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学设计第六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2.完成“老鼠和大象”节奏游戏。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准备手风琴、磁带、录音机教材分析大象和老鼠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场。歌曲节奏样式丰富,乐句有短而长,节奏有急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宽,演唱形式有独唱有合唱,整个歌曲在对比中有统一,适于歌唱,表演效果颇佳,难度适中。教学过程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
2、。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1.教师范唱歌曲。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二声部合唱部分。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部分。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先放慢速度学唱。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找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2.根据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教学准备
3、录音机、磁带教材分析洋娃娃之梦这是一首儿童钢琴独奏曲,入选全国业余钢琴考级曲目。作品通过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型的变化,刻画不同的意境,描绘了洋娃娃富于童趣和幻想色彩的生活。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行板摇篮曲、中速洋娃娃的梦、小快板洋娃娃的舞蹈。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1.演唱或表演老鼠与大象。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娃娃在做什么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1.听录音。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
4、表演。五、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材分析1.小拇指的故事1908年,拉威尔从17世纪法国诗人查理贝洛民间故事集鹅妈妈的故事中选取了几则故事创作了钢琴组曲鹅妈妈组曲,包括睡美人、小拇指、瓷偶女皇、美女与野兽、仙境般的花园。小拇指的故事描绘了小拇指在迷失的森林中寻找回家的路。2.瓷偶女皇瓷偶女皇根据乌诺阿夫人的童话小绿蛇创作。童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魔法变成了丑姑娘,英俊的王子被变成了小绿蛇。为了恢复本来面貌,丑姑娘和小绿蛇来到瓷偶王国,后来在
5、女皇的帮助下,两人恢复了人形。这首乐曲描绘丑姑娘求助于瓷偶女皇,当丑姑娘洗浴时,瓷偶王国的瓷娃娃奏响了各种乐器,到处充满了叮咚声,女皇庄严的出现,公主恢复了美丽的容貌。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老鼠和大象,引入新课。1.复习歌曲老鼠和大象。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中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小拇指的故事。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3.请学生在乐曲的伴
6、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1.教师讲述童话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中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回答。2.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风格的音乐。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4.请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四、小结五、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情教学目标1.能由表情地演唱歌曲。2.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教学准备手风琴、磁带、录音机教材分析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歌曲由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1
7、957年,曾获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音乐作品一等奖。这是一首叙事体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舒展、感情真挚、富于口语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并学唱歌曲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1.播放歌曲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叙事性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歌曲中叙述的这样不同的两种生活,我们分别采用那种情绪来演唱,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取一种方案,并带着这种方案设计的情绪,开始跟随老师学唱歌曲。三、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一段亲切、安逸的情绪。1.范唱运用快速、中速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请学生选择哪种速度的演唱更符合叙事故事的需要。2.教师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故意夸大每一乐句的力度变化。教师再平和地演唱歌曲,请学生做出评论和选择。3.学会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三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四、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二段悲愤、凄惨的情绪。1.教师分别运用低沉、轻飘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段,请学生选择那种速度的演唱更符合第二段叙事的故事情节的需要。2.教师自己演唱或请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二段,尝试不同的力度演唱带重音记号的乐句,请学生做出评论。3.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注意结尾三句渐弱的处理。五、小结六、课后反思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