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x
《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第12题。1.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旅游区2.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增加B.道路系统落后C.出行方式改变D.出行距离增加解析:第1题,注意出行时间的高峰值在69时与1719时,从而可推断为住宅区。第2题,随着住宅区与工业区、商业区距离的增加,该时段内出行比例减少。答案:1.B2.D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
2、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生态城市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据此完成第35题。3.目前,多数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结构不合理B.人类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C.管理力度不够D.地形、河流因素的不利影响4.从发展生态城市要求来看,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A.大气污染加剧,雾霾严重B.降水量减少,水资源枯竭C.噪声扰民,居住环境质量差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5.为建设生态城市,安阳市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下列场所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存取点的是()公交站附近学校、医院旁边高架桥上住宅小区周边隧道口A.B.C.D.
3、解析:第3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是人类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所致。第4题,目前我国北方城市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导致的雾霾问题。第5题,公共自行车是城市中人们解决短程交通的工具,公共自行车存取点应该布局在人口流量大、交通转换的地点。答案:3.B4.A5.B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完成第67题。6.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7.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解析:第6题,考查城市
4、功能分区。在工作日中0:00时为绝大多数人休息的时间,10:00时为工作时间。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出,甲地带在0:00时人口分布较为密集,而在10:00时变得较为稀疏,说明甲地带的功能以居民休息为主,应该为住宅区,故C项正确。第7题,考查地形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由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线的疏密程度向各个方向大致相同,城市向各方向的伸展也大致均一,城市各功能区大致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说明该城市的形态受地形制约较小,应位于平原地区,故B项正确。答案:6.C7.B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第89题。8.甲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A.气候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水能丰富D.
5、干支流交汇处9.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解析:第8题,甲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三个方向的河流运输优势,运输便利。第9题,甲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但其他低级别的城市也可能有某项功能超过它;丁为乡(镇),乙为县城,丁的服务范围小于乙。答案:8.D9.C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完成第1011题。图1图210.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
6、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11.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B.C.D.解析:第10题,读图,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文化区在城市西部,轻工业区在城市东部,重化工业区在东南部火车站附近,应避开盛行风的上风向。根据图中指向标,其主导风向可能是西风、西北风。有水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所以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流。第11题,甲乙一线先后经过铁路线和城市住宅区,靠近铁路线的地区,地价较低,靠近河流和公路的地区,地价较高,所以符合甲乙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为。答案:10.A11.D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
7、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12.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13.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A.甲城B.乙城C.丙城D.丁城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调整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可知城市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但不是实际距离缩短,高铁建设后城市内部时间距离没有缩短,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内部交通没有变得更加拥堵。第13题,根据图中计划中的城际轨道的布局和城市等级可知,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铁布局逐步完善,城市等级高的乙城市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答案:12.C13.B导学号85
8、454030(2017江苏地理,2122改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14.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不变15.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后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14题,据图中06km的中心城区百分比可计算出:1985年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186;2004年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946;2013年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604。故A项符合题意。第15题,考查城市化进程。2004年之后,
9、企业数量继续增加,但增速变慢,应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企业不断由中心城区向郊区移动,故处于郊区化阶段。答案:14.A15.C下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617题。16.19982006年间,该市()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17.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解析: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第17题,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城镇
10、化水平以及人口的变化幅度,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答案:16.B17.C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819题。18.该学生的父母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最可能的理由是()A.去B城市,距离他们家近B.去A城市,A城市的交通便利C.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D.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19.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A.去B城市上中学B.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D.去B城市设立某化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解析:第18题,根据两城市占地规模和交通条件可以推断出图中A城市等级高于B城市。购买高档轿车属于较高等级的服务功能,应到等
11、级较高的A城市寻求该服务。第19题,B城市等级较低,可提供上中学服务,但不适合推销高档珠宝玉器和设立某化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无需去距离较远的A城市。答案:18.D19.A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第2021题。20.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21.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
12、部分企事业单位解析:第20题,根据材料可知,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主要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会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时间。其他时间段12:00或1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第21题,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项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项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项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地理 第二 城市 空间结构 城市化 测评 解析 图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