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语文《春江花月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语文《春江花月夜》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语文春江花月夜教案一、教学内容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二、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材简析春江花月夜根据一首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全曲共分十段,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诶乃归舟及尾声。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四、教学
2、思路本课着重对“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渔歌唱晚”、“诶乃归舟”及“尾声”五个段落进行赏析。通过对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意境和音乐表现内容,了解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五、教具准备CAI教学系统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一、导入:出示富阳文人郁达夫的一首诗词,请学生为这首诗词配乐。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似锦,来往春江有钓船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二、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
3、为浔阳琵琶。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诶乃归舟及尾声。三、作品赏析:(一)江楼钟鼓(引子)夕阳西下,忽然寺庙里隐隐约约传来了1、欣赏:引子分别用什么乐器来模拟鼓声和钟声?2、分析:引子是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用弹跳、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阵阵低沉的鼓声。箫和古筝奏出的波音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二)主题赏析:1.出示谱例,请欣赏
4、并选择-主题表现的意境A欢快跳跃 B委婉恬静 C深沉低缓2、设问: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这种意境?3.视唱4归纳;旋律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琵琶、二胡、古筝、洞箫齐奏的音色协调一致,富有典雅的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使用鱼咬尾使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的美丽景致。末尾由洞箫吹奏的婉转呜咽的旋律导入了深远的意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三)花影层台:1、教师导语:我们把眼光从远处收回看看近处的江面上发生了什么?设问:春风拂过江面,有什么变化?此段音乐中节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项变化最明显?归纳:音乐主题在六小节徐缓的曲调之后,
5、琵琶突然弹出了四个作移位模进的短句,急促而热烈,描写了花枝弄影、香飘春江的情景。2出示三副图画,让学生为它们取标题(四)渔歌唱晚1、教师导语:正当我们看着眼前的花影有点眼花缭乱时,忽然远处传来了阵阵的循着声音向远处望去,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整段音乐的情绪是否一致?为此段取一个标题2、分析:远处白帆点点,渔歌飘渺由远而近。箫的领奏与琵琶、木鱼的伴奏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齐奏,又如船上众人应声和唱,渔民怡然自得的神情隐约可见。这一段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五)诶乃归舟与尾声1、教师导语:鱼船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快要接近江畔
6、时设问: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乐器的数量有何变化?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2、分析: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破水、浪花飞溅、百舟竟归的热闹场面。(诶乃摇橹是发出的声音)3、设问:尾声以怎样的情绪结束?4、分析:音乐渐弱渐慢,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安详,使人沉静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四、乐曲的艺术特征:a、远与近的描绘、动与静的画面、情与景的交融。b、换头合尾(比较江楼钟鼓与月上东山的主题)设问:各段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
7、画面,结尾旋律相同,这有何道理?分析:这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不同段落中出现新的因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结尾处相同,在变化对比中寻求统一,深化了音乐表现内容。c、 乐器使用得当,进退有序。五、全曲欣赏总结;乐曲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的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六.课堂练习从这首曲子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同样这种美也浸透在中国传统的诗词、绘画、书法、舞蹈当中。 请举出在诗词、绘画、书法、舞蹈中有关描写“春江”的例子。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译文原文:春江潮水连
8、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还来。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
9、的闪烁。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春江花月夜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离情诗,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
10、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的运行为线索展开。从起句到“皎皎空中孤月轮”,写了月亮升起时江边花林景象,描绘出了一幅轻彩淡痕,澄明恬静,神韵飞动的水墨彩图。图中,春潮涨起, 与大海相平, 一轮明月冉冉而生,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于是,春江景物笼罩在月色之中:江流环绕芳野, 花林闪着银 光; 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 不见飞动; 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 江天共一色纯洁无瑕,明月皎皎在清空中孤单清静静穆的月,引发了诗人一连串诗意的哲理性问题,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 “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终古不变,而对月
11、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 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是如流水匆匆而逝,这明月就始终永恒地注视着一切,静默不语, 它在期待何人呢?想到这里,诗人的视线追随着一片白云,飘于青枫浦上,他又起了一种感慨:生命短暂,应该珍惜,而天下,又有多少思妇游子,在重复着千百年来的两地悲愁呢!于是,很自然地,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诗歌转入到了抒写离情。这其中,前半部分写思妇,她在楼上徘徊,月光如思情相随而形影不离,照着她的妆镜台,照着卷帘,照着捣衣砧让她想随月光飞去离人身边,然而鸿雁不可传书,鱼龙不可捎信,皆因路途太遥远,它们帮不上忙。后半部,则写了游子的悲愁,他在梦中见春花凋零,悲伤青春过半,归期未卜,梦醒时,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似流逝青春的东去长江水。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入海雾中,天南海北,无限路途,游子的心坠入了人生的迷雾中,他怆惘不知,这样的月夜中,有几人能幸运归去?而他只有看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诗在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入墨,在叹幽忧别情中收尾,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哲理性的思索,景、情、理水乳交融,别有一种清丽雅致的神韵WORD模版源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可予删除!文档中文字均可以自行修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