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案一.doc
《《滥竽充数》教案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滥竽充数》教案一.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郭昶老师在2002年7月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20周年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的一节课。由于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中心,开展课内拓展阅读等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竽眼儿齐湣王等词的字音。2、通过对课文前后描述的对比理解寓言的寓意。3、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相对应的古文,并能根据古文复述故事。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教学方法从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发,链接古今文化,构建立体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寓言学习的特质,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
2、化的熏陶,获得语言的发展。教学流程一、看图写词1.在祖国的语言宝库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为数不少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看图写成语。请同学们准备好本子,等会儿出示的每幅画面只停留10秒钟,同学们得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然后快速地写下来。2.(课件逐幅出示相关画面)学生看图写成语。3.交流。(出示答案: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滥竽充数)齐读成语。4.学生较对并订正。(采访全部正确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成语的。)二、揭题解竽1.揭题。会写滥竽充数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滥竽充数(板书课题)2.理解竽。竽指的是什么?学生猜想,教师简
3、介。(出示竽图,播放用竽吹奏出的凤凰展翅片段)这就是竹做的乐器mdash;mdash;竽,我们听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来的名曲凤凰展翅的片段。3.设疑。那么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完一遍后把手举起来继续读。三、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检查交流。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指导读准竽眼儿齐湣王的读音。理解竽眼儿。竽有眼儿,还有什么乐器有眼儿?眼儿就是小孔)2.再读课文。课文虽然简短,但要真正读通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并且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问题。(预测学生可能不懂的问题:课文写谁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怎样滥竽充数?随机理解复姓南郭。)四、学文明意1.找
4、重点句。课文中哪句话写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出示重点句: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学生齐读)2.理解重点词。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他滥竽充数?(装腔作势)换词理解。请给装腔作势换个词。(装模作样)3.看录像练说。1)看录像。你能想象他是怎样装腔作势、怎样充数的吗?我们来看一南郭先生第一次吹竽的情景。(播放录像)2)说话练习。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来说说南郭先生是怎样装的?怎样充的?3)指导朗读。小结:同学们,滥竽充数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的充会的,不懂的装懂的,以次的充好的。4.明寓意。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指名读描写结果的段落。请你对南
5、郭先生说几句。(南郭先生最后是落荒而逃,不走的话还会被判个欺君之罪,看来没有真本领,不懂装懂、以假乱真是不行的,即使混得了一时,也混不了一世。)五、古文链接1.看注释,了解出处。读懂了寓言,你知道这寓言的出处吗?(提醒学生注意文下的注释选自韩非子。)关于韩非子你有哪些了解?(教师简介: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韩非,子是对他的尊称。就像我们听到过的孔子、孟子一样。韩非子这本书是后来人收集他的言语、论著编写而成的)小结:注释部分的字很小,但它却像是我们学习大道上的指路牌,这么一指,就让时光倒流到2000多年前了。下面就让我们追根溯源,来看看韩非子中的滥竽充数是怎样写的。)2.读古文,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滥竽充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