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运动动机之我见_张福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培养运动动机之我见_张福山.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I:10.13398/j. cnki. issnl673-260x. 2005. 01. 029 第 21 卷第】期 2005 年 2 月 忐 峰 学 院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liifeng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21 No.I Feb.2005 体育教学中培养运动动机之我见 张福山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 要 :本 文 对人们从寧活动的动机进行了阐述 .人的活动由动机所支配,人的动机是由身心的需要和外在条件的 相互作用下而促成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体育兴趣,创造愉快
2、环境,建立自信能力,培养运动动机,才能收到教学实 效 .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运动动机;体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 G804.85 文献标识码 : A 动机是引发和支持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或动力 .人们 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 机 .人的活动都是由动力支配的,运动动机是学生参加体 育活动的原动力和出发点 .动力的正确与否及其强弱将对 人的活动效将产生直接影响 . 1 运动动机的形成 1.1 生理 与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的动机形成的主要原 因 .人是一个生物实体,衣、食、住、行都 S 要转化为活 动的动机,而每天的活动和动机具有直接性 .但有时有间 接因素,例如,学生通过学
3、习,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和好 奇心,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 强体质,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抗防疾病,延年益寿等, 进而热心于体育活动 .人的心理需要对人的动机影响是 大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调节心理状态和智力因素,保 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进上进心,锻炼意志力,提高适应 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欲最高的时期,总是想尽快地掌 握更多 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精祌因 素一旦变成心理需要,就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活 动 . 1.2 教师的作用 .学生上体育课或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的 .体育教师不仅要 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与方法、技术
4、与技能,而且还要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 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 智、育德、促美的观点 , 以对学生起推动作用 .因此,在 学生运动动机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 1.3 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的,才有努力方向 .体 育目的是增强体质,活跃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人际 交流 .体育课是学生在锻炼中了解和掌握体育的知识、技 能和科学锻炼的方法,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过程 .学习运动 技术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运用运动手段来 增强体质,多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手段,有利
5、于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其意志品质得到磨练,为走向社 会体现个人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 2 培养体育兴趣,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运动动机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欲求倾向,并力求 积极参与该事物的心理特点,是动 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体 育兴趣是探索和实践体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体育的 动力 .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在教学中就会表现出积极 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 力,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 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 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变“要我参加 体育活动”为“我要参加体育活动”,认真、愉快地进人
6、教学活动中 .因此,体育兴趣与教学效果是相互联系的, 效果取决于兴趣 . 2.1 创造愉快环境 .心情愉快使人在学习过程中最易掌 握知识 和技能,因此,教师可通过和谐的教态、生动的语 言、娴熟的技巧、新颖的教材教法创造出欢乐的课堂氛围 来感染学生,体验到欢乐和愉快,用“乐”教影响学生 “乐”学 .另外,优化教学条件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很 重要的 .比如,清澈碧绿的游泳池会诱发学生下水去游 泳,平如镜面的冰场会诱发学生去滑冰,设备齐全的球类 场馆会诱发学生去打球 .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的相互促进 是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是学习动机的诱导 (下转第 55 页) 53 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 师
7、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 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 心” .应教育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明确体魄健壮是一种社 会责任,并在体育活动中帮助其他学生树立群体意识,进 行热爱集体、关心同伴、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教育 .其次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 者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 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此,教师要加强 _身的修养 , 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 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 良好的形象和 威望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 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
8、同时,教师要经常进 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针对活动 中突发事件,采用表扬、批评和诱导的方法,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 .这样,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教育,甚至还能转 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 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收到实效 . 5 给学生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主动思考与练习 在教学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结合 现实生活去感受体育对学习和生活的帮助 .通过每天的课 外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 复习,加强记忆,提高动作质量 . 教师要加强监督检査,使学生养成为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 主动接受体育教育的习惯,并掌握安全体育活动的知识和 方法,获得
9、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在教学中,使 其不断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热情 .从 教材的特点出发,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化的比赛活动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参与的主动 性 .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乐 趣,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指导学生利用体 育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和体验 , 形成对体育与健 康等知识的认识,懂得终身体育与自己人 生幸福的关系 . (上接第 53 页) 者,学生是学习动机的主体 .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身 心发展特征,才能有效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 2.2 建立自信心 .经常成功的学生把
10、成功归于自己的能 力强,即使失败也把原因归于自己的努力不够 .而经常失 败的学生把原因归于自己能力低,即使成功也会把原因归 于过于简单或机遇 .这样就导致了动机的差异 .自信心强 的学生动机就强,自信能力低者则相反 .教师在教学中能 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是教学成功与哲的关键 .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建立自信心就成 为激发学生积极动机的方法 之一 .有效地利用竞赛,通过体育比赛能调动积极向上的 精神,激发斗志,满足个人的成就感 .通过比赛可以使那 些信心不足、技能较差、自尊不强的学生认识一个人作为 集体中 -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 如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及时地给予肯定、鼓
11、励,使学 生产生成功感,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 .纠正学生的错误要 讲究艺术,经常过多地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会使他们感 到焦虑不安,感到自身能力差,从发展的角度看是不利 的,自信心定会受到阻碍 .经常鼓励引导他们,分析技术 动作出现的原因,对 症下药,耐心指导,使他们感受到教 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 .M忌损伤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但不能 放纵,不能苛刻 .教师在纠正错误时耍尽可能少用否定性 语言,即使用也要讲艺术方法 .例如,开脱式否定:你做 错了,但你的动作很有代表性,可能是老师讲解时没说清 楚,我再讲一遍动作要领 .开脱式否定是将失败归因于外 部因素
12、,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 应感 .如果将失败归于内部因素(能力 ), 则易使学生产 生学习的无助感 .安慰式否定:不耍紧,谁敢保证一学就 会呢?只要 多练习几次,就能掌握这个动作 .学生做错 了,但不气馁,感到的是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对成功充满 了信心 .对那些素质较差的同学测验时要区别对待,鼓励 那些经过努力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学生,不以统一 的测试标准来要求学生 .区别对待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使 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他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体育课 . 2.3 意志的培养 . 一 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历尽坎坷 ,一 帆风顺是不可能的 .只有具有不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 困难才能努
13、力克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 .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各种教育过程都 要培养意 志 .而体育教育过程更形象、更直接,采用的手 段也更丰富多样 .例如,长跑是一项不大受青少年欢迎的 运动,而长跑对锻炼身体的耐力素质和培养吃苦耐劳、坚 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课前要先 做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讲明在练习过程中 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 “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有充分 的思想准备,再练习时就能知难而进 .再通过一些科学体 能训练安排,使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并且在测试时使学 生知道耐久跑不仅是对体能的测试,也是对坚强意志的测 试 .通过上述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而且 能 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 培养意志品质的中心环节是克服困难 .在教学中一方 面要严格要求,通过艰苦的磨练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 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学生的素质 基础,合理的安排运动 fl,逐步引导,让学生始终在充满 信心的状态下不断克服困难,步步进取,使意志不断得到 磨练 . 5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