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外语群科课程纲要暨设备标准.docx
《职业学校外语群科课程纲要暨设备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学校外语群科课程纲要暨设备标准.docx(2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職業學校外語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標準目次 教育部公告教育部公告.1 依據依據.2 職業學校外語群科課程綱要實施函職業學校外語群科課程綱要實施函.3壹、總綱壹、總綱.4一、教育目標.4(一)職業學校教育目標.4(二)外語群教育目標.4(三)科教育目標.4二、群科能力.4(一)群核心能力.4(二)科專業能力.5三、群科歸屬與設科原則.6(一)類科歸屬.6(二)群科歸屬.6(三)設科原則.6四、課程架構、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7(一)課程架構.7(二)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8五、校訂科目規劃原則.11六、實施通則.12(一)課程設計.12(二)教材編選.12(三)教學實施.13(四)教學設備規劃
2、.13(五)教學評量.14(六)行政配合.14貳、教學綱要貳、教學綱要.16一、一般科目.16(一)語文領域(Language Field).16II(二)數學領堿(Mathematics Field).59(三)社會領域(Social Studies Field).71(四)自然領域(Science Field).111(五)藝術領域(Arts Field).152(六)生活領域(Life Field).159(七)健康與體育領域(Health and PE Field).181(八)全民國防教育.212(九)綜合活動(IntegrativeActivities).213二、專業及實習科目.
3、217(一)英語聽講練習(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17(二)英語聽講練習(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19(三)英語聽講練習(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20(四)英語聽講練習(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22(五)日語聽講練習(Japa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24(六)日語聽講練習(Japanese Listeni
4、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26(七)日語聽講練習(Japa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27(八)日語聽講練習(Japa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228(九)英文閱讀與習作(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229(十)英文閱讀與習作(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231(十一)英文閱讀與寫作(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233(十二)英文閱讀與寫作(E
5、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235(十三)日文閱讀與翻譯(Japanese Reading and Translation).237(十四)日文閱讀與翻譯(Japanese Reading and Translation).239(十五)日文閱讀與翻譯(Japanese Reading and Translation).241(十六)日文閱讀與翻譯(Japanese Reading and Translation).243(十七)計算機概論(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245(十八)計算機概論(Introduction to
6、Computer Science).247(十九)商業概論(Introduction to Business).250參、設備標準參、設備標準.254一、設備規劃共同原則.254(一)一般規範.254(二)共用專業教室.254(三)設備規劃數量.255(四)設備購置.255二、一般科目設備標準.256(一)英文.256III(二)基礎物理 C.258(三)物理 D.259(四)基礎化學.261(五)基礎生物.262(六)地理.264(七)音樂.265(八)美術.266(九)藝術生活.267(十)生活科技.268(十一)家政概論.269(十二)計算機概論.270(十三)體育.273(十四)健康與
7、護理.278三、專業及實習科目設備標準.280(一)英(日)語聽講練習.2801 教育部公告2 依據3 職業學校外語群科課程綱要實施函4壹、總綱一、教育目標(一)職業學校教育目標職業學校以教導專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培育實用技術人才,並奠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為目的,為實現此一目的,須輔導學生達到下列目標:1.充實專業知能,培育行職業工作之基本能力。2.陶冶職業道德,培養敬業樂群、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3.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豐富生活內涵,並增進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4.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以奠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二)外語群教育目標1.培養學生具備外語群共同核心能力,並為相
8、關專業領域之學習或高一層級專業知能之進修奠定基礎。2.培養健全外語相關產業之初級技術人員,能擔任外語領域有關外國語言應用之工作。(三)科教育目標各校應依據職業學校教育目標、群教育目標、學校特色、產業與學生需求及群核心能力等條件,訂定明確之科教育目標。二、群科能力本課程綱要之規劃、設計、實施,應培養學生下列各項能力:(一)群核心能力1.一般能力1.1 生活適應及未來學習之基礎能力1.1.1 具備解決問題及調適情緒之能力。1.1.2 啟迪尊重生命之意識。1.1.3 奠定生涯發展之基本能力。1.1.4 養成終身學習之態度。1.2 人文素養及職業道德1.2.1 陶冶人文基本素養。1.2.2 養成尊重差
9、異之態度。1.2.3 培養同儕學習之能力。1.2.4 涵養敬業樂群之精神。1.3 公民資質及社會服務之基本能力1.3.1 深植積極進取之觀念。1.3.2 培養自我表達及人際關係處理之技巧。51.3.3 陶冶民主法治之素養。1.3.4 養成樂於服務社會之態度。1.3.5 增進國際瞭解之能力。2.專業能力2.1 具備中英語文或中日語文聽、說、讀、寫能力。2.2 具備基礎商業知能及使用商務活動的技能。2.3 具備客訴事處理能力,瞭解行業特性及熟悉職場倫理與禮儀知識。2.4 具備正確使用事務機器及電腦資訊軟體能力。(二)科專業能力各科應依據學校特色、職場需求、學生生涯發展等,依其專業屬性及職場發展趨勢
10、敘寫科專業能力。6三、群科歸屬與設科原則(一)類科歸屬表 1 外語群之類科歸屬表適用學校類別商業類適 用 科 別應用外語科(英文組)、應用外語科(日文組)其他依法設立之新科別(二)群科歸屬1.同一科不得同時歸屬二群以上。2.同群若有二科以上者應組成群課程研究小組,規劃、統整群課程科目及教學資源。(三)設科原則科之設立、變更或停辦應依職業學校法相關規定及下列原則辦理:1.考量國家建設及地方產業需求,並注重學生未來就業發展。2.因應社會變遷及職場需求,發展具前瞻性、實務性科別。3.配合學校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及特色,考量軟硬體教學設施、專任師資素質水準、學生就業情形等,整合現有辦學條件、規模及資源自
11、行發展規劃。4.科別名稱應與設科目標、課程科目特色相符,並不得與其他已設科別名稱相似或相近,以避免混淆。5.科之設立、變更及停辦須於前一年度十月底前,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6.新設科別應符合類科及群科歸屬,並依職業學校法之規定辦理。7.科之設立、變更及停辦經課程發展委員會、校務會議決議通過後,函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但申請設立尚未訂定課程綱要之新科,應先層轉教育部核准後設立。7四、課程架構、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一)課程架構,如下表所示:表 2 外語群課程架構表類別部定必修校訂(必修、選修)科目學分百分比(%)學分百分比(%)一般科目1.國文(16)2.英文(12)3.數學(6-8)4
12、.社會領域(6-10)5.自然領域(4-6)6.藝術領域(4)7.生活領域(4)8.體育(12)9.健康與護理(2)10.全民國防教育(2)68-7635.4-39.6%88-9645.8-50%專業及實習科目1.英語聽講練習日語聽講練習(8)2.英文閱讀與習作日文閱讀與翻譯(4)3.英文閱讀與寫作日文閱讀與翻譯(4)4.計算機概論(2)5.計算機概論(6)6.商業概論(4)2814.6%小計96-10450-54.2%88-9645.8-50%彈性教學時間0-8(可作為補救教學、輔導活動、重補修或自習之用)活動科目18(含班會及綜合活動,不計學分)可修習總學分184-192 學分上課總節數2
13、02-210 節畢業學分數160 學分說明:1.本群所屬各科規劃課程時,應符合本架構表規定。2.本群所屬各科之部定科目應符合本表規定。3.校訂科目由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可含一般科目與專業及實習科目)。4.上課總節數係活動科目及可修習總學分二欄位之合計。5.本表各百分比的計算,其分母依可修習總學分之上限 192 計算。8(二)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表 3 外語群課程綱要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建議表課程類別 科目授課節數備註第一學年第二學年第三學年名稱名稱學分一二一二一二部定必修科目一般科目語文領域國 文 -16333322英 文 -12222222數學領域 數學6-8222【0-2】可以彈性調
14、減 2 學分合計 6-8 學分社會領域歷史6-10【2-4】【2-4】【2】地理公 民 與 社 會自然領域基 礎 物 理4-6【1-2】【1-2】【2】基 礎 化 學基 礎 生 物藝術領域音樂4(2)(2)()表各校自選二科,共4學分美術藝 術 生 活生活領域生 活 科 技4(2)(2)()表各校自選二科,共4學分家政計 算 機 概 論生 涯 規 劃法 律 與 生 活環境科學概論健康與體育領域體 育 -12222222健康與護理I211男、女生均須修習,各校視需要自行規劃選修課程全 民 國 防 教 育 I 211小計 68-76 18-21 18-21137-966各群依屬性不同得進行差異性規
15、劃專業及實習科目英語聽講練習-82222二選一日語聽講練習-英文閱讀與習作422二選一日文閱讀與翻譯【2】【2】英文閱讀與寫作422二選一日文閱讀與翻譯【2】【2】計算機概論22第一學期應開設生活領域之計算機概論計算機概論633商業概論422小計28687700部 定 必 修 科 目 合 計 96-104 24-27 26-292014-1666校訂科目必修專題製作2-6各校視需要自行規劃小計選修各校原則開設規定選修學分1.2倍之選修課程,供學生自由選修小計校訂科目合計 88-965-83-61216-182626彈性教學時間0-80-10-10-10-10-20-2可作為補救教學、輔導活動、
16、重補修或自習之用合 計(學分)184-192 31-32 31-32 31-32 31-32 30-32 30-32畢業學分數為 160 學分部定必修科目活動科目班會6111111必修科目不計學分綜合活動12222222必修科目不計學分每 週 教 學 總 節 數202-210 34-35 34-35 34-35 34-35 33-35 33-359說明:1.本表所定節數為每週上課教學節數,每週 35 節,每節 50 分鐘;每週上課 1 節,持續一學期(18 週)以 1 學分計。2.每週得規劃 0-2 節彈性教學時間,可作為補救教學、輔導活動、自習或重補修之用,其中重補修得依規定核計學分,其餘不
17、計學分。3.專業實習(含實驗、實務)科目內容及學分之認定及採計原則,依相關辦法之規定。4.數學、社會與自然領域之部定必修部分,以學科基本知識為主,注重通識及對人文、生命與自然的關懷,俾有助於提升終身學習之能力與興趣。5.數學領域包括數學-,建議開設於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及第二學年第一、二學期,每學期 2 學分,各校可依群科屬性、學生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彈性調減 2 學分,合計為 6-8 學分。6.社會領域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每科 2 學分,各校可依群科屬性、學生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師資調配等彈性開設,合計為 6-10學分。7.自然領域包括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三科,各校
18、可依群科屬性、學生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師資調配等因素彈性開設,合計為 4-6 學分。8.藝術領域包括音樂、美術、藝術生活三科,每科 2 學分,各校自選二科共 4 學分建議開設於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9.生活領域包括生活科技、家政、計算機概論、生涯規劃、法律與生活、環境科學概論六科,每科 2 學分,各校自選二科共 4 學分彈性開設。10.活動科目每週 3 節,包括班會 1 節及綜合活動(含社團活動與週會)2 節;班會列入導師基本授課時數。11.表中所列科目所設置之學年、學期或學分數,得視實際需要酌予調整,惟科目內容有其學習先後順序者,應依序開設,不得任意顛倒。12.校訂科目分為必、選修科目,
19、可開設一般科目、專業及實習科目,每一科目規劃以 2-4 學分為原則。其中必修科目需規劃專題製作至少 2 學分,選修科目由學校原則開設規定選修學分1.2倍以上之選修課程,供學生自由選修。然得視各群科實際需求,酌減選修課程10%,但需事先陳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後方可實施。13.數學、社會、自然等三領域之各科,學校可依群科屬性、學生生涯規劃、社會需求和學校發展特色,經由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於各領域中依規定擇定開設科目、學分數及授課學期。14.職業學校學生畢業學分數為 160 學分,包括:14.1 表列部定必修科目 98-106 學分均須修習,並至少 85%及格,始得畢業。14.2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
20、少需修習 80 學分以上,其中至少 60 學分及格,含實習(含實驗、實務)科目至少 30 學分以上及格。1014.3 學校可依課程特色報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後,增減學生畢業學分數,最低畢業學分數不得少於 150 學分。15.職業學校體育班之課程、教材及教法應保持彈性,適合學生身心特性及體育類別需求,其課程綱要由教育部另訂之。16.校訂科目學分數範圍之計算,依可修習總學分之上限192計算。11五、校訂科目規劃原則(一)校訂科目應依各群科課程綱要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表之規定及下列原則進行規劃:1.校訂科目應依學生生涯發展之需求,規劃就業準備、專業預備、認證或證照等類別多元模組課程,並注意橫向統
21、整及縱向銜接。2.學校應依據課程規劃理念、課程架構、學生進路需求、師資結構、設備狀況等因素,以發展策略分析(如 SWOTS)進行校訂科目之規劃。(二)學校應依據區域特色、學校背景、優勢與機會,建立校訂課程規劃與審查機制。(三)校訂科目之選修科目學分,原則開設 1.2 倍之選修課程,供學生自由選修。然得視各群科實際需求,酌減選修課程 10%,但需事先陳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後方可實施,並於總體課程計畫中敘明。(四)校訂專業及實習科目需明列專業科目或專業實習科目屬性。(五)校訂必修科目中需開設符合職場專業需求之專題製作科目,培養學生創作及統整能力。(六)校訂科目不可於不同年級重複開設相同課程內容,
22、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各校陳報總體課程計畫時列入備查檢核重點,並為督導考核與編列經費、補助款之重要參考項目。12六、實施通則(一)課程設計1.學校課程設計與規劃,須以本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標準為依據。2.課程發展,應以部定各群必修科目為基礎,以科為單位,發展各科校訂必選修科目,以落實學校辦學特色。3.部定必修科目,其目的在培育各群人才之核心能力。學校應優先籌措資源,以有效達成課程目標。4.一般科目應著重人格修養、文化陶冶及藝術鑑賞,並應注意與專業知識能相配合,尤應兼顧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指引之融入,以期培養學生基本核心能力,務使學生成為均衡發展之健全公民。5.部定一般科目中除語文領域、健康與體育
23、領域及全民國防教育外,數學、社會、自然、藝術、生活等領域之各科目,學校可依群科屬性、學生生涯規劃、社會需求和學校發展特色,經由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於各領域中依規定擇定開設科目、學分數及授課學期。6.專業科目及專業實習(含實驗、實務)科目、專題製作應以實務為核心,輔以必要的理論知識,以配合就業與繼續進修之需求,並兼顧培養學生創造思考、問題解決、適應變遷及自我發展之能力,務使學生具有就業或繼續進修所需基本知能。7.各科目教學或活動時應融入下列內容:海洋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環保教育、職業安全衛生、健康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與價值澄清、災害防救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及相關
24、議題、人權教育、法治教育、輔導相關議題、消費者保護-建立正確使用中醫藥之觀念、憲政相關課程、公民教育融入班週會教學活動、永續發展、學生挫折容忍力及情緒管理之議題、人權問題融入課綱說明、全國法規資料庫融入一般科目公民課綱說明等,以充實學生學習內涵,並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8.各科目教學綱要所列之教材大綱,可視學生程度、社會需要及科技之發展酌量增減;各單元教學時間亦可視實際需要酌量調整。9.男女學生一律修習全民國防教育、健康與護理課程,並得合班上課,其教學內容相同。10.活動科目每週 3 節,其中班會 1 節,綜合活動(含社團活動與週會)2 節為原則。11.學校應就每學年入學之新生擬妥修業期間之總體
25、課程計畫,最遲應於實施前半年函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備查並上網公告,修正時亦同。(二)教材編選131.學校應訂定教科書選用及教材編訂有關規定,以利教師編選合適的教科書或教材。2.學校應鼓勵教師針對學生程度編選適性教材,以利學生適性學習。3.教材選擇應顧及社區及學生需求並配合科技之發展,使課程內容與生活相結合,以增進學生學習興趣,且能理解實際生活之各種問題,並謀求解決之道。4.教材之選擇應顧及學生之學習經驗,並配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程序,一方面能接續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經驗,一方面須考慮與技專校院銜接。5.教材之選擇,須衡量不同學習階段間縱向銜接,教材內容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具體而抽象,逐次加深加廣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校外 语群 课程 纲要 设备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