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S32 Ca-40 Fe-56 Cu-64 I-127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是理想的清洁燃料,未来可以利用蓝绿藻和微生物制备氢气B. 生物炼铜的原理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本领的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硫酸铜C.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
2、、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D. 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等【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且氢气是可再生能源,故是理想的燃料,故A正确;B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氧化,硫从负二价被氧化成正六价,故最后转化成可溶的硫酸铜,故B正确;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不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故C错误;D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硅单质,故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B. N2的电子式:C.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D.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答案】D【解
3、析】【详解】A. 中子数为20,则质量数为37,原子表示应为:,故A错误;B. 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2的电子式应为:,故B错误;C. 硫离子的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则结构示意图应为:,故C错误;D. CH4分子为正面体结构,且碳原子大于氢原子,其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书写中,应注意未成键电子对的表示,不能忽略;结构示意图的表示中,应该注意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间的关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3.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CH3-CH2-NO2和H2N-CH2-COOHB. H和DC. 甲烷和正丁烷D. 红磷和白磷【答案
4、】A【解析】所谓同分异构体就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A,两者的分子式都是C2H5NO2,但是它们的官能团是不同的,故它们是同分异构体。B,H和D是同位素;C,甲烷和正丁烷是同系物;D,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4.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C. 如果将硫酸换成橙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 光能”的转换【答案】C【解析】A、锌比铜活泼,且与硫酸反应,因此锌作负极,电子从锌经导线流向铜,故A说法正确;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发
5、生2H2e=H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C、橙汁中含有电解质,能构成原电池,有电子的流动,故C说法错误;D、此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灯泡发光,电能转化成光能,故D说法正确。5.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 熔点:金刚石干冰B. 稳定性:SiH4H2SC. 碱性:KOHAl(OH)3D. 离子半径:O2Na【答案】B【解析】【详解】A. 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则熔点:金刚石干冰,A正确;B.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SSi,则稳定性:SiH4H2S,B错误;C.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Al,则碱性
6、:KOHAl(OH)3,C正确;D.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O2-Na+,D正确。答案选B。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4Cl2CH3ClHClB. CH2CH2HBrCH3CH2BrC.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D. 【答案】B【解析】【详解】A.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和一个H原子生成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B正确;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
7、错误;故选B。7.已知钍的原子可发生下列放射性变化:+,生成的X是与Mg同主族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X的推断错误的是( )A. X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B. X元素位于第六周期C. X的碳酸盐难溶于水D. X的最高化合价为+2价【答案】B【解析】【详解】A.X是与Mg同主族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对于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碱的碱性越强,X的金属性大于它前边的金属(同一主族的金属),所以X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大于它前边的金属的氢氧化物(同一主族的金属),氢氧化钡是强碱,所以X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A正确;B.X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X元素位于第七周期,B错
8、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性,第IIA族元素的碳酸镁、碳酸钡不溶于水,所以X的碳酸正盐难溶于水,C正确;D.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X、Mg属第IIA族的元素,最高化合价为+2价,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8.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A. v(A) 9.0mol /(Lmin)B. v(B)0.6 mol/(Ls)C. v(C)0.3 mol/(Ls)D. v(D)0.1 mol/(Ls)【答案】B【解析】根据 ;A、v(A)=9.0mol/(Lmin)=0.15 mo
9、l/(Ls) B. v(B)3=0.2 mol/(Ls) C. v(C)2=0.15 mol/(Ls) D. v(D)2=0.05 mol/(Ls),故B正确。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B. 氯气溶于水:Cl2+H2O2H+ +Cl一+ClO一C. 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2+2OH一CO32一+H2OD. 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2Fe3+ +Cu2Fe2+ +Cu2+【答案】D【解析】【详解】A. 醋酸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表示,正确写法为:CaCO3+2CH3COOHCa2+CO2+
10、2CH3COO-+H2O,故A错误;B. 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表示,正确写法为:Cl2+H2OH+ +Cl一+HClO,故B错误;C. 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CO2+OH一HCO3一,故C错误;D. 铁离子有强氧化性,能将铜氧化:2Fe3+ +Cu2Fe2+ +Cu2+,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时,除了注意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外,还应注意反应是否正确,特别是有些反应和反应物的量有关,比如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不足量时生成碳酸钙沉淀,过量时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
11、,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B. 凡单原子形成的稳定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 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ClD.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答案】C【解析】【详解】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故A错误;B氢离子最外层没有电子,故B错误;C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故C正确;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有引力也有斥力,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NH3溶于水形
12、成的溶液微弱导电NH3是弱电解质B氮气与氧气反应条件苛刻氮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C1体积水可以溶解600体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分子很稳定DHF的沸点高于HClHF分子间存在氢键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导电,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A不正确;氮气中含有三键,键能大,氮气稳定性强,但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B不正确;氯化氢的溶解性和氯化氢分子的稳定性没有关系,C不正确;HF的沸点高于HCl,这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电解质、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溶解性以及沸点比较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基
13、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试题紧扣教材,也有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2(g) SO2(g) HQ kJmol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mol S(g)与1 mol O2(g) 的总能量比1 mol SO2(g)的总能量低QkJB. 1mol S(g) 与1 mol O2(g) 反应生成1 mol SO2(g)放出Q kJ的热量C. S(s)O2(g)SO2(g) HQkJmol1D. 1个S(g)与1个O2(g)完全反应可以放出QkJ的热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为放热反
14、应,则1mol S(g) 与1mol O2(g)的总能量比1mol SO2(g)的总能量高Q kJ,A项错误;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1mol S(g) 与1mol O2(g)反应生成1mol SO2(g)放出Q kJ 的能量,B项正确;C.固体硫的能量比硫蒸汽的能量低,则S(s) O2(g) SO2(g) H Q kJmol1,C项错误;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该方程式表示1mol S(g) 与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 SO2(g)时放出Q kJ 的能量,D项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反应热。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氧
15、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B. H2O比H2S的稳定性强,是因为其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 金刚石呈正四面体网状结构、C60呈笼状结构,这两种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不完全相同D. 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如不是最高价,则对应的酸的酸性强弱不符合该规律,故A错误;B、氢键是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与稳定性无关,故B错误;C、金刚石为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则结构不同,这两种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不完全相同,分别为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故C正确;D、NH4Cl中含有氮氢之间的共价键和铵根离子与
16、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而不是只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C。14.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N2、H2和NH3三者共存B.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 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N2的同时生成0.2 molNH3【答案】B【解析】【详解】A. 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N2、H2和NH3三者始终共存,故A错误;B. 该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如果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
17、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 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不一定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错误;D. 消耗N2与生成NH3都表示正反应速率,所以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反应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2、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是否发生变化。15.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将a、b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时,a溶解而b表面有气泡产生;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18、A. a、b、e、d、cB. e、d、a、b、cC. b、a、e、d、cD. a、b、d、c、e【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中a溶解而b表面有气泡产生,则原子序数ac,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原子序数小于b,所以A对。考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16.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1mol N2与3mol H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B. 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为2NAC. 在标准状况下,22.4L溴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D. 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答案】D【解析】【详
19、解】A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可逆反应,1mol N2与3mol H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故A错误;B亚硫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溴为液体,Vm22.4L/mol,故C错误;D由于钠和氧气反应后变+1价,故1mol钠失去1mol电子即NA个,故D正确;故选D。17.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7Y(g)B. 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C.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 0到t1时间段内,Y的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