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二).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一)隐患排查、整改原则 1、属地负责原则。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隐患所属单位负责指定专人制定整改措施,编制整改方案。安检部督促和有关部门协助,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2、“五定”整改原则。对隐患的排查、整改、坚持定预案、定责任人、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间的“五定”原则。 (二)隐患排查、整改责任 1、隐患排查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为: (1)上级有关部门不定期检查; (2)安检部每月中旬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 (3)安检部每月月底组织各专业小组对九个生产连队进行安全质量
2、标准化验收; (4)安检员、任职管理人员每日下井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安检部对隐患进行专业归类,同时建立隐患登记台帐,安排专人到责任单位签定隐患。 (1)上级部门检查、公司安全大检查所查的隐患以五定表形式下达至责任单位,由单位负责人签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和整改措施。 (2)公司领导和安检员日常所查的隐患,安检部及时下达隐患通知单,由单位负责人确认签字,并签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和整改措施。 (3)对责任划分不清或需多部门协调整改的隐患,由主管部门或分管领导划分责任,再由责任单位签定隐患,不得无故拒签。 (4)隐患责任单位由于实际情况不能及时整改或本单位无能力整改的隐患,必须先签定,后
3、汇报部门或公司分管领导,采取措施及时整改隐患。 3、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根据签定的五定表或隐患通知单按时整改。 4、安检部定期核查隐患台账,安排专人验收整改情况,整改合格后予以销号,隐患整改不合格,要求责任单位立即重新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5、安检部对隐患排查、整改落实、验收销号全程监督,在每月安全例会及隐患整改专题会通报当月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 6、各单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及相应的应急预案。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离作业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掘或者停止使用,并报告调度室。 (三)考核 1、隐患责任单位无故拒签的,处罚单位负责
4、人200元/条,并按拖延天数累计(100元/天)。 2、发现到期未整改且未汇报安检部或进行说明的隐患,将查明原因,并对相关责任人按300元/条予以处罚,并按拖延天数累计(100元/天),罚款由整改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共同承担,其中整改责任人占30%,单位负责人占70%。 3、由于隐患整改不及时影响资料上报工作或造成人身伤害及公司财产损失的,依据公司有关制度执行。 4、安检部每月将隐患整改情况纳入各队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中,违反本规定的安全管理专业考核责任单位3分/次。 一、目的 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5、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和要求;适用于公司对各部门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工作。 三、定义 1、安全检查。指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旨在为去发现和寻找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 2、安全隐患。是指公司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隐患治理。指为纠正和改善不安全因素,消除危害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四
6、、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 五、工作程序 1、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并按照本公司制度管理程序进行审批,以正式文件发布实施; 2、公司质安部应当建立对分包、分租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3、各部门负责日常检查与周检查,质安部负责综合检查、节日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 4、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公司应对各级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等级。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1)
7、企业应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采取有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方法,确定事故隐患等级; 2)企业必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帐,台帐应反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等级、整改时限、责任人等相关内容。 六、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1、策划在组织隐患排查前需要进行认真策划,由组织隐患排查的负责人确定具体排查工作方案;对特定的隐患排查,要有具体的要求和目的。 2、制定排查范围 每次隐患排查,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目的,限定具体的排查范围。 3、提出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中应明确排查要求,包括受检单位的态度、排查人员的责任心、排查程序等方面。 4、明确排查内容 1)对被检查区域内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访谈。 2)查阅
8、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记录和档案。 3)对现场的环境、设施、工艺、指标、显示、标识、作业等观察和记录,必要时采用仪器测量。 5、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作出判断,找出主要问题,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七、排查范围与方法 1、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1)隐患排查要包括所有人员(包括各种外部人员)、所有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所有场所(公司内部场所以及外部租赁场所等)、所有设施(建筑物、设备及工器具等),同时还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专项或专业检查
9、可以针对特定的对象,但要对特定对象界定范围所涉及到的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全面排查; 3)在一特定时间段内,公司组织的各种检查必须要覆盖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 2、应采用定期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1)定期综合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2)专业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避雷设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3)季节性检
10、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 4)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5)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3、检查形式 1)联合检查:由分管领导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助,组织各级人员进行的安全检查; 2)日常检查: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3)季节性检查:针对季节性易发事故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4)专业性检查: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
11、性检查; 5)自检:班前班后进行的自我安全检查; 6)互检:员工之间进行的安全检查;7)交接检查: 交接班进行的安全检查。 对查出的所有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采用三定的方法(定专人、定时间、定措施)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4、隐患检查要求 1)相关部门应当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使用、有效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公司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检查或抽查,部门与班组至少每年组织二次综合检查或抽查; 3)春季安全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雷、防静电和防解冻跑漏;夏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防台风和防洪防汛;秋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风和防冻保温;冬季安全检查要
12、重点关注防火、防爆、防滑、防冻防凝和防煤气中毒; 4)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 八、隐患治理 1、各部门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及时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质安部在隐患治理前明确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中的损失。 1)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事故隐患,由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整改,可以不需要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隐患 排查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