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煤的燃烧精选文档.ppt
《第六章 煤的燃烧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煤的燃烧精选文档.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煤的燃烧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三页第一节煤的燃烧过程、特点及其热解一、煤的燃烧过程二、水分的蒸发过程及对燃烧的影响三、煤的热解与挥发分的燃烧四、煤粒的着火五、煤粒燃烧的一些实验研究结果六、影响煤粒着火的因素七、焦炭的燃烧特性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三页一、煤的燃烧过程图6-1Wiser提出的煤分子结构模型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三页二、水分的蒸发过程及对燃烧的影响1)水分蒸发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多孔结构粒子,减少了各种反应的内部阻力,增大了反应比表面积。2)高温下水分蒸发时发生的爆裂现象形成颗粒表面的大空穴或碎成几个小块,增加了反应的比表面积。3)在高温下水蒸气和炭可进行气化反应,对炭的燃烧起到了催
2、化作用。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三页三、煤的热解与挥发分的燃烧1.煤的热解2.挥发分的燃烧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三页1.煤的热解(1)煤热解中的主要化学反应(2)煤热解的实验(3)煤热解的影响因素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其中可燃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氢气、气态烃和少量酚醛。(4)煤热解的数学描述由于煤热解的复杂性,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热解过程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大部分研究者是从实验入手,获得各种参数对挥发分产量与成分的影响的数据,从而建立描述热解过程的数学模型。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三页(1)煤热解中的主要化学反应0602B.TIF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三页(2)煤
3、热解的实验图6-2汇合温度与挥发分析出之间的关系曲线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三页(3)煤热解的影响因素图6-4热解终温与热解产率的关系GMZ满洲里褐煤GDY大雁褐煤GLC黄县褐煤GYX先锋褐煤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三页2.挥发分的燃烧图6-5煤粒着火温度与的关系本讲稿第十页,共七十三页四、煤粒的着火图6-6某种煤粒的着火方式图谱非均相着火均相着火联合着火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三页五、煤粒燃烧的一些实验研究结果实验中发现煤粒的燃烧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着火,经历时间为1;挥发分的燃烧,经历时间为2;从挥发分燃完后,焦炭的预热到焦炭着火,经历时间为3;焦炭的燃烧和燃尽,经历时间为4;实验中发
4、现,挥发分燃烧时,煤粒直径几乎不变,煤粒表面局部地方有时有挥发物喷流,这表明挥发分的释放不是均匀的。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七十三页六、影响煤粒着火的因素图6-7煤的灰分、水分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1煤的收到基发热量2煤的收到基水分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三页六、影响煤粒着火的因素图6-8煤粉粒子的升温过程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三页七、焦炭的燃烧特性1)动力控制区。2)扩散控制区。3)过渡区。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三页第二节碳燃烧化学反应的过程一、碳燃烧化学反应的步骤二、碳燃烧过程中的吸附和解吸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三页一、碳燃烧化学反应的步骤1)氧气从气相扩散到固体碳表面(外扩散)。2)氧气再通过颗粒
5、的孔道进入小孔的内表面(内扩散)。3)扩散到碳表面上的氧被表面吸附,形成中间络合物。4)吸附的中间络合物之间,或吸附的中间络合物和气相分子之间进行反应,形成反应产物;5)吸附态的产物从碳表面解吸。6)解吸产物通过碳的内部孔道扩散出来(内扩散)。7)解吸产物从碳表面扩散到气相中(外扩散)。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七十三页二、碳燃烧过程中的吸附和解吸1)当B时,式(6-36)分母中的可以忽略,此时就有2)当B时,由式(6-36)可见3)当B时,只有部分碳表面被氧吸附,碳表面氧的质量浓度为中等,01,此时反应处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反应速率为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三页三、碳燃烧过程中的扩散1.分子扩散2.湍
6、流扩散3.对流扩散4.碳燃烧中的扩散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三页1.分子扩散表6-1部分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0,101.33kPa)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七十三页2.湍流扩散图6-9传质的有效滞流膜层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三页3.对流扩散物质在湍流流体中的传递,主要是由于流体中质点的运动引起的。如将一勺糖投于一杯水中,用勺搅动,整杯水就会更快、更均匀地变甜,这就是湍流扩散的表现。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三页4.碳燃烧中的扩散经过这样的处理,就等于把涡流扩散的传递作用转化为分子扩散的传质。由图可见,整个有效滞流膜层的传质推动力即为气相主体与相界面处的分压之差,这意味着从气相主体到相界面处的全部传
7、质阻力都包括在此有效滞流膜层之中。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三页第三节碳的动力燃烧与扩散燃烧1)当kzl时,折算反应速率常数Kzl。2)当kzl时,折算反应速率常数Kk,式(6-58)变为3)当kzl时,即化学反应能力与氧气的扩散能力处在同一数量级的情况下,此时燃烧强化的实现与k和zl两者都有关,无论提高k还是zl,都可以收到强化燃烧的效果。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三页第四节碳的燃烧化学反应一、碳的晶格结构二、碳与氧的反应机理三、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四、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五、表面反应的碳球燃烧速率六、二次反应对碳燃烧过程的影响七、具有空间二次反应的碳球燃烧速率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三页4)也可
8、能出现氧到不了固体表面的情况图6-11几种可能的碳燃烧化学反应过程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三页一、碳的晶格结构图6-12石墨的晶格结构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三页二、碳与氧的反应机理1)CO2是一次反应产物,而燃烧反应产物中的CO,只是CO2和C二次反应的产物。2)CO是一次反应产物,反应产物CO在碳表面附近与O2接触被氧化成CO2。3)碳和氧反应首先生成不稳定的碳氧络合物,即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三页三、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表6-4C+C在950以上、常压下的反应活化能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三页四、碳与水蒸气的反应碳和水蒸气的反应是水煤气发生炉中的主要反应。高温下碳与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反
9、应。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三页五、表面反应的碳球燃烧速率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三页五、表面反应的碳球燃烧速率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三页六、二次反应对碳燃烧过程的影响1.在静止空气中(或者对应碳球与空气之间相对速度的Re100)碳球表面的燃烧3.碳球在还原性气氛下的燃烧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三页1.在静止空气中(或者对应碳球与空气之间相对速度的Re100)碳球表面的燃烧0615.TIF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三页1.在静止空气中(或者对应碳球与空气之间相对速度的Re100)碳球表面的燃烧0617.TIF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三页2.在流动介质中(对应碳球与空气之间相对速度的Re100)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煤的燃烧精选文档 第六 燃烧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