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两篇》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11.课《短文两篇》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短文两篇》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2.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3.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学习不同的写景方法。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课前,默读课文,借助字典,课文下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画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展开想象与联想,体会作者发现的美和寄寓的情。第一课时 答谢中书书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知山川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板题:答谢
2、中书书)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二 、出示目标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知山川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查字典,会读课文的请举手。好!下面检查预习。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一)出示: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自学指导比谁预习得好,能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声音响亮,富有感情。(二)指名朗读(一人读一小层,尽量让多数人读)。1.如读得对,教师高兴地夸奖:“对”或者“好”,“好,声音响亮。”“好,停顿正确。”2.如有读错的地方,其他同学读,或举手帮助纠正,教师在课题右下方板书读错的字,并
3、注上拼音,如:颓(tu) 与().3.最后学生齐读生字。过渡语:同学们主动预习,能认识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很好!那参考注释重读课文后,能不能正确译讲课文呢?下面继续检测,比谁能够正确译讲课文。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一)屏幕出示: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自学指导 边看课文,边看课下注释和补充注释,练习翻译课文。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1.四时俱备:时,季节。俱,都。备,齐全。2.沉鳞竞跃:竞,争着、争相。跃,跳出水面。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未复,不再。其,代词,这。奇,奇丽的景色。(二)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三)检查自学效果。1.过渡语:译讲比赛开始。请看译讲
4、方法:出示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字词,最后翻译句子。(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2.检查交流:指名学生逐句译讲课文,如发现错误,让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尖子生也不会,教师更正,并在黑板右边适当板书学生译错的字词。过渡语:课文会译讲了,接下来趁热打铁比赛背诵课文。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课文 (一)屏幕出示: 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课文自学指导一段一段,一层一层,反复记忆。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课文。(二) 学生自背。(三) 同桌互背。(四) 指名背。过渡语:课文背会了,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六、第四次“先学后教”:比回答问题(一)出示: 第四次“先学后
5、教”:比回答问题自学指导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准备后教。(3) 讨论:1.师问: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会的同学请举手。指名后进生回答,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 教师点拨拓展、明确答案:所写景物特征: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可以结合文中原句帮助学生理解景物特点)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色彩配合之美;“晓雾将歇,
6、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晨昏变化之美;2.师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会的同学请举手。指名后进生回答,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 教师点拨拓展、明确答案:作者认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但是作者却能从这些美景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所以带有自豪之感,也有追慕前贤,与谢公比肩之情。3.师问:这篇文章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指名后进生回答,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 教师点拨拓展、明确答案:作者描写美丽的景色表现他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在给谢中书书信的结尾又提及谢灵运,表现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过渡语:接下来,进行当堂训练。七、当堂训练屏
7、幕出示: 当堂训练 默写课文要求: 1.字体端正,纸面整洁。2.时间6分钟教后记: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2.体会作者的微妙心情。3.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借助词典,读准字音。2.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月下景物的句子。教学过程:1、 导入、板题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就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这篇文章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题:记承天寺夜游)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二、出示目标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