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的技术原理精品文稿.ppt





《投掷的技术原理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掷的技术原理精品文稿.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投掷的技术原理第1页,本讲稿共21页内容v一、投掷的概念和阶段划分v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第2页,本讲稿共21页一、投掷的概念和阶段划分v 身体锻炼技术中的投掷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v 身体锻炼技术中各投掷项目,虽然器械、场地、运动形式等不同,但它们都可以分为以下5个紧密相连的技术阶段,即。v准备阶段:包括握持器械和预备姿势;v预加速阶段;由于器械、场地等条件不同,预加速阶段有助跑、滑步、旋转等三种形式;v过渡阶段(转化阶段):由人体携持器械水平位移向器械抛射运动转变的开始阶段;v最后用力阶段:由人体携持器械进入器械抛射运
2、动的阶段;v结束阶段: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阶段。v 以上5个阶段,除链球外,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最后用力阶段,过渡阶段(转化阶段)是关键。第3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一)、投掷项目的成绩的组成v身体锻炼技术中投掷项目的成绩(S)由3个部分组成(图241);一是器械出手点的投影点到丈量成绩的起点(起掷弧内沿)之间的水平距离(S1)。二是器械出手点高度到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2)。三是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的投影点到器械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3)。图2-4-1投掷项目成绩的组成第4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二)
3、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见图242)SS1S2S3身高与手臂长身体姿势器械出手初速度器械出手角度空气作用力器械出手高度第5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接上图手臂伸出的方向身体重心投影与起掷弧内沿的距离器械的预先速度对器械作用力的时间对器械作用力的距离器械飞行的垂直截面积器械飞行速度器械出手角度风速与风向第6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S1取决于身高、手臂长和器械出手时的身体姿势。S2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出手角度以及空气的作用力。S3取决于器械出手的高度、出手角度以及空气的作用力。因此,投掷项目的成绩可以用vS=S1+S2+S3公式来表示。v从影响S1因素和规则来看,
4、必须在保证适宜出手角度的前提下尽量伸直投掷臂和在保证不犯规的情况下身体重心尽量向前的前提下,才能提高S1的值。v 投掷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等投掷运动是抛点高于落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斜抛运动。根据抛射物体运动远度公式:S V02sin 2 g得知,器械飞行的远度(S2)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除此以外,在投掷铁饼和标枪时,出手高度和空气作用力对投掷远度也有影响。第7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三)、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出手角度v 运用抛点与落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斜抛运动远度公式,在真空条件下,对一些假定的出手初速度和出手角度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来看(表241),在决
5、定抛射远度的因素中,抛射角度对抛射远度虽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有一定限度。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抛射角度调整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潜力可挖了。第8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距离 初速v 15m/s 16m/s 20m/s 21m/s 25m/s 26m/sv角度v 30 19.88m 22.62m 35.35m 38.97m 55.23m 59.72mv 31 20.27m 23.06m 36.04m 39.73m 56.31m 60.91mv 40 22.61m 25.73m 40.20m 44.32m 62.81m 67.93mv 41 22.71m 25.87m 40.21m
6、44.56m 63.15m 68.31mv 45 22.95m 26.12m 40.82m 45.00m 63.78m 68.98mv 46 22.94m 26.12m 40.70m 44.97m 63.74m 68.94m表表2-4-12-4-1器材出手初速度和角度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器材出手初速度和角度对投掷成绩的影响第9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田径的投掷项目,由于器械的出手点和落点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出手点高而落点低。出手点和落点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有一夹角,通常叫地斜角(图243)。由于受地斜角的影响,掷标枪、掷铁饼还受空气作用力的影响,因此,适宜的出手角度对提高投掷项目S2
7、的值也有重要的作用。投掷项目的出手角度都小于45。在实践中,各投掷项目的适宜出手角度如下:推铅球38一42,掷标枪和掷铁饼30一35,掷链球和掷手榴弹42一44。落点第10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四)、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出手初速度v 根据抛射物体运动远度公式和运动实践证明,器械飞行的远度(S2)主要取决于器械抛射的初速度。投掷技术的重点是要力争在适宜的投掷角度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器械出手的初速度。v1、抛点高于落点飞行远度的计算v例:分析推铅球的斜抛运动v设出手点的高度为H,出手初速度为V0,出手角度为。S是投掷远度,S1是投掷者推球出手瞬间,出手点的投影点探出抵趾板
8、内沿的水平距离。S2为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此处的S2等于上述的S2加S3)。投掷远度应是S=S1+S2,其中S1可以通过摄影测量获得。第11页,本讲稿共21页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v这里主要是通过斜抛公式计算S2v设铅球从出手至落地的总时间为t,根据斜抛公式得v H=V0sint 1/2 gt2 v S2=V0cost (241)vH:表示落点在原点以下v 解(41)式可得:V0sinV02sin2+2 g H v t=v gv其中一个负值无意义,代人(41)的第二式得:v V02sincos+V0cosV02sin2+2 g H (242)vS2=gv 用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手点比落地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投掷 技术 原理 精品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