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案.doc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二、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
2、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以情、趣开路。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1、创设情境:比身高。(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
3、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2、同桌学生讨论。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5、
4、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二、延伸拓展,形成统计观念。1、感悟平均身高。师指着平均身高:这个身高是你们当中times;times;同学的身高吗?那它是什么?2、全班的平均身高。师:现在要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生:先把所有的身高加在一起,再除以有40人。师:是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知道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有什么办法?生:.3、选取样本。师:但是现在在课堂里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1)学生参考选取第一排或第五排。(2)选取第一组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4、估计。师:你们先估计一下,第一组5个
5、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生:.(不会比最大的大,比最小的小)5、学生计算。6、进一步感悟平均数。师:是times;times;同学的身高吗?我们可以推测全班的同学身高,全校四年级同学的身高,甚至是更大范围的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7、小结方法。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生:先求总数(板书),除以人数,等于平均身高。三、应用提高,深化统计观念。1、举例。师:其实生活除了求平均身高外,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能举个例子吗?.2、你觉得有危险吗?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2、猜猜看:3根小棒,平均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10厘米每根长15厘米(1)猜测。师:如果从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三年级 数学教案 教案
限制150内