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ppt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提 纲,一、标准修订背景二、标准修订原则三、修订的主要内容四、标准条文解读,1,2,一、标准修订背景,(一)分类标准的作用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基础性、纲领性技术标准,涉及矿产资源管理、勘查开采活动、资本市场筹融资活动,对掌握矿产资源家底,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战略、政策,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障矿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矿业资本市场投融资活动,维护矿业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3,一、标准修订背景,(二)分类标准修订的动因1.问题导向。1999分类标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术语内涵不清
2、,采用三轴体系表达过于复杂,经济意义划分过细,部分类型实用性不强,国际认可度不高等问题。2.需求导向。党中央、国务院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矿业发展、“放管服”改革、 “两统一”职责履行等。,4,一、标准修订背景,(三)标准修订工作的主要特点1.部领导高度重视。部领导主持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讨论形成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矿产勘查阶段划分思路、方案。2.部相关司局、事业单位形成了合力,相关部委也为推动分类标准的修订和发布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3.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讨论和意见反馈。向社会各界征求了两轮分类和勘查阶段划分思路、方案和一轮分类标准文本的意见建议。,5,二、标准修订原则,(一)统一标准,满足
3、国家资源管理、资本市场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二)简明实用,便于操作,易于国际对比。(三)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四)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易于新老衔接。,6,三、修订的主要内容,(一)调整标准名称。资源储量之间不再加“/”。(二)合理调整勘查阶段。四阶段调整为三阶段。(三)不再采用“三轴”的表达方式。依然考虑地质可靠程度、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等因素。(四)调整了资源量和储量的内涵。资源量明确为预期可经济开采的,不再包括1999分类标准的预测的资源量、次边际经济量。储量在1999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考虑了“贫化”。,7,三、修订的主要内容,(五)简化经济意义划分。保留了经济的概念,增加了预期经济的
4、概念,分别对应储量和资源量,不再使用“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以及“内蕴经济的”术语。(六)简化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由三大类16个类型,简化为资源量和储量两大类5个类型。(七)简化调整了可行性评价阶段条文的相关内容。只做原则性要求,为行业规范的编制留有余地和接口。,8,2020分类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预期可经济开采,可经济采出,两大类,5中类型,9,三、修订的主要内容,(八)调整了资源量转换储量的依据。1999分类标准将可行性评价阶段作为资源量转换为储量的依据。2020分类标准以地质和转换因素的可靠程度为依据。(九)调整了地质可靠程度的评价依据。去除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
5、件等勘查阶段全局性的研究内容。(十)明确资源量和储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停产多年、政策性关停或者处于闭坑残留状态等无法正常开采的矿山仍然保留“储量”状态,不合理。,10,三、修订的主要内容,(十一)新增资源量和储量信息“发布与术语使用”要求。以规范和统一发布固体矿产资源量、储量信息使用的术语,避免各方对发布的资源量、储量数据信息产生误解和误判,影响投资决策和国家宏观决策。,11,四、标准条文解读,(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的统计和发布,矿产资源管理和规划、政策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以及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评价及信息披露。解读:明确分类标准适用于政府矿产资源管理、资
6、本市场筹融资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12,四、标准条文解读,(二)术语和定义。1.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固态自然富集物。解读:该定义依据矿法实施细则。包括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包括能利用矿产资源和尚难利用矿产资源。,13,固体矿产资源类型示意图,14,四、标准条文解读,2矿产资源勘查发现矿产资源,查明其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评价其工业利用价值的活动。解读:(1)采用习惯用语“发现”、“查明”,明确区别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等。(2)定义中“开采利用条件”泛指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水工环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矿山建设外部
7、条件等。,15,四、标准条文解读,3.普查矿产资源勘查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和稀疏取样工程,发现并初步查明矿体或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初步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提出可供详查的范围;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价,作出是否具有经济开发远景的评价。解读:(1)普查阶段目的是“找矿”。(2)鉴于我国探矿权管理实践对探矿权全区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要求,去除了1999分类标准中“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3)提交普查报告时,估算推断资源量。实践中预测了潜在矿产资源的数量,也不应以“资源量”表征。,16,四、标准条文解读,4.详查矿产资源勘查的中级
8、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系统取样工程和试验研究,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提出可供勘探的范围;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储量,作出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评价。解读:(1)明确详查对象为矿床。(2)详查报告不应估算探明资源量。(3)可根据需要,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更为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是通过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为有获取储量需求的用户,提供较为可靠的储量数据。,17,四、标准条文解读,5.勘探矿产资源勘查的高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加密取样工程和深入试验研究,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
9、概略研究,估算资源量,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储量,详细评价项目的经济意义,作出矿产资源开发是否可行的评价。解读:(1)明确勘探对象为矿床。(2)无论是否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勘探报告应先行估算资源量,再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从探明和(或)控制资源量中转换储量。,18,四、标准条文解读,需要强调一点:普查、详查以及勘探阶段的英文名称与1999分类标准有所不同,使用中应注意。,19,四、标准条文解读,6.地质可靠程度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解读:与1999分类标准的定义比较,有显著差异:(1)
10、未与勘查阶段直接挂钩,以避免再次出现“地质可靠程度对应勘查阶段还是块段”之争。(2)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三分为推断、控制、探明,分别对应三级资源量。(3)考虑到“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和开采技术条件”是勘查阶段要求的内容,一般对应的是全局和总体,而地质可靠程度对应的是块段,因此在地质可靠程度的定义中没有提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和开采技术条件的要求。,20,四、标准条文解读,矿产资源勘查阶段(以详查为例)与地质可靠程度定义的比较详查:矿产资源勘查的中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系统取样工程和试验研究,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提出可供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固体 矿产资源 储量 分类 解读 202004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