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x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版权所有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
2、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融合的前提条件。(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21cnjycom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块内容通过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突显出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222 年,魏、蜀、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80 年,西晋短暂统一。316 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南方先后历经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本民族旧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
4、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www.21-cn-2教学方法图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成语典故草木皆兵。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古代的什么战役吗?战役的战况如何呢?欣赏动画。回答问题:淝水之战。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新知(授新课)1
5、淝水之战 过渡:苻坚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带兵南下,与东晋政权大战于淝水。(1)布置任务:在教材上P86页找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作战双方、交战原因、兵力、结果、影响。(2)故事会: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四个成语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过程。(3)动脑筋:为什么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1)时间:公元383年。地点:淝水。交战双方:东晋前秦。交战原因:前秦企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兵力:东晋8万,前秦80万。结果:东晋大败前秦(以少胜多)。影响: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2)学生代表讲述“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的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历史资料 部编版中考历史资料 中考历史课件 中考历史学案 中考历史设计 中考历史专题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指导 中考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