、细菌细胞内含有核糖体,而核糖体中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A错误;B、卵原细胞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后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线粒体为该过程供能,B错误;C、洋葱的根尖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故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C正确; D、少部分的酶的本质是RNA,含有核糖,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结构、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全能性和酶的本质,特别是有些酶是RNA容易忽略。3. 某兴趣小组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
4、由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B. a点时水绵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 c点与a点的干重相比较,c点较a点低D. 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在同样情况下完成该实验,a点应左移【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分析题干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其不同距离可表示不同强度的光照,因此可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观察因变量为气泡数目,气泡即为氧气,之所以产生气泡,是由于净光合作用大于0,因此a点时不产
5、生气泡,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详解】A、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b点气泡数目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光照强度在减弱,因此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A正确;B、a点时水绵能产生气泡数量为0,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产生ATP的细胞结构除了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还有叶绿体,B错误;C、c点到a点过程一直有光合作用,且净光合作用大于0,有机物一直积累,所以干重ac, C正确; D、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为了维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应该增加光照强度,a点应左移,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
6、法中正确的有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也是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之一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在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时,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活动加强植物的成熟细胞都有液泡和细胞核,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则没有液泡和细胞核叶绿体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线粒体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明确知识点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
7、体,错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错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与细胞壁形成无关,细胞壁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错误;植物的成熟细胞都有液泡和细胞核,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则没有液泡和细胞核,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线粒体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正确;故正确的有,B正确。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或者组成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囊泡”在细胞内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货物,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B.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
8、双链也随之解旋C. 肌细胞的肌质体就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D. 细胞膜上的糖类,可以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一部分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相关结构及组成,结合选项,具体分析即可。【详解】A、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货物,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双链并未随之解旋,仍然为双螺旋结构,B错误;C、肌细胞的肌质体就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所以肌质体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C正确;D、细胞膜上的糖
9、类,有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有一部分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D正确。6.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的是甲发酵罐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C. 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D. 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10、和水,释放大量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2mol二氧化碳和2mol酒精,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消耗6mol氧气,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详解】A、实验结束时,甲发酵罐的酒精产量是18mol,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9mol,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6mol,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mol,故呼吸共消耗葡萄糖10mol;乙发酵罐产生的酒精是15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7.5mol,因此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是甲发酵罐,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甲发酵罐从第2小时开始生成酒精,因此从第2小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
11、,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为兼性厌氧微生物,C错误;D、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降低酒精的产量,D错误。7.下列有关动物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人的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B. 人的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氧气,并有催化氧与H结合产生水的酶C. 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故其正常死亡是与基因表达无关的细胞凋亡D. 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方式增殖,是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DNA的复制,也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丝出现。【答案】A【解析】【分析】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含有血红蛋白,这与其运输氧气的功
12、能相适应,故可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原料,而青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详解】A、人的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因而都能合成ATP,A正确;B、人的成熟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但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催化氧与H结合产生水的酶,B错误;C、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错误;D、青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故选A。【点睛】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细胞增殖有两个阶段,物质准备和连续分裂阶段,分裂的种类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所以无丝分裂有DNA复制。8.已知甲、乙、丙三图表示
13、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 甲、乙、丙三图中DNA含量加倍的原因相同C. 甲、乙、丙三图中DNA含量减半都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D. 甲、乙、丙三图中DNA含量减半时,细胞都一分为二【答案】B【解析】【分析】图甲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图形揭示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没有复制或者着丝点分开后每条染色体1个DNA分子;图乙细胞中DNA分子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子细胞中DNA含量与亲代含量相同,故乙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图丙细胞中DNA分子复制一次,分裂两
14、次子细胞中DNA含量减半,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详解】A、甲图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A错误;B、甲、乙、丙DNA分子含量加倍的原因都是在分裂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B正确;C、丙图DNA含量第一次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了次级精(卵)母细胞,C错误;D、甲图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因为着丝点分开,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图中DNA含量减半的原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9.酶抑制剂有两类,其中竞争性抑制剂
15、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催化作用实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 改变底物的量对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均无影响C. 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降低酶本身的活性来降低酶促反应速率D. 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活性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催化作用,据此分析。【详解】A、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B、据题干分析,非竞争性酶抑
16、制剂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所以改变底物的量对该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无影响;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改变底物的量可增强底物的竞争力,降低酶抑制的作用效果,B错误;C、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对酶本身的活性没有影响,C错误;D、据题干可知,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D正确。答案选D。10.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双链32P均被标记,(不考虑细胞质DNA),将其放在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正确的是A. 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B. 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
17、生的子细胞均不具有放射性C. 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具有放射性D. 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具有放射性【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一个细胞周期中DNA仅复制一次,因此细胞不管是进行哪种分裂方式,经复制产生的子代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因此子细胞中的所有DNA也都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即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详解】A、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所以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A正确;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丝分
18、裂过程中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则产生的子细胞均具有放射性,B错误; 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也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C错误;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不具有增殖能力,D错误。11.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B. 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答案】
19、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髙,故甲胎蛋白(AFP)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表达,据此分析。【详解】A、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运输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B、肝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其分裂周期变短,AFP合成会增加,B错误;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是人体正常基因,正常时也表达,C错误;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错误。故选:A。12.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
20、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正确;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
21、复原的程度,正确;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错误;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正确;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正确;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才能出现质壁分离,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必须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且为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再根据题意作答。13.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设水稻和番茄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前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前之比(%)A. 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离子需要量
22、大B. 同一植物吸收不同离子的数量是不同的C. 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 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种类和数量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同,这主要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对水分的吸收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植物对水分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详解】A、水稻Si离子浓度小于百分之百(原来是百分之百),表明吸收得多,A正确;B、据图分析,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
23、率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C、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其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C错误;D、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自由扩散,对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为核心命题点,考核载体、细胞膜、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对直方图的识图能力。许多学生很迷惑,为什么植物吸收了一定量的离子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会超过100%呢?这时应当考虑植物从溶液中既吸收离子又吸收水分,若植物等比例吸收水分和离子,则培养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会改变,即相对百分含量为100%;若超过100%,则说明该植物吸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南阳市 一中 2020 届高三 生物 上学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