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光度分析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二章光度分析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光度分析精选文档.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光度分析1本讲稿第一页,共四十七页12-1 12-1 概概 述述 光度分析:光度分析: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对光的选择性吸收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法称为分光光度法。2本讲稿第二页,共四十七页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1.灵敏度较高灵敏度较高2.2.准确度高准确度高3.3.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4.4.应用广泛应用广泛3本讲稿第三页,共四十七页12-2 12-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 一、光的基本性质一、光的基本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由光子流组成,光子的能量:光是由光子流组成,光子的能量:E E=h h =h c/h c/(PlanckPlanck常数常数:h h=6.626=6.626 10 10-34 -34 J J S)S)光的波动性可用波长光的波动性可用波长、频率、频率、光速、光速c c、波数(、波数(cmcm-1-1)等参数来描述:)等参数来描述:=c c4本讲稿第四页,共四十七页白光白光(太阳光太阳光):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光可见光区:可见光区:400-760 nm400-760 nm
3、紫外光区:紫外光区:近紫外区近紫外区200-400 nm200-400 nm 远紫外区远紫外区10-200 nm 10-200 nm(真空紫外区)(真空紫外区)5本讲稿第五页,共四十七页二、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二、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单色光:单色光:单波长的光单波长的光(由具有相同能量的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光子组成)互补色光:互补色光:两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强度比两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强度比混合可成白光,则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混合可成白光,则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如绿光和紫光互补,蓝光和黄光互补如绿光和紫光互补,蓝光和黄光互补物质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颜色物质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颜
4、色6本讲稿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7本讲稿第七页,共四十七页光的互补:光的互补:蓝蓝 黄黄8本讲稿第八页,共四十七页 光吸收曲线光吸收曲线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物质测定吸光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物质测定吸光度,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绘制曲线,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9本讲稿第九页,共四十七页KMnOKMnO4 4溶液的吸收曲线溶液的吸收曲线 (KMnOKM
5、nO4 4:abcd:abcd)10本讲稿第十页,共四十七页 吸收曲线讨论:吸收曲线讨论:定性分析的依据定性分析的依据:不同物质由于其组成和不同物质由于其组成和结构不同,其吸收曲线的结构不同,其吸收曲线的形状形状和和maxmax也不也不相同;不同浓度的相同;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形状相似maxmax不变。不变。定量分析的依据定量分析的依据: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波长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下的吸光度吸光度A A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在maxmax处处吸光度吸光度A A的差异最大。的差异最大。11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12-3 12-
6、3 光的吸收定律光的吸收定律一、朗伯一、朗伯比耳定律比耳定律布格布格(Bouguer)(Bouguer)和朗伯和朗伯(Lambert)(Lambert)先后于先后于17291729年和年和1760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度的关系。A Ab b 18521852年比耳年比耳(Beer)(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A Ac c12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1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I0:入射光强度;:入射光强度;It:透射光强度;:透射光强度;14本
7、讲稿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b:液层厚度:液层厚度(光程长度光程长度),常以,常以cm为单位;为单位;k:比例常数:比例常数;c:物质浓度。物质浓度。15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朗伯朗伯-比耳定律:比耳定律:当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当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吸光物质溶液时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浓度和和液层厚度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的乘积成正比。朗伯朗伯-比耳定律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广泛地应用于紫外光、广泛地应用于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区的吸收测量,
8、也适用于原可见光、红外光区的吸收测量,也适用于原子吸收测量。子吸收测量。16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例例 已知透光率为已知透光率为1010,求吸光度。,求吸光度。A A lglgT T lg 0.1lg 0.1 1.01.0例例 已知吸光度为已知吸光度为1.01.0,求透光率。,求透光率。T T 1010A A 10101.0 1.0 0.100.10 17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b:以:以cm为单位;浓度为单位;浓度c单位单位gL-1。Aa b c a:吸光系数,:吸光系数,单位单位Lg-1cm-1。二、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二、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b:以:以cm为单位;浓度为单位;浓
9、度c单位单位molL-1;A bc: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单位单位Lmol-1cm-1。18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与与a的关系的关系 =M M a (M 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为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Lmol(Lmol-1-1cmcm-1-1)在数值上等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于浓度为1molL1molL-1-1、液层厚度为、液层厚度为1cm1cm时该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吸光系数吸光系数a a(Lg(Lg-1-1cmcm-1-1)相当于浓度为相当于浓度为1gL1gL-1-1,液层厚度为,液层厚度为1cm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时该溶
10、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下的吸光度。19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比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specific absorptivity)指浓度指浓度0.01g/mL,b为为1cm时的吸光度值。时的吸光度值。用用E1cm1%表示,单位表示,单位mL/gcm。E1cm1%10 a=10/M/M20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例例1 1 一含一含FeFe2 2溶液浓度为溶液浓度为0.5 mg/L0.5 mg/L,用邻二氮菲显色,用邻二氮菲显色测定,吸收池厚度为两厘米,在测定,吸收池厚度为两厘米,在508nm508nm处测得吸光处测得吸光度为度为0.190.19,求摩尔吸光系数和比吸光系数。,求摩尔吸光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章 光度分析精选文档 第十二 光度 分析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