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2).pdf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2).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时练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时练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基础巩固1 李白,字,号,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2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6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
2、?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8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9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二、能力提升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它交代了远渡的_和此行的_。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_5品味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课时 唐诗 荆门 送别 试题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