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王二小》教学设计.doc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王二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王二小》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王二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学习小英雄王二小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理解图意。3.了解王二小对敌斗争的经过,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日本鬼子而光荣牺牲的小英雄。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5.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练习用常常、帮助各写一句话。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儿童团员、放哨、扫荡、顺从、埋伏圈。2.帮助、英雄几个字笔画较多,易错地方要多强调。3.教给学生怎样造句。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不要背诵课文)2.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一
2、无所知,理解课文有一定困难。在学本课之前,老师要讲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干尽了坏事。他们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中国人民的血流成河。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和日本鬼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第24课讲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他的名字叫王二小。(板书课题)二、看图:老师把四幅图都贴在黑板上,图上的这个小朋友就是王二小。那个挎着战刀端着枪的是日本鬼子。最后一幅图上穿着军装的是八路军。先让学生把四幅图都看看,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用一两句话说出每幅
3、图的意思。(一图: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二图:日本鬼子让王二小带路去扫荡。三图: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四图:八路军从山坡上冲下来,消灭了敌人。)通过看图你知道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了吗(机智勇敢,不怕敌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王二小的这种精神。三、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学生要听准字音。2.学生自己小声读,然后标出自然段。(四个自然段)3.四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大家想:课文主要说了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却光荣地牺牲了。)(二)学习第1段,自己小声读,这段告诉我们王二小是干什么的(是儿童团员,是
4、放牛的孩子。)儿童团员: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孩子们参加的一个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他们站岗放哨,为八路军传递情报,做了很多革命工作,涌现出许多小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的一个。再读第1段,解释常常和一边一边的意思。板书:一边一边。看图: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常常:经常,不止一次。说明王二小常帮八路军做工作。一边一边:指王二小同时做两件事,既不耽误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护,观察敌人动静,为八路军放哨。(三)学习第2、3段。一个同学读。解释扫荡:敌人让王二小带路去干什么(找八路军,抢粮食)这就是扫荡的意思。看图:鬼子军官张着大嘴,可能对王二小说些什么(小孩,你的
5、带路的干活,抓住八路,大大地有赏。)学鬼子说话要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去说,让学生到前面边表演边说。王二小怎么做的说第3段。板书:装着顺从。王二小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机智、勇敢。)王二小带着一队日本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问:什么叫埋伏圈(八路军事先在四周埋伏好,就像一个口袋一样。敌人进来后就没法逃了。)看第三幅图:王二小在干什么(大声喊着:八路军叔叔!快开枪吧,鬼子进了埋伏圈了!)鬼子军官什么样他知道自己上了这个小孩的当,气急败坏抽出指挥刀,大叫一声死了死了地!把战刀刺进王二小的胸膛,他高高地挑起了王二小,摔死在这块大石头上,鲜血把石头染成了红色。自己小声读第4段,体会应用什么语气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二小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