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汇二矿 525~ 590mS2~S1采区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汇二矿 525~ 590mS2~S1采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汇二矿 525~ 590mS2~S1采区设计.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汇二矿+525+590mS2S1采区设计 说明书审 签 意 见 签 字 栏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副 矿 长:机电矿长:生 产 科:安 全 科:通 风 科:机 运 科:地 测 科:调 度 室:编 制: 目 录前言1第一章 采区概况3第一节 采区井上下情况3第二节 采区煤层情况3第三节 水文地质7第二章 采区布置7第一节 采区主要技术参数7第二节 采区工作面布置8第三节 采区巷道布置8第四节 采区硐室布置9第三章 采煤方法9第一节 回采工作面采煤工艺9第二节 K4回采工作面采煤工艺10第三节 设备配置11第四章 顶板管理12第一节 支护设计12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
2、制15第三节 机、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16第四节 矿压观测18第五章 巷道掘进18第一节 掘进安排18第二节 掘进设备18第二节 K4煤巷掘进工艺19第六章 生产系统21第一节 运输系统21第二节 通风系统22第三节 监测系统24第四节 综合防尘27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与隔爆设施27第六节 压风系统28第七节 供水系统28第八节 排水系统29第九节 供电系统29第十节 通信照明32第十一节 人员定位系统32第十二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33第七章 灾害应急及避灾路线45第八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指标462 前言一、项目建设背景1 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1.1 项目名称:三汇二矿+525+590m
3、S2S1采区设计。(采区名称是否妥当?采区到底是如何划分的?如果是一个石门一个采区,则应为南一采区)1.2 项目所在位置:三汇二矿井田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北碚区金刀峡镇、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地带,划定开采范围位于三汇镇、金刀峡镇、茨竹镇境内,+280m主平硐井口和主要工业广场位于合川区三汇镇境内,+920m管线斜井、+920m矸石斜井和+950m南翼风井、+770m放水平硐、+590m放水平硐井口位于北碚区金刀峡镇境内,+1016m北翼风井井口位于渝北区茨竹镇境内。本项目位于三汇二矿井田第三水平+290m水平第一个区段+525m+590m标高区间的S2S1采区,对应地表为北碚区金刀峡镇三垭口以
4、北,半坡以东,罗家屋基以南,黄家梁子以西。1.3 矿井隶属关系:三汇二矿隶属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所属控股子公司,系重庆市重点煤矿企业。其中,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99.92%,中节能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占0.08%。2 矿井现状三汇二矿:1977年重庆煤矿设计研究院完成初步设计,经四川省煤管局批准于1988年投产,设计能力为900kt/a,2004年达设计生产能力;2015年实际生产原煤90万吨。三汇二矿2015年末全矿有固定职工总人数1622人,职工人均收入为 57029元。三汇二矿有独立的采矿范围和独立的采矿许可证;有独立的矿井开采系
5、统,包括提升、排矸、通风、运输、供电、供水、供风和瓦斯抽采等,均为独立的生产系统。二、 编制设计依据1 设计采用技术标准(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2)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3)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4)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6)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版(7)渝煤监办20108号文“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8)渝煤监办201125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
6、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12)采区地质说明书。三、 设计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按照现行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和设计委托书的要求,完成本采区设计。(2)根据矿井生产现状,对采区主干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和安全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3)对 “六大”安全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研
7、究分析。(4)+525+590mS2S1采区为+590m水平以下的第一个首采区,该采区首先对K4保护层进行开采解放下部K1煤层,为矿井下部采掘接替做好铺垫。第一章 采区概况第一节 采区井上下情况一、 采区位置+525+590mS2S1采区位于三汇二矿+290m水平的第一个区段,介于8号勘探线以北166m,10号勘探线以南313m之间 ,采区走向长度约1000m,倾斜长约103m。二、 地形地貌 +525+590mS2S1采区对应地表在大坟梁子(在井上下对照图中能否找到该地点?)一带山地,覆盖层厚度为413m519m,地表标高+940+1100m,地压力较大。三、采区周边布置情况+525+590
8、mS2S1采区南部为正在布置的+550-+590mS2-S2边界采区,北部为正在准备的+525+590mS1N1采区,上部、下部均为未开采区域。 四、采区内地质构造情况+525+590mS2S1采区范围内地质构造较多,大多数为斜交正、逆断层,断距落差在0.3-1.3m之间,对采区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一构造对采区内K4煤层影响较大影响工作面连续推进。第二节 采区煤层情况一、煤层性质(这是煤层性质吗?明明是采区煤系情况)龙潭组第一段(P3l1)为主要含煤段,共含煤4层,从下至上煤层编号分别为:K1 K2 K3、K4,其中K1全区可采,K3、K4局部可采。K2煤层不可采。煤层总厚4.94m,含煤
9、系数3.14%。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总厚4.41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2.80%。二、煤层顶底板+525+590mS2S1采区K1 K3、K4煤层顶板为泥岩、砂岩,松软、破碎、易垮落;底板为粘土岩、砂质泥岩,松软、易底鼓、支柱易插底;煤层顶、底板管理难度大种描述显然不妥!,要么分煤层描述顶底板情况,要么不描述而直接见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详见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煤层顶底板名称厚 度(m)岩 性 特 征 及 顶 板 类 别K1老顶3.405.98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细砂岩,层理清楚,易风化,属级顶板。直接顶3.887.00黑灰色薄层状泥岩,采后回柱即陷落,属级顶板。伪顶0.100
10、.30灰褐色粘土岩,局部出现,随采随落。直接底0.701.60灰色粘土岩,受压易膨胀,常产生底鼓现象。老底1.502.10深灰色泥岩,局部为粉、细砂岩石。岩性变化大。K3老顶1.853.67黑灰色含泥质钙质硅质岩,全区稳定,俗称“小铁板”,属级顶板直接顶3.867.89灰色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灰黑色泥岩。属级顶板直接底1.304.03灰、褐灰粘土泥岩,黑色炭质泥岩和泥岩,少数砂岩,影响小。老底2.565.68灰色中细粒砂岩及粉砂岩。K4老顶11.1023.61深灰色含白云质与层状燧石灰岩,俗称“大铁板”。坚硬稳定,缓慢下沉,属级顶板。直接顶0.401.20黑灰色泥岩,节理发育,较破碎,易陷落
11、,属级顶板。伪顶0.100.20暗黑色炭质泥岩,属硬炭。直接底0.500.84浅灰色粘土岩,受压或遇水膨胀,常产生底鼓现象。老底1.203.00深灰色细粒砂岩,岩性变化大,有时为砂质泥岩或砂泥岩互层。三、煤层特性(该部分只需阐述本采区或810号勘探线之间的煤层情况,煤层产状呢?)(1)K1煤层(俗称“大连”)位于P3l1 下部 ,与P2m间距一般在812m之间,平均9.70m。煤层厚度为0.506.64m,平均厚度2.81m,全区可采,为本矿主采煤层。区域上煤层结构与厚度有一定的变化,911勘探线附近,夹矸厚,层数多,浅部34层,总厚度0.420.59m,深部为两层,总厚度0.230.74m,
12、向北逐渐减少为一层,偶尔也有三层,但总厚度均在0.3m以下,夹矸多为黑色炭质泥岩,亦有少量黑色与褐灰色粘土岩,属较稳定型煤层。(2)K3煤层(俗称“癞子炭”) 位于P3l1中部,南段距P3l2及P2m各25m左右,北段与P3l2间距减小,K3煤层全区均有分布,煤厚0.051.45m,平均厚度为0.48m。3勘探线以南一般可采,煤厚0.71.3 m,往北、向西逐渐变薄至不可采,不可采区域煤厚一般为0.4m左右,厚度变化总趋势是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全区均为单一煤层,属较稳定煤层。(3)K4煤层(俗称“楼板炭”)位于P3l1上部,煤层厚度为0.091.41m,平均0.78m,局部可采,就全区而论煤层厚
13、度由南向北,从西向东逐渐变薄,在三汇二矿该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厚度一般在0.90m左右,在三汇二矿,该煤层变化较大,(该处描述前后矛盾,前面是变化不大,后面是变化较大!)在3勘探线以南不可采,厚度在0.6m左右,在3勘探线以北,9勘探线以南可采,煤厚在0.9m左右,9-10勘探线不可采,煤层厚度在0.5m左右,11勘探线以北不可采,煤层厚度在0.5m左右,但在局部变化上厚度又有规律的起伏,煤层结构简单,仅在510勘探线局部出现一层夹矸,夹矸厚度一般小于0.3m,属较稳定煤层。(下表中括号内是什么数据?) 可采煤层特征表序号煤层全区厚度煤层可采区厚度(m)煤层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煤层
14、稳定性煤层可采范围煤层容量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夹矸层数夹矸厚度(m)顶板底板K10.506.642.810.506.642.818.0512.6611.98040.230.74泥岩粘土岩较稳定全矿可采1.45(1.40)K30.051.450.480.701.302.819.2032.6819.8400泥岩粘土岩较稳定局部可采1.50K40.091.410.780.506.642.8122.0852.5735.7110.3泥岩粘土岩较稳定局部可采1.65(1.55)四、煤质(该部分只需阐述本采区或810号勘探线之间的煤质情况,本采区内如无焦煤,则不需对焦煤煤质指标列表)根据四川
15、省华蓥山煤田三汇坝井田补充勘探报告、四川省华蓥山煤田皮家山一、二号井田补充勘探报告,矿井煤类为焦煤、瘦煤、贫煤,其分布范围分述如下:K1煤层35勘探线间+770+290m标高段,部分为中灰、高硫、高热值焦煤; 111勘探线间为中灰、高硫、高热值瘦煤 ;1114勘探线间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贫煤。K3煤层110勘探线间仅104号孔为中灰、高硫、高热值焦煤,其余段为中灰、高硫、高热值瘦煤 ;1014勘探线间为中灰、高硫、高热值贫煤。K4煤层112勘探线仅127号孔、BK4B2两点为中灰、高硫、高热值焦煤,其余段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瘦煤 ;1214勘探线间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贫煤。主要煤质指标统
16、计表(焦煤)分析项目K1煤层K4煤层K3煤层K6煤层原煤灰分Ad()24.7928.8024.4225.47挥发分Vd()11.9210.7410.4011.78固定炭Cd()63.2960.4665.1862.75硫份St.d()4.753.803.213.76磷份Pd()0.01280.0170.040.006发热量Q (MJ/kg) (MJ/kg)27.8326.4626.6024.65浮煤灰分Ad()9.4633.8324.4214.43挥发分Vdaf()17.6718.1218.1413.70固定炭Cd()74.5434.5776.6874.00硫份St.d()1.602.011.6
17、1发热量Q(MJ/kg)36.2836.2336.4436.08胶质层厚度Y(mm)18.3016.8618.025.3牌号:焦煤主要煤质指标统计表 (瘦煤)分析项目K1煤层K4煤层K3煤层K6煤层原煤灰分Ad()24.8525.8325.9530.13挥发分Vd()11.9111.1810.1911.05固定炭Cd()63.2462.9963.8658.82硫份St.d()3.322.943.515.19磷份Pd()0.01280.0170.040.006发热量Q (MJ/kg)27.8326.4626.6024.65浮煤灰分Ad()9.4613.6811.1114.43挥发分Vdaf()1
18、3.1315.9816.4216.24固定炭Cd()77.9834.5776.6874.00硫份St.d()1.601.851.531.61发热量Q(MJ/kg)36.2836.2336.4436.08胶质层厚度Y(mm)6.925.59.18.3牌号:瘦煤 主要煤质指标统计表(贫煤) 分析项目K1煤层K4煤层K3煤层原煤灰分Ad()21.2328.8021.21挥发分Vd()12.4012.3415.29固定炭Cd()66.3758.8663.50硫份St.d()2.912.933.44磷份Pd()0.01280.0170.04发热量Q (MJ/kg)27.8326.4626.60浮煤灰分A
19、d()8.9114.2210.57挥发分Vdaf()14.2815.2615.44固定炭Cd()77.9834.5776.68硫份St.d()1.721.281.70发热量Q(MJ/kg)36.2836.2336.44胶质层厚度Y(mm)000牌号:贫煤第三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情况该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仅有少量灰岩含水层水沿顶、底板裂隙渗入该面(采区设计的该面是指的什么?),在雨季涌水量将略有增大。防治水措施:必须保证采区工作面机、风巷及石门水沟畅通和排水设施(风动隔膜泵、2寸水管)完好,以便及时将涌水排出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是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事,不是介绍水文地质情况时该干的事,但又
20、缺少了最重要的涌水量)二、瓦斯治理情况(与水文地质有关吗?应单独成第四节瓦斯赋存情况。并且才开始进行采区设计,巷道还没设计,更没施工,就已经进行瓦斯治理了吗?)+525+590mS2S1采区通过区段大巷施工穿层钻孔对K1煤层进行了负压抽放,通过K4瓦斯底板巷施工穿层钻孔对K4煤层进行了负压抽放,该区域评估残余最大瓦斯含量为3.5m3/t,小于8m3/t。三、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煤尘爆炸性(与水文地质有关吗?应单独成第五节)+525+590mS2S1采区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K1 K4煤层均属自燃煤层;煤层爆炸性为:K1具有爆炸性危险、K4煤层无爆炸性危险。(采区构造情况呢?)第二章 采区布置第一
21、节 采区主要技术参数一、采区范围+525+590mS2S1采区介于8号勘探线以北166m,10号勘探线以南313m之间 ,采区走向长度约1000m,倾斜长约103m。+525+590mS2以北区段采取跨石门连续开采,因此不存在留设煤柱开采的情况。二、采区储量 +525+590mS2S1采区地质储量K1煤层为525625t,K4煤层为100270t。储量计算走向长(m)倾斜长(m)斜面积(m2)煤厚(m)容重(t/m3)地质储量(t)回采率(%)可采储量(t)煤层10001451450002.51.4552562595499343K110001031030000.591.65100270979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汇二矿525590mS2S1采区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