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精选PPT.ppt
《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精选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力矩分配法两个例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题第1页,此课件共20页哦 与前面两章比较说明力矩分配法的优缺与前面两章比较说明力矩分配法的优缺点。点。本章所介绍的力矩分法只适合于连续梁本章所介绍的力矩分法只适合于连续梁及无侧移刚架的计算。及无侧移刚架的计算。由于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由于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因此本章中的基本结构及有关的正负号规因此本章中的基本结构及有关的正负号规定等,均与位移法相同。如杆端弯矩仍规定等,均与位移法相同。如杆端弯矩仍规定为:对杆端而言,以顺时针转向为正,定为:对杆端而言,以顺时针转向为正,逆时针转向为负;对结点或支座而言,则逆时针转向为负;对结点或支座而言,
2、则以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而以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而结点上的外力矩仍以顺时针转动为正等。结点上的外力矩仍以顺时针转动为正等。第2页,此课件共20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1 1、转动刚度、转动刚度S:在数值上在数值上 =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力矩。SAB与杆的与杆的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及远端支承有关,第3页,此课件共20页哦 2.传递系数传递系数
3、C 对于单跨超静定梁而言,当一端发生转角而具有弯矩时(称对于单跨超静定梁而言,当一端发生转角而具有弯矩时(称为近端弯矩),其另一端即远端一般也将产生弯矩(称为远端为近端弯矩),其另一端即远端一般也将产生弯矩(称为远端弯矩),如图所示。通常将远端弯矩同近端弯矩的比值,称为弯矩),如图所示。通常将远端弯矩同近端弯矩的比值,称为杆件由近端向远端的传递系数,并用杆件由近端向远端的传递系数,并用C表示。表示。显然,对不同的远端支承情显然,对不同的远端支承情况,其传递系数也将不同,况,其传递系数也将不同,下面表示的是三种单跨超静下面表示的是三种单跨超静定梁的传递系数定梁的传递系数 第4页,此课件共20页哦
4、MAB=4 iAB AMBA=2 iAB AMAB=3iABAMAB=iABAMBA=-iAB AAlAB近端近端远端远端ABAAAB第5页,此课件共20页哦 二、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二、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下面,我们以具有结点外力矩的单结点结构为例,说明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结点A(图b)的力矩平衡条件得 M=MA1+MA2+MA3=(SA1+SA2+SA3)A所以A=将所求得的A代入前式,得第6页,此课件共20页哦 MAk=AkM 令 由上述可见,加于结点A的外力矩M,按各杆杆端的分配系数分配给各杆的近端。各杆的远端弯矩MkA可以利用传递系数求出,即 MkA=CAk MAk 最后,作出
5、弯矩图如图c所示。即 式中Ak称为各杆在A端的分配系数。汇交于同一结点的各杆杆端的分配系数之和应等于1,即上述求解杆端弯矩的方法称为力矩分配法。第7页,此课件共20页哦 三、非结点荷载作用下单结点结三、非结点荷载作用下单结点结构的计算构的计算图a所示为一等截面两跨连续梁,在荷载作用下,结点B产生转角 ,设为正向。梁的变形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约束力矩 称为结点B上的不平衡力矩。将图b 和图 c所示两种情况相叠加,就得到图a原结构的情况。第8页,此课件共20页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单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归纳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单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归纳如下:如下:(1)固定结点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力矩 分配 两个 例题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