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1、 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已知ABC=DCB,若再增加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仍不能判定ABCDCB,则这个条件是( )AA=DBAC=DBCAB=DCDACB=DBC2数学课上,小明用尺规在黑板上作AOB的平分线,并进行简单的说理,下面是小明的解答过程,则符号“、”代表的内容错误的是( )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AOCBOC作法:(1)以点O为圆心,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2)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3)作射线OCOC就是AOB的平分线理由:(1)连接EC,DC,则ECDC,易知OECODC,理由;(2
2、)所以AOCBOC,理由A表示“ODOE”B表示“大于DE的长”C表示“SAS”D表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SASBASACSSSDAAS4如图,中,利用尺规在,上分别截取,使;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若的面积为4,为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A无法确定B4C3D25如图,已知,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的是( )ABCD6下列图形:两个正方形;每边长都是的两个四边形;
3、每边都是的两个三角形;半径都是的两个圆其中是一对全等图形的是( )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32,且CDBD79,则点D到边AB的距离为( )A7B9C14D188如图,在Rt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CD2,BD3,Q为AB上一动点,则DQ的最小值为()A1B2C2.5D9在测量一个小口圆形容器的壁厚时,小明用“X型转动钳”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其中OAOD,OBOC,测得AB5厘米,EF6厘米,圆形容器的壁厚是()A5厘米B6厘米C2厘米D厘米10如图,在和中,点O,A,D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
4、明的是( )ABC D2、 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如图,相交于点O,若用“”说明,则还需要加上条件_12如图所示,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BEBD,连接AE、DE、DC若CAE25,则BDC_13如图示,点B在AE上,CBE=DBE,要使ABCABD, 还需添一个条件_14如图,已知,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E,F,再以点E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弧于点D,画射线若,则的度数为_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_16如图,则_三
5、、解答题(共52分)17(本题5分)如图,点、分别在的两边上,是内一点,且,垂足分别为、求证:18(本题5分)如图,已知在中,是边上的高,请用尺规在边上找点,使得点到的距离等于的长19(本题6分)把下面的说理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BCEF,BCEF,AFDC,线段AB和线段DE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ABDE理由:AFDC(已知),AF+FCDC+ (等式的基本性质),即:ACDF,BCEF(已知),BCA ( ),又BCEF(已知),ABCDEF( ),A ( ),AB ( )20(本题6分)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FEC求证:ABDE,ACDF21(本题6分)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如图所示,在中,的角平分线交于点I,已知,求的度数22(本题6分)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平分,、相交于点,若求证:23(本题6分)如图,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CD相交于点O,BC,BDCE求证:(1)ODOE;(2)ABEACD24(本题6分)如图,四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连接相交于点O若,求证:25(本题6分)如图,ABC(1)按要求画出图形:利用尺规作BADBAC,并在射线AD上截取AEAC,连接BE(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BC和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注明推理依据试卷第7页,共8页答案第1页,共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