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精选文档.ppt(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光纤通信系统统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九页3.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利用光导纤维作为光的传输媒介的光纤通信,其发展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光纤通信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代进程: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是以19731976年的850 nm波长的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为代表。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多模和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长波长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是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同步数字体系光纤传输网络。3.1 概述概述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十九页3.1.2 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率、高保真、
2、大容量的先进现代化通信手段。光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保密性好等特点。光纤通信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如下突出优点而决定的。1.通信容量大2.损耗低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4.保密性强 5.资源丰富,节约金属 6.线径细、重量轻 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九页 3.1.3 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最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数据源、光发射机、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组成。中继器也有正反两个方向,如图3-1所示。图3-1所示的系统框图对模拟或数字信号都适用。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九页图 3-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本讲稿第五页,共六十九页3.2 3.2 光纤与光缆光纤与光缆3.2.1 光纤导光
3、的原理 如图3-2所示。n1为包层的折射率,n2为芯线的折射率,且n1 n2。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九页图3-2 光纤导光原理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九页 3.2.2 光纤的种类与结构光纤透明、纤细,虽比头发丝还细,却具有把光封闭在其中并沿轴向进行传播的导波结构,它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和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通常为了保护光纤,包层外还往往覆盖一层塑料加以保护,其中纤芯的芯径一般为50 m或62.5 m,包层直径一般为125 m。光纤通信就是因为光纤的这种神奇结构而发展起来的,以光波为载频,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是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的,其结构如图3-3所示。本讲稿第八页,共六十九页图3-3
4、 光纤的结构图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九页按传输光波的模式不同,又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1.多模光纤2.单模光纤图3-4画出了阶跃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结构、传输方式以及光脉冲扩散的情况。光纤的分类以及主要性能特点归纳于表3-1中。本讲稿第十页,共六十九页 图 3-4 光纤的传输模式(a)阶跃型多模光纤;(b)渐变型多模光纤;(c)单模光纤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六十九页表 3-1 光纤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CCITTT G.651、G.652建议分别对渐变型多模光纤和1.31 m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作了规定,见表3-2和表3-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九页表
5、3-2 渐变型多模光纤的主要参数(G.651建议)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九页表3-3 1.31m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G.652 建议)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九页 3.2.3 光纤的损耗特性 光纤本身损耗的原因,大致包括吸收损耗和色散损耗两类。1.吸收损耗2.色散损耗 3.2.4 光纤的色散特性从光纤色散产生的机理来看,色散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三种。1.材料色散2.模式色散3.波导色散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九页 3.2.5 光缆的结构和种类光导纤维电缆由一捆光纤组成,简称为光缆。光缆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1.对光缆结构的要求 光缆的结构繁多,制造工艺也相当复杂。为了满足通
6、信的要求,任何一种通信光缆都必须满足下列性能和质量要求:(1)保证光纤传输特性的优良、稳定、可靠;(2)保证光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环境温度性能;(3)确保光缆的防潮能力,使光缆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4)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使光缆的价格低廉。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九页2.光缆的基本结构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环境条件,光缆的种类很多。不论光缆的具体结构形式如何,都是由缆芯、护套和加强元件组成的。缆芯由光纤芯线组成,可分为单芯和多芯两种。(1)单芯型。由单根经二次涂覆处理后的光纤组成的光缆。(2)多芯型。由多根经二次涂覆处理后的光纤组成,可分为带状结构和单位式结构,如图3-5所示。本讲稿第十八页,
7、共六十九页图3-5 缆芯的结构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九页目前,国内外对二次涂覆主要采用下列两种保护结构。一种是紧套结构,如图3-6(a)所示,在光纤与护套之间有一个缓冲层,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外面应力对光纤的作用。缓冲层一般采用硅树脂,二次涂覆用尼龙。这种光纤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一种是松套结构,如图3-6(b)所示,将一次涂覆后的光纤放在一个管子里,管中填充油膏,形成松套结构。这种光纤的优点是机械性能好,防水性能好,便于成缆。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九页 图 3-6 紧套与松套光纤结构示意图(a)紧套光纤结构图;(b)松套光纤结构图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九页3.光缆的种类公用通信网中的光
8、缆结构如表3-4所示。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九页表3-4 公用通信网中的光缆结构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九页(1)层绞式光缆。这种光缆机械性能好,具备优异的抗机械损伤能力,特别适用于架空敷设方式,如图3-7(a)所示。(2)单位式光缆。它是将几根至十几根光缆芯线集合成一个单位,再由数个单位以强度元件为中心绞合成缆,如图3-7(b)所示。(3)骨架式光缆。在铝带与阻水带之间放置撕裂绳以便于护套开剥,如图3-7(c)所示。(4)带状式光缆。它是将412根光纤芯线排列成行,构成带状光纤单元,再将多个带状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成缆,如图3-7(d)所示。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九页 图 3-7 光缆的
9、基本结构(a)层绞式;(b)单位式;(c)骨架式;(d)带状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九页 3.2.6 光纤与光缆的制造方法光缆的制造过程大致如图3-8所示。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九页图3-8 光纤及光缆的制造过程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九页1.光纤的简单制造过程2.光纤的成缆 3.2.7 光纤的连接与光缆的敷设1.光纤的连接光纤的连接方法主要有永久性连接、应急连接和活动连接。(1)永久性光纤连接(又叫热熔)。(2)应急连接(又叫)冷熔。(3)活动连接。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九页 造成连接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纤端面之间有空隙而造成菲涅尔折射,见图3-9(a);光纤端面之间的角偏差,见图3
10、-9(b);发射芯线的直径与接收芯线的直径不等,见图3-9(c);两根光纤的轴线不重合,见图3-9(d);端面不平整或受到污染等。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图3-9 光纤连接不当的原因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六十九页 2.光缆的敷设(1)管道敷设方式。(2)水底敷设方式。(3)架空敷设方式。(4)直埋敷设方式。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3.3 3.3 光端机的组成光端机的组成 3.3.1 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作用是将电信号变成光信号,然后送入光纤中传输出去。光发射机主要由光源、光源驱动与调制以及信道编码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3-10所示。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图3-10 光发射机组成方框图本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精选文档 第三 光纤通信 系统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