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短文两篇》-试卷含答案解析(1).pdf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短文两篇》-试卷含答案解析(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短文两篇》-试卷含答案解析(1).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第 1717 课课 短文两篇课时练短文两篇课时练一、课内阅读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B濯清涟而不妖濯:洗C不蔓不枝蔓:枝茎D宜乎众矣宜:应该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远
2、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B濯清涟而不妖而钱不沾湿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D莲,花之君子者也卿今者才略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C文章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作者对牡丹的赞美之情。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的主旨是“爱莲”即爱君子之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
3、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可爱者甚蕃(_)(2)不可亵玩焉(_)(3)亭亭净植(_)(4)宜乎众矣(_)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气质风度方面,表现出莲的通达正直,美名远扬。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
4、利世风的鄙弃。D文章将菊、牡丹、莲拟人化,又从映衬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7周敦颐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请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各自蕴含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看法。链接材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荀子劝学阅读文言文陋室铭,完成下面小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B谈笑有鸿儒鸿:大C
5、往来无白丁白丁:白白劳动,不给报酬D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9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一句画一处)山 不 在 高,有 仙 则 名。10请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孔子云:何陋之有?11请用原文的句子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3)表明了“陋室”主人不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对偶句是:_,_。1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19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可以调素琴(_)(2)往来无白丁(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劳形。22全文以“_”一句为文眼,而后又描写了陋室的居室环境、_ 和日常生活。以此来反映中心。二、对比阅读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
8、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孔子家语)(注释)商:卜商,字子夏。赐:端木赐,字子贡。化:同化,与趋向一致。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丹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漆:墨漆。2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2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5乙文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指贤士居所。甲文中除了“陋室”外还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26甲文中“谈笑有鸿儒,往
9、来无白丁”与乙文中“丹之所藏者赤”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这些交友方式?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人教部编版 初中 年级 语文 下册 课时 短文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