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醉翁亭记》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2课《醉翁亭记》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醉翁亭记》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醉翁亭记 欧阳修【学习目标】1.能认识、默写生字词,正确朗读全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全文,理解文言句意。3.能正确译讲并背诵全文,理解文言句意。4.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共3课时【课前预习】利用早读或饭后时间朗读课文,思考: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到任以后中,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本文本就写于这一时期。朗读课文,结合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课文时,注意文中“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感受文章舒缓自如的特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认识、默写生字词,正确朗读全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1自然段,理解文言句意。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
2、本文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于同一年,两位作者是好友,都是“庆历新政”中的重要人物,都在改革失败后被贬任地方官司。欧阳修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与民同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醉翁亭记(板书课题)。屏幕出示图:醉翁亭。二 、出示目标。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1.能认识、默写生字词,正确朗读全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1自然段,理解文言句意。过渡语:怎样实现目标呢?下面进行第一次先学后教。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一)1出示: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比谁预习得好,能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声音响亮,富有感情。(2) 过渡语:会读生字、课文的同
3、学举手。好。(3) 指名朗读(一人读一小层,尽量让多数人读)。1、 如读得对,教师高兴地夸奖:“对”或者“好”,“好,声音响亮。”“好,停顿正确。”2、如有读错的地方,其他同学读,或举手帮助纠正,教师在课题右下方板书读错的字,并注上拼音,如: 环滁( ch)琅琊(lng y) 冥(mng) 3、指名读生字。检测:觥筹 伛偻颓然 弈后进生先读,如有错,其他会读的学生纠正。教师出示拼音: 觥筹(gng)伛偻(y l)颓然(tu )弈(y)最后学生齐读。4、过渡语:同学们主动预习,能认识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很好!那么参考注释重读课文后,能不能正确译讲课文呢?下面我们继续检测,比正确译讲课文。四、第二
4、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 过渡语:扫清了字词障碍,接下来我们译讲课文1自然段。请看自学指导。(一)出示自学指导:请边看课文边看课下注释及补充注释练习翻译。6分钟后检测,比谁能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如有疑难,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屏幕出示: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围绕。2、林壑尤美:壑,山谷。3、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路。(名词作状语)4、作亭者谁?作,建造。5、名之者谁?名,命名。(名词作动词)6、故自号曰醉翁也:号,起别号。(名词作动词)7、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在于。(三)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过渡语:同学们主动预习,能解释字词,翻译句子,很好。接下来,进行第三
5、场比赛。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背诵课文。出示: 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背诵课文过渡语:大家已经能正确译讲了,接着背诵全文。(一)学生自背,同桌互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二)指名背。指名后进生背诵,背得好的表扬。 时间:5分钟。小结:同学们能正确背诵课文了,很好。六、第四次先学后教:比回答问题。过渡语:接下来同学们一起来讨论问题。(一)出示问题: 第四次先学后教:比回答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二)讨论1、指名回答。过渡语:会的同学请举手,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
6、描写的效果。参考答案:第1段由远及近,先用“环滁皆山也”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用“望”“行”二字把读者的视线由西南诸峰引向琅琊、酿泉,进而“推出”醉翁亭。这样写,静的山与动的泉相映成趣,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鼓励学生句子完整、准确、简洁)总结:这篇山水游记从“环滁皆山”的扫视开始,将读者的视线逐渐引向西南诸峰,推进到琅琊山,入山中酿泉旁,随峰回路转,又引人抬头看见泉上醉翁亭,再从作亭者为谁,命名为谁的设问,推出主人公号醉翁的太守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慨。七、当堂训练(一)口头作业:、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
7、,有的表示陈述。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作亭者谁?太守自谓也。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出示答案。师小结:“也”字通篇使用,有没有枯燥乏味之感?有没有反而使人觉得委婉有致,摇曳多姿之感?是啊,“也”字的使用可以说是匠心独运。 、文意理解判断(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第1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現”,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转”,方见亭子。()2.第1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
8、”,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转”,方见亭子。()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这是写景叙事的线索()(参考答案:这句话是抒情的线索,而不是写景叙事的线索。)、改错。1.作者于“峰回路转”处推出主景一一琅山,用数语,写山写水,写泉写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参考答案:主景是“醉翁亭”,而不是“琅琊山”。(二)书面作业(5分钟)、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1、蔚然( ) 2、翼然( ) 3、名之者谁( )4、 、翻译下列句子。1、翼然临于泉上: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1.醉翁亭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2、3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板
9、书课题。导入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醉翁亭记。屏幕出示图:醉翁亭记(第二课时)。二 、出示目标。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2、3自然段。过渡语:怎样实现目标呢?下面进行第一次先学后教。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2、3自然段。 过渡语:我们译讲课文2、3自然段。请看自学指导。(一)出示自学指导:请边看课文边看课下注释及补充注释练习翻译。6分钟后检测,比谁能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如有疑难,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屏幕出示:芳:花。 发:开放。 秀:茂盛。 至于:用于一段话的开头,相当于“说到”,可不译。 临:靠近。 洌:清。 (1) 生自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