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4 第三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一、【答案】D【解析】由材料“找寻那些基督徒”可知,宗教因素是新航路开辟的驱动因素之一,D 项正确。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答案】D【解析】材料不能反映“专制王权国家最早开始海上探险”,并除 A 项;封建国家并非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而支持新航路开辟,排除 B 项;殖民探险者与专制君主是利益上的契合,不能体现遵守契约精神,排除 C 项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对黄金需求日益增大,而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对财富的追求及享乐支持探索寻求黄金的线路,故 D 项正确。3.【答案】D【解析】新航路
2、开辟前胡椒在欧洲价格居高不下,反映了地中海传统商路被阻断影响了东西经济交流,对欧洲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故 D 项正确。路途大远不是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未体现中转商的影响,排除 B 项;胡椒价格上涨并不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可能性,排除 C 项。4.【答案】D【解析】明朝时期中国远航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其经济根源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模式,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西方经济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 项正确自然地理条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根源,A 项错误;“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君主
3、专制统治的程度”不是根本原因,故 B、C 两项错误。5.【答案】D【解析】“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是指西班牙。葡萄牙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材料中的“商品经济发展”“东西方贸易逆差”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欧洲货币短缺”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故 D项正确。A、C 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是影响,排除 B 项 6.【答案】A【解析】发现新世界之路是指新航路开辟,其原因主要是西欧因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金银财富和新市场,A 项正确,其他三项虽属于原因,但不属于根源,排除。7.【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他”的远洋探险事业指达迦马开辟了到
4、达东方的新航路,A 项错误;达迦马的远航是葡萄牙国王支持的,故 B 项正确;首次实现全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由西班牙国王支持,C 项错误;首次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哥伦布,也是由西班牙国王支持的,D 项错误。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与麦哲伦签订远洋探险协定”“麦哲伦为新发现地的总督和钦差大臣,有权得到新发现地全部收入(扣除开支后)的 1/20 和新发现 6 个岛屿中的 2 个;西班牙国王必须为探险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4 队装备 5 艘船,提供必需的物资。武器和保障供应人员”可知,麦哲伦殖民活动曾得到西班牙政府积极支持,故 A 项正确,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5、,排除;材料中只涉及西班牙殖民者,C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西班牙的殖民活动,没有体现整个西殖民活动,故 D 项错误。9.【答案】B【解析】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横渡大平洋,完成环球航行经过马六甲海峡。故选 B 项。新航路开辟时,美国和荷兰尚未诞生,排除 A、C 两项;英国没有参与早期新航路开辟活动,排除。10.【答案】D【解析】“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运用的是唯物辩证法,指出了文明发展和联系产生的必然性;美洲一直在那里,却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把哥伦布到达美洲称为“两个文明会合”用整体视角。全球一盘棋的眼光分析文明的发展和联系;联合国
6、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是客观中立地分析这一事件,体现了对多种文明的平等态度,综上所述。故选 D 项。11.【答案】D【解析】迪亚士、达伽马的远航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这与材料“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不符,排除 A、B 两项;哥伦布西航是在 15 世纪末,这与材料时间“16 世纪”不符,排除 C 项;由材料可知,这次航行由西班牙王室支持。航路是向西航行。时间是在 16 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于 1519-1522 年进行)相符,D 项正确。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故选 C 项
7、。13.【答案】A【解析】材料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分析。从这一角度来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A 项正确。B、C 两项是从欧洲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新航路开辟没有使入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D 项错误。14.【答案】D【解析】A 项是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B、C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故 D 项正确。15.【答案】D【解析】菲律宾的国名来自于殖民国家的王储的名字
8、,由此可知,菲律宾国家名字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故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6.【答案】B【解析】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只体现出对西欧的影响,与题干“双重的结合”不符,排除 A 项;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同时也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与掠夺,故 B 项正确;资本输出属于 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侵略的特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 项;工业革命是在18 世纪,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排除 D 项。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3/4 17.【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欧洲人等外来人种及混血人种所占的比重较大
9、,土著印第安人所占的比重较小,这是早期殖民扩张中欧洲人殖民美洲并屠杀土著印第安人。进行黑奴贸易等所造成的。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18.【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三角贸易对非洲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得非洲在四百多年间损失了约 6 000 万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对非洲人民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故 B 项正确。A、C 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材料无法全面体现“欧美殖民者发家路上的血腥事业”,排除 D项。1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故选 B 项。葡萄牙白银大量流出不符合材料,排除 A.C.D 三项。20.【答
10、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了商业革命,其重要表现就是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题干所述农作物的传播就是商业革命的表现,在商业革命的影响下,“餐桌革命”出现。故选 A 项。黑奴贸易。地球板块漂移与美洲作物向亚洲地区传播及“餐桌革命”无关,排除 B、D 两项;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过美洲,排除 C 项。21.【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的时间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前后。新航路开辟后,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选 B 项。图示反映的是小麦价格的趋势,而不是出口量,排除 A 项 C、D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新开辟地的召唤力松驰了农奴制的
11、束缚”“农奴制的削弱是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欧洲诸国从事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的程度与其摆脱封建束缚的程度成正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封建制的瓦解起了促进作用,故 A 项正确。B 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C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23.【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封建势力的打击和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的影响是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不是对西欧的主要影响,应排除。24.【答案】C【解析】题干现象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 A 项;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经济联系,引发了
12、商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流,故 C 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D 项不属于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25.【答案】B【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这是其最主要的影响,故选 B 项;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物价飙涨,但不最主要的影响,A 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资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4/4 本原始积累,但不最主要的影响 C 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但不最主要的影响 D 项错误。二、26.【答案】(1)影响:对欧洲:证实了地圆学说,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推动欧洲殖民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为西欧国家向工业
13、文明的转变准备了条件。(8 分)对中国: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种类,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促进中国人口增加;社会发展面临环境问题。(6分)(2)方式: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4 分)选择一:自愿性移民:大批欧洲人为追求财富殖民美洲。(2 分)推动了美洲的开发和发展,(2 分)掠夺大量财富运往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 分)破坏了印第安文明,致使印第安人大幅度减少。(2 分)选择二:被迫性移民:奴隶贸易使人口由非洲流向美洲。(2 分)为(2 分)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2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寻觅香料的伟大航行揭开了这个星球的真实地理面貌”可得出“伟大航
14、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根据材料二“欧洲诸势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攫取据点,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香料不仅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长成欧洲殖民帝国的种子”可得出“伟大航行”推动欧洲殖民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根据材料一“新食物和新贸易模式重新界定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接着他们促使英国崛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可得出“伟大航行”为西欧国家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一“在中国,人口从 1650 年的 1.4 亿增加到 1850 年的 4 亿”可得出“伟大航行”促进中国人口增加;“长江盆地的高地森林被砍伐,以便腾出空间生产蓼蓝和黄麻,种植这两种植物的农
15、民以玉米和番薯维生”可得出“伟大航行”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种类,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但同时也使社会发展面临环境问题。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第二小问,首先需要解读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按照所给时间“15-18 世纪”及图中路线是从欧洲。非洲前往美洲,结合所学可以判断,自愿性移民主要 是欧洲殖民,而被迫性移民主要是三角贸易。第三小问,如果选择自愿性移民,可以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美洲发展。对印第安文明的破坏等角度归纳;若选择被迫性移民,可以从非洲的灾难与落后。推动美洲的发展。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等角度归纳 27.【答案】(1)时代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
16、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荷兰独立及海外贸易的发展荷兰人对北冰洋地区的航海探索。(6 分)相同点:官方力量支持;以亚洲(或中国)为目的地;多次远航。(6 分)(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巴伦支船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6 分)(3)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拓展了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航路。(6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间,根据材料一“反对西班牙统治”“157 年,尼德兰探险家布鲁内尔航行到北冰洋的鄂毕湾”“尼德兰合众省 独立”等信息,并结合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归类概括第(2)同,结合所学并根据材料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测试 试卷 答案 在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