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县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 .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 为了探索建立农村五保供养的新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在医、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今年以来,*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全面启动了农村五保供养“爱心责任行动”,对农村分散五保对象实行“爱心”责任代养,奉献爱心,明确责任,体现亲情,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严肃的课题 *县属典型的山区贫困大县,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868人,其中,孤老2981人,孤儿887人。由于受区位、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五保对象中分散供养对象高达3540人,占五保对象总数的90%以上。这些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在医疗保障、基本生活、困难解决、行为监护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表现在: 一是住居分散造成集中供养难。我县地处秦巴山脉,属山区丘陵地形,幅员广阔。3540名农村五保对象散居在全县43个乡镇528个村,且有半数以上生活在离乡(镇)场镇10公里以外山高坡陡的村落,老人们长期生活在所熟悉的故土,在心理上不愿承受背井离乡的痛楚。同时,由于我县属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人均gdp仅4260元,地方财政投入乡镇敬老院建设资金十分匮乏,以致敬老院设施老化、维修困难。因此,从供养条件上难以满足集中供养需求,实行“爱心”责任代养是必然选择。 二是国家政策与地方实情缺乏联接机制。2006年3月,新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对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该条例更多
3、的是强调对象审批、资金管理和集中供养等方面的责任,而对于农村分散五保对象的供养措施和责任机制等未作详尽阐释和界定。以致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政策支持,如五保对象在医疗保障、住居条件、孤儿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上,缺乏系统的科学的长效机制。因此,建立“爱心”责任代养制势在必行。 三是浓郁的孝道文化催生“爱心”代养。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孝道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了把老年人政策待遇落实好、把老年人文化生活丰富好、把老年人言论行为引导好、把老年人自身作用发挥好、把老年人的事业关心好的“五好”思路,制定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有”目标,组织开展了孝道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
4、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县委倡议、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孝道日”,并把2007年列为“省级敬老模XX县区”争创年。我县浓郁的孝道文化建设氛围,为我们开展农村五保供养“爱心责任行动”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实行“爱心”责任代养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孝道文化。 二、有效的措施 我县实施农村五保供养“爱心责任行动”,主要特点是建立“代养制”,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实行“爱心”责任代养。其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代养热情。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政府发出了“爱心”责任代养倡议书,县民政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五保供养“爱心责任行动”的通知
5、,明确了代养人的报酬,主要是坚持精神鼓励和经济补偿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经济补偿为辅”的原则,对代养人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精神鼓励包括:乡镇给代养人颁发敬老荣誉证书;县民政局给代养人颁发社会工作者聘书;每年通过评比后,县政府颁发100个模范敬老光荣匾。经济补偿包括:每年给予代养人适当的补偿金;协调相关部门在就医、建房、就业、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代养人适当的优惠政策;五保老人死亡后,代养人对其土地、山林等有优先承包权,对其房产有优先购买权。 二是明确代养方式,界定代养内容。在代养方式上,按照代养人、五保对象双方自愿的原则,采取“亲友代养、干部代养、委托代养”三种方式,由具有供养能力、富有爱
6、心和责任感的亲戚朋友、党员干部及社会人士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进行“爱心”责任代养。“爱心”责任代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同时,代养人还定期或不定期对五保对象交心谈心进行精神慰藉,用亲情和真情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三是制定“两书一卡”,落实代养责任。由县民政局负责,建立了“两书一卡”责任机制,有效落实了代养责任。“两书”即:一是申请书,由代养人提出自愿代养申请;二是协议书,由乡镇民政办与代养人、代养对象三方共同签订代养协议,界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代养人的代养内容、代养职责及代养报酬等。“一卡”即:爱心责任卡,由县民政局负责给代养人制发爱心责任卡,
7、包括代养人和代养对象的基本情况、代养内容和代养职责等三大内容。为确保“爱心”代养质量,专门建立了回访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代养对象家中,走访调查代养落实情况。截止目前,全县实行“爱心”代养对象3540人,其中,亲友代养2221人,干部代养1124人,委托代养195人,代养双方关系融洽。 三、显著的效果 我县通过农村五保“爱心”责任代养的实践,有效化解了农村五保供养难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融洽了人文关系,推动了孝道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弥补了政策不足。全县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联村组、干部群众到人头的办法,通过广泛推广投亲靠友寄养、左邻右舍代养、党员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 2022 农村 五保 供养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